十九大资料链接

作者: 时间:2017-12-15 点击数:


链接一:权威声音

    1.来自十九大报告里的大白话,让你百听不厌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使用了直白朴素、深入浅出,既“接地气”又意义深远,充满凝聚力、说服力、感染力的“大白话”——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摘自2017年10月18日人民网)

2.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直抵人心的16句话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

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

不管腐败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缉拿归案、绳之以法。(本刊综合)

3.金句点亮新时代

2017年10月25日,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有很多让人心明眼亮的金句——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我坚信,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

我们要永葆蓬勃朝气,永远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苦难中走过来,深知和平的珍贵、发展的价值。

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词,我们一贯欢迎客观的介绍和有益的建议,正所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摘自2017年10月26日人民网)

 

链接二:观点

1.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慎明:伟大征程,必须用科学理论指引

船行大海,离不开灯塔的引航;伟大征程,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为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摘自2017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

2.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新时代”具有丰富内涵

十九大报告用了“五个是”对“新时代”作了精辟概括。首先,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这句话是讲新时代的中国要举什么样的旗、走什么样的路的问题。其次,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这句话是讲新时代要完成什么样的历史任务、进行什么样的战略安排的问题。第三,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这句话是讲新时代要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思想、达到什么样的发展目的的问题。第四,这“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这句话是讲新时代要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实现什么样的宏伟目标的问题。最后,这“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句话是讲新时代的中国处于什么样的国际地位、要对人类社会作出什么样的贡献的问题。(摘自2017年10月26日人民网)

3.中央政策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晓晖:全面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贡献

一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二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三是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四是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正是遵循这一思想,我们党以坚强的决心、空前的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实现从“宽松软”到“严紧硬”的深刻转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发展,这一科学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会更加充分地展现出来。(摘自2017年10月26日人民网)

    4.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深刻领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分“两步走”的重大意义

“两步走”的意义在于:一是完整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战略目标,前两步目标早已提前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目标再过三年也即将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从2021年到2050年的30年将分两个15年安排。这样,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就完整了,实际上分成这样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之初到1990年主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阶段,1991年到2000年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阶段,2001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四阶段,2021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五阶段,2036年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摘自2017年10月26日人民网)

    5.中央党校校委委员、教务部主任谢春涛:“新时代”这一重大判断最主要依据是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依据。同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相应转化。从人民的角度看,在总体上实现小康的基础上,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而从国家发展的状况看,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难以完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全面均衡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追求更美好生活的诉求。(摘自2017年10月22日人民网)

    6.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新时代的清醒判断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最重要的议题就是要回答我们从哪里来、到了哪里、往哪里去的问题,中共十九大也是如此。这三个问题是一个基本判断,而基本判断是最重要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使命党,只有有了基本判断,中国共产党才能确定新的使命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现在,中国发展到了一个新时代。新时代不是一个名词,它是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但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所做出的新的基本判断。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摘自2017年10月25日人民网)

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许召元:如何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有4点:一是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在高技术产业上占领技术制高点、培育全球主导权;二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不断提高,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三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企业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升级情况,及时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不断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的供给;四是转向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让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摘自2017年10月24日人民网)

 

链接三:数据

1.数读十九大报告

报告全文中,“新格局”“新形势”“新征程”“新成果”“新发展理念”等词汇也频频出现:新时代36次,新格局 4次、新发展理念4次,新征程3次、新形势3次。

在报告中,“伟大”一词位居高频词前列。“伟大斗争”“伟大复兴”“伟大梦想”“伟大工程”等词语跃然纸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将成现实:伟大75次,中华民族43条,复兴32次,强国20次,中国梦13次,人类命运共同体6次。

关于经济的高频词汇:改革 69次,创新 59次,市场 19次,质量 16次,人才 14次,创业 6次。

全文关于改善民生亮点频频:教育37次,就业14次,收入13次,脱贫10次,社会治理10次,保险7次,医疗7次,住房3次。

为建设美丽中国划出重点:自然18次,绿色12次,生态环境11次,节约6次,低碳4次。(摘自2017年10月23日人民网)

2.十九大,亮眼的大数据

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中国经济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5%,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每年均超过30%,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之和,稳居世界第一!

