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讯)2025年10月16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在艺术楼南二115教室常态化开展本学期第四次集体备课会。课程组全体教师参加此次活动,会议由熊思伟老师主持。

本次集体备课会采取“专题说课+教学展示”相结合的形式,由课程组教师石星桥主讲。石老师首先针对第三章“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进行了10分钟的说课。他提到,本章作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第一个要点,既是承接前章关于新时代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化,也是后续各章节具体政策与实践举措的逻辑起点。接着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思路出发,通过问题导入、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系统梳理了“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怎样理解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怎样实现党的全面领导”。其说课内容紧扣课程核心、层次分明,为参会教师开展本章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接下来,石老师以“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逻辑依据”为题,进行了15分钟的教学展示。围绕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三个维度,层层递进展开论述。在理论逻辑层面,通过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的论述,阐明党中央权威的正当性根基;在历史逻辑层面,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正反案例,揭示坚强领导核心对事业成败的决定性作用;在现实逻辑层面,从应对百年变局、实现民族复兴,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三个方面,充分印证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应对现实挑战、实现长远目标的根本保障。
教学展示结束后,课程组成员围绕本专题教学展开热烈研讨。肖杰院长指出本章理论性强且与制度规范紧密关联,建议结合参考讲义和党章来讲解;另外在举例方面要选取学生能接受的案例,增强理论阐释的亲和力。田润宇博士则聚焦教学核心,提出需重点突出“全面”二字,在讲解中要清晰地梳理“从党的领导到党的全面领导”的演进逻辑。王志军博士强调要多进行对比,通过对比西方多党制、两党制与我国党的全面领导在治理效能、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让学生在对比中深刻认识我国政党制度的优势。
此次集体备课会成果丰硕,与会教师围绕教学专题展开了深入交流,教师们各抒己见、热烈探讨,为教学优化指明了清晰方向。未来,课程组将持续深化集体备课机制,鼓励教师积极丰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学生特点与时代发展需求动态优化教学内容,切实推动集体备课成果转化为课堂实效,不断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与育人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