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English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集体备课会(第三次)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25-10-31 点击数:

马克思主义学院讯 操喜枝供稿2025年103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在主教学楼233教室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第次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教研室副主任李思凡老师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会议。此次备课会采用“说课—讲课—研讨”方式进行

备课会上,操喜枝老师首先对课程教学设计进行说明,从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过程、重难点拆解到教学方法选择,清晰呈现引导学生理解辩证唯物主义是如何看世界的思路;随后围绕“意识与人工智能”为主题进行示范授课,通过“一条主线、四大维度”搭建逻辑框架。主线聚焦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机器人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的思考:当机器人能够完成越来越多的工作,人类如何保持自身的竞争力的深层思考;四大维度则从人工智能只是对人类的理性智能的模拟和扩展,人工智能不可能真正具备人类的社会属性,人工智能难以完全具备理解自然语言真实意义的能力,人脑中有许多东西是人工智能无法化约的,系统阐释人工智能不能取代或超越人类智能。

在交流研讨环节,与会教师围绕“如何让理论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展开交流研讨。李思凡老师建议在讲解原理时多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用专业课案例来分析原理,帮助学生打通“专业知识”与“哲学原理”的关联,实现跨学科思维的融合,助力学生建立情感共鸣;董婷婷老师建议将知识点的顺序适当调整,专题的最后一个知识点放到前面,从而使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更强,也便于学生理解;杨渝老师分享导入时提问学生进智慧教室需要扫脸,每个人手机里面搜索的信息不一样,引出人工智能就在我们身边,做到理论与学生生活产生关联;马文亮老师提出要选用最新的人工智能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刘雯婧老师分享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需要和学生强调唯物主义的立场,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清界限;王熙老师建议在讲世界的物质性之前,要和学生探讨哲学从哪来,使得学生更加明确为什么要学哲学,各位教师的建议从内容结构优化、案例方法创新两个维度为教学改进提供了多元思路。

本次集体备课会不仅明确了“辩证唯物论”章节的教学内容优化方案,更凝聚了教研室“聚焦学生、深耕理论、创新方法”的教学共识。下一步,教研室将整合研讨成果,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在“扎根理论的深度,赋予教学以生命力;贴近学生的需求,把握教育的出发点;创新方法的桥梁,连通知识与认同的彼岸”上实现新突破,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从“了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逐步走向“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真正践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教研初衷,为新学期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筑牢基础。


版权所有:江西服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向塘经济开发区丽湖中大道 

邮编:330201   

联系电话:0791-87302953    

学院邮箱:jfmarxis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