目前我国“蛟龙号”下潜最大深度7062米,这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世界纪录。2017年9月21号,中车生产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高铁“复兴号”在京沪线上以每小时350公里的速度正式运营。中车产品出口到世界七大洲103个国家。我国现在是LED的最大生产国,2016年我国LED应用节电近1400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亿吨。

5年来,国家用于教育的投入,由2万亿元突破了3万亿元大关,正在迈向4万亿元大关。这5年,我国共培养6500万名高校和中职毕业生。90%以上的残疾儿童享有了受教育的机会,80%以上的孩子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学,还可以在流入地参加高考。到2020年,我们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要达到8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

5年,我们解决了6500万主要是青年人的就业问题、279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未来3年,城镇每年需要安排的就业人员仍然超过1500万,大多是青年学生。

目前,我国8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就能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经覆盖了4.3亿人。

目前我国4G通信的人口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8%。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迅速提升,由2012年的1.8万亿元到2016年的3.08万亿元。2015年和2016年,全国共推出原创首演剧目近2900部。2016年数字出版营业收入突破5700亿元,其增长率连续数年均超过20%。(摘自2017年10月25日《中国青年报》)

3.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与富足标准只差0.1个百分点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其基本含义是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比2012年下降2.9个百分点,已接近联合国划分的20%~30%的富足标准。5年来,这一表征食物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的指标稳步降低,与富足的标准也只差了0.1个百分点,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徘徊在50%上下,多数家庭的开销大头集中在“吃”上。而接近30%的恩格尔系数,意味着人们已有较多“闲钱”投向旅游、保健与文化娱乐,升级消费、多元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的背后,是5年来民生改善的显著成效,是精准扶贫与收入分配的攻坚克难。这份成绩单证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居民收入增速持续跑赢GDP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摘自2017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

4.过去5年平均每3秒就有一人跨过贫困线

过去5年,我国脱贫攻坚成为读秒战役,平均每3秒,就有一人跨过贫困线,贫困发生率从10.2%降至4%以下。在1400多个日夜里,总共有5564万人摆脱贫困,这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数。

5年来,8000多万贫困人口每人都有私人定制的帮扶措施。这其中,最先进的经营手段也应用到最需要发展的地方。在甘肃陇南,750个贫困村开设的网店就达到980多家。2016年,全国所有贫困县的网络销售额已经突破290亿元,比5年前增长了近4倍。5年来,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逐年增加,2016年首次突破1000亿元。320个中央和国家机关等单位、21992家民营企业和贫困村一一结对,定点帮扶。5年来,我国贫困程度最深的西部地区脱贫步伐最快,贫困人口减少了一半还多。

2017年,江西井冈山和河南兰考县宣布脱贫,扶贫开发40多年来中国的贫困县数量首次减少。目前全国830个贫困县到2020年都将脱贫摘帽,最后4335万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这将超过全球其他国家过去30年脱贫人口总和。(摘自2017年10月13 日央视新闻客户端)

5.镇化率折射出我国仍处于经济发展黄金期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就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国家统计局披露,2016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比重为57.35%,与2012年相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4.7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增加8116万人,年均增加2029万人。与此同时,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和解决“三个一亿人”城镇化问题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业转移人口通过落户城镇和办理居住证享受了城镇居民待遇。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1.2%,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为16.15个百分点,比2012年缩小1.1个百分点。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率由30%升至70%的过程为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如果再考虑到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中包括了1亿左右的常住城镇的农民工,以及城市基础设施质量、人均拥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等因素,我国城镇化进程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增长动力。(摘自2017年10月21日新华社)

 

链接四:历史由来

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历程

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新的重大论断。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从八大至今已有60多年,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在社会需求和社会生产这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

从社会需求看,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不能真实反映民众变化了的需求。

从社会生产看,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已不符合实际。

从原来讲的“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反映了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也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点要求。(摘自2017年10月26日中国新闻网)

2.新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演变

新中国68年的历程中,在不同历史时期,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提法和表述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不同而不尽相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

20世纪50年代,“四个现代化”的提法首次出现在中央重要文件中。四个现代化指的是: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在沿用四个现代化的同时,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高度文明、高度民主被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特征。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由此,现代化奋斗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分解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把“社会更加和谐”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进而明确,“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由此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现代化建设目标有了更好的对接。(摘自2017年10月26日央视网)

3.盘点历次党代会党章的重大修改

一大: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起到了党章的作用

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提出了发展党员、建立地方和中央机构等组织制度,兼有党纲和党章的内容,是党的第一个正式文献。

二大:讨论通过了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章

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二大,讨论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这部章程是中国共产党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章程,章程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即党的最低纲领;第一次详尽地规定了党员条件和入党手续,对党的组织原则、组织机构、党的纪律和制度,也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三大:第一次规定了新党员候补期

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章程第一次规定了新党员候补期(劳动者三个月,非劳动者六个月),党章还分别规定了候补党员和正式党员的权利和义务。

四大:第一次将党支部规定为党的基层单位

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四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章程规定,“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支部”,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支部规定为党的基层单位。并规定从四大开始对中央委员会委员长的职务,改称为“总书记”;地方各级党的执行委员会的委员长职务,改称为“书记”。

五大:第一次出现民主集中制的提法

1927年4月至5月在武汉召开的中共五大没有专门讨论修改党章的问题。闭幕后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议决案》,第一次明确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这是在党的根本法规上,第一次出现民主集中制的提法。第一次规定入党者的年龄必须在18岁以上。第一次把党与青年团的关系列入党章,并规定“青年团中央,应派代表出席党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各级团部亦应派代表参加各级党部机关之常务委员会议,此等团部之出席代表应有表决权”。

六大:突出强调了共产国际的领导

1928年6月至7月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的中共六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章》。六大党章较以前几部党章,更加突出地强调了共产国际的领导。在第一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为共产国际之一部分,命名为‘中国共产党’,为共产国际支部”;在第二章规定“凡承认共产国际和本党党纲及党章,加入党的组织之一,在其中积极工作,服从共产国际和本党一切决议案且经常缴纳党费者,均得为本党党员”,这是按照列宁建党思想对党员资格作了更为完整的表述。在关于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方面,规定党员及地方组织要无条件地执行“共产国际代表大会或本党代表大会,或党内指导机关所提出的某种决议”,并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要“得共产国际同意后召集之”。

七大:我党独立自主制定的第一部党章

1945年4月至6月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章》,是我党独立自主制定的第一部党章。七大党章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在党章发展史上第一次增加了党章的总纲部分。总纲是党的最基本的政治纲领和组织纲领,是党章的前提和总则,是每一个党员“一切活动的准则”。总纲总结了党成立24年来的斗争经验,以简洁的文字阐明了党的性质与理论,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任务和特点,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基本方针和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二,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第三,特别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第四,更加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对扩大党内民主和实行集中统一领导作了详细规定。

八大:提出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

1956年9月26日中共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党章对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作出了许多新规定。针对党处于执政党地位的情况,强调“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传统”。此外,八大党章对党的组织机构也作了一些新的规定。如中央委员会除选举中央政治局以外,还选举中央政治局的常务委员会;党的监察委员会增加了要积极检查党员遵守党的章程、党的纪律、共产主义道德和国家法规、法令的状况;明确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党的助手,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等。首次把“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写进党章。

九大:背离了八大党章的正确纲领

1969年4月14日中共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体现了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方针。九大党章背离了八大党章的正确纲领,否定了八大已经明确的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和党领导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十大:继续了九大的“左”的错误

1973年8月28日中共十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继续了九大的“左”的错误,沿袭了九大党章的总纲和条文,只作了个别的修改和补充。

十一大:恢复了八大关于把中国建设成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提法

1977年8月18日中共十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十年内乱结束以后的第一部党章。它恢复了八大关于把中国建设成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提法。在内容上与九大、十大党章比较作了较多的修改。譬如:在总纲及有关条款中增写了关于民主集中制的内容;在党的中央委员会,地方县和县以上、军队团和团以上各级党的委员会,都设立纪律检查委员会;提出党要认真执行“任人唯贤”的干部政策,等等。但是,由于十一大仍然肯定十大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正确的,十一大党章没能清除“左”倾错误的影响,这些错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得到彻底纠正。

十二大:首次将入党誓词载入党章

1982年9月6日中共十二大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其重要特点是:第一,有一个比八大党章更为充实完整的总纲。对毛泽东思想,新党章在十一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基础上,作了比七大更科学的表述。第二,新党章对全体党员、党的干部提出比过去历次党章更加严格的要求。第三,对党的民主集中制作了比较充分、比较具体的规定。而且吸取了历史教训,明确规定“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凡属重大问题都要由党的委员会民主讨论,作出决定”。“不允许任何领导人实行个人专断和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第四,新党章对党的中央和地方组织体制作了重要的改变和新的规定,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在选举中央委员会时,还要选举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还规定党中央只设总书记,不再设主席和副主席,“总书记必须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产生。”第五,对加强和改善执政党的领导也作了一系列具体的规定。另外,十二大新党章首次将入党誓词载入党章。

十三大:对十二大党章的部分条文作了修正

1987年11月1日中共十三大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党章部分条文修正案〉的决议》,对十二大通过的党章部分条文的内容作了修正。修改部分涉及到十二大党章的十个条款,即第十一、十六、十九、二十一、二十二、三十、三十三、四十三、四十六、四十八条。

十四大:突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1992年10月18日中共十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进一步修正,突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并将其贯穿党章全文。新党章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及一系列方针载入党章,并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新要求。根据中央顾问委员会向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议,从十四大起,不再设立党的中央顾问委员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顾问委员会。鉴此,党章删去有关顾问委员会的条文。

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7年9月18日中共十五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这次修改党章集中在一个重大问题上,即在党章中明确规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章总纲在原来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论述和关于毛泽东思想的论述之后,对原来有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加以调整补充,形成了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论述。修正后的党章对第三条第一款、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第三十四条第一款的文字作了相应的调整,规定党员和党的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2年11月14日,中共十六大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六大对党章作了几项重要修改,第一,党章总纲部分,增加了关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史进程的表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第二,对党的性质作了进一步阐述。第三,结合中国实际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表述作了新的概括。第四,总纲中对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指导原则增加了新内容。第五,对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提出了新要求。第六,对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第七,对党的基层组织的有关规定作了补充和修改。第八,对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职责和任务作了补充规定。第九,对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性质作了进一步的表述。第十,增写了党徽党旗一章,作为第十一章。

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2007年10月21日,中共十七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增入党章。党章总纲和条文部分的其他修改,也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党章总纲在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增写了第八自然段,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主要修改内容共有15条,既充分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重大成果,又充实了论述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内容,充实了党的建设的内容。

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2年11月14日中共十八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十八大对党章的修改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第一,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定位和阐述。首先,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同时,充实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定位的内容。第二,充实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成就的内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作为一个整体在党章进行完整表述。第三,充实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内容。增写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容。第四,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内容,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同时,党章修正案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内容也进行了充实。第五,充实完善关于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内容,增写了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等新内容。第六,对部分条文作了适当修改。

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2017年10月24日中共十九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十九大对党章的修改的几个方面详见正文)

 

链接五:国际视野

1.外国政要高度评价十九大

俄罗斯总统普京:习近平的报告及围绕报告进行的讨论,都说明中国致力于面向未来的发展。中国无疑是世界经济的驱动器。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中共十九大不仅对中国党和国家,而且对世界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可持续发展使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反腐败斗争取得令人民满意成效,中国在繁荣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中共十九大将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制定新目标、提供新动力。

坦桑尼亚总统马古富力:中国共产党极富远见卓识,执政能力卓越,领导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中共将领导国家取得更大进步和发展。

尼日尔总统伊素福:此次大会将是决定中国未来以及中国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时刻,并将推动中国不断向前发展,促进社会更加繁荣。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大会所制定的纲领方针将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强英明领导下,中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加光明。

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相信在习近平总书记英明和有力的领导下,中共十九大制定的重要内外政策,不仅促进中国的进步与繁荣,还将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和谐。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久加诺夫:中国在国际舞台享有崇高威望,在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共十九大将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继续繁荣发展。

希腊社会党国际主席、希腊前总理帕潘德里欧:中共十九大释放出团结奋进的强烈信号,彰显了追求和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世界的坚强决心,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摘自2017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

2.外媒聚焦十九大

英国广播公司(BBC):十九大是一次“站在世界地图前”召开的大会——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市场之网中“新的服务器”,“站在世界地图前”谋划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将为世界经济的未来提供新的智慧与方案。

英国《金融时报》: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始终响应全球化的潮流,坚持对外开放的步伐。如今,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中共十九大的召开更是在为世界发展发掘新动力。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五年来,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和欧洲遇到很多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十九大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党内会议,更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会议。

俄新社:中共十九大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全球性”的代表大会。如果说以前的大会决定了中国的未来,那么这次大会决定的就是世界的未来。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中国重视“首脑外交”的作用,同时也积极推进周边外交、大国外交、多边外交。中共十九大后这个特点不会变,中国将努力推动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新加坡《联合早报》:十九大报告传递出这样一种信息:中国正处于伟大的历史转折点。这种判断让许多中国人更为自信。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中共十九大勾勒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伟大目标的实现需要中国增强对自己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十九大举世关注,世界不仅看到中国业已取得的辉煌成就,更期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在新时代取得更多新进展、新成果。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将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典范。(摘自2017年10月22日新华社)

  

链接六:案例

1.感受时代的“甜头”

我终于会用共享单车了。这是父亲周末晚电话告诉我的最兴奋的一件事。

父亲很早就知道了共享单车这个“新事物”。当橙黄蓝绿的车子穿行于市面路上,父亲总会感叹,没想到年轻时的自行车盛况竟然今朝重现。看着街坊邻居、朋友同事都纷纷“共享”了单车的便利,父亲也有些心动,甚至有些“技痒”。下载单车软件,注册个人信息,按照网上的指导,父亲一步步完成了共享单车的操作流程。我虽未亲眼见证,但从他的话音里,能想象到,听到“滴答”的开锁声时,他内心的激动与喜悦。父亲说,“我没有被时代落下,尝到了这个时代的甜头。”

这句话不禁让我心生感慨。的确,在这个技术飞进、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是尝到了时代“甜头”的。

想起几天前的一个生活片段。晚上打扫房间时,在书橱角落,看到自己的钱包已蒙上一层薄灰。猛然发觉,自己已经很久不带钱包出门。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手机,钥匙,钱包”是每次出门前家人都有的叮嘱,时间久了,自己也养成了临行前默念一遍的习惯。“三大件”在身,出行才有底气,才能走得踏实安心。

而不过一两年的光景,“钱包”渐成时代“遗老”,逐步从这份名单里隐去。反倒是移动支付异军突起,让手机上敲一敲,柜台前扫一扫,成为流行的消费姿态。看戏观影线上选座购票,出门吃饭软件搜索饭馆;上班乘车一键预约到位,足不出户网购百货到家。得益于移动终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个世界正变得更小更多彩,我们的生活也变得愈发便捷有品质。“隐形的钱包”深嵌点滴日常,便利了柴米油盐的凡常生活,也让我们尝到了日子的“甜头”。

这份“甜头”远不止此。以文字工作者来说,曾几何时,以文为生、用笔养家是颇为不易的事。渠道有限,稿酬微薄,相比于诸多颇有“钱途”的文化产业,一篇文章的收益和影响力时常令人唏嘘。然而借助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平台的发展东风,“内容创业”“内容竞争”成了时代热词。一个内容精良、经营得当的自媒体公号,不仅能获得广泛的关注,更有可观的经济回报,谋来丰厚的“稻粱”。有人说,如今是写作者的“黄金时代”。一个热爱文字的人,能够用笔赢得认可,自给自足,且活得富裕从容,确实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感恩于这个时代,让写作迎来发展的春天,也让每一个写作者拥有自食其力、以文立身的可能。

“尝到了这个时代的甜头”是父亲的心声,也是我的心声。愿这份时代的“甜头”更多涌现,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滋有味,幸福永驻心间。(摘自2017年10月2日《人民日报》)

    2.“新四大发明”讲述中国奇迹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说,时光倒退到80年前,英国学者李约瑟发出“李约瑟之问”: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这位当年的“中国通”一定想象不到今天这样一幅画面——高铁、网购、移动支付、共享单车,正在成为“一带一路”国家青年最想带回自己家乡的“特产”。

高铁:飞奔的“中国造”成为世界“抢手货”

中国高铁以先进的技术、完善的设备及全球互利共赢的理念被世界所认可,代表着今天的中国产业从“制造”到“创造”的升级。

过去的五年,是中国高铁“飞奔”的五年。中国铁路网平均每天以9公里的速度增长,基本建成世界最大的“四纵四横”高铁网。随着“八纵八横”高铁网络规划出炉,中国计划到2020年,将高铁总里程提升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大城市。截至2016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运里程已突破2.2万公里,居世界第一,总里程超过第2至第10位国家总和。

网购:一辆购物车买遍全世界

“网购”的兴起让日历上原本普通的“双11”成为全世界的购物节。2016年“双11”期间,仅天猫平台的销售额就达到1207亿元,发送快递数量达6.57亿件。

海外机构统计显示,10年前,中国电商交易额不到全球总额的1%,如今占比超过40%,已超英、美、日、法、德5国总和;2016年,中国个人消费相关移动支付交易额高达79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11倍;过去5年间,中国互联网消费的复合增长率达到32%,排名世界第一。美国波士顿公司的报告称,亚马逊在美国达到50%的渗透率用了14年,而淘宝在中国只用了9年。

移动支付:全世界都在学“你好、谢谢、支付宝”

截至2016年底,我国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已达4.69亿人,有50.3%的网民在线下实体店购物时使用智能机支付结算,全国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达到了38万亿。英国《金融时报》在对比了中美两国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之后发现,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的市场规模已经接近于美国的50倍。

中国的移动支付还在进化。刷脸支付、指纹支付、声波支付……更加便捷的支付方式让世界的目光看向中国。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访华时感叹,在电子支付领域走在前沿的中国,已开始让新加坡感到“落后”的压力。

共享单车:两轮驱动出“中国智造”的最新样本

 一台单车、两轮驱动,年轻的共享单车已经骑向世界更远的角落。在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日本等世界上百个城市的街头,都出现了中国共享单车的身影。

年轻的共享单车企业不仅是代表中国智造新高度、展现创新水平的“金名片”;单车所到之处,也在世界创新地图上留下了新标注,彰显着中国创新的格局和势头。

版权所有:江西服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向塘经济开发区丽湖中大道 邮编:3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