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9年9月,其前身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2020年6月,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下设教师第一党支部、教师第二党支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直属学校领导的二级建制单位,主要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理论宣传等任务。学院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6个教研室。
2019年9月,娄英英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支娜娜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2020年6月,娄英英兼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2020年9月,周丽琴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娄英英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支娜娜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2021年3月,张龙龙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贺松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娄英英因工作变动不再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支娜娜因工作变动不再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2021年12月,为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建设,周丽琴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洋安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龙龙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贺松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龙龙不再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2022年9月,因人事调动和学校工作安排,由肖杰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洋安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贺松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马克思主义学院自成立以来得到了校理事会、校党委和校行政的高度重视,校党委书记亲自抓。学校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23年本)》等要求,在人、财、物等方面全力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建院几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得到快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岗位的要求,在校人事部门等多方的努力下,多渠道加快壮大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学院现有专职思政课教师46人,兼职思政课教师12人,按要求师生比达标。二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进一步深化。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学院积极探索和推进“专题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加大思政课程教研工作力度,实施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组织教师参加各类集体备课及教研培训活动,着力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三是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组织思政课教师省内外考察调研,在深入了解党和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理论养分,提高思想认识,坚定“四个自信”。如赴嘉兴、井冈山、韶山、延安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研修活动,与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乡村、社区、博物馆等共建“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基地,组织师生开展“一线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实践研学丰富了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思想和实践视野,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初步构建了思政课教师课程教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科方向相统一的构架,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方向更加明确,为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打下了良好基础。
建院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自身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全省同类院校中综合影响力显著提升。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中先后获全国优秀奖、三等奖、二等奖各1项,在第七届、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获三等奖2项,在2024年江西省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获二等奖1项,在江西省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其中2021年获一等奖3项),在江西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二等奖1项,获中国纺织工业学会教学成果三等奖,获2项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奖,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1名教师获校级优质课堂主讲老师。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获校级核心课程,作为“优质思政课”入选“江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库”。有3个战“疫”思政课微视频入选“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库”,其中1个视频获得战“疫”思政课二等奖。有3个思政课“一线课堂”微课作品被评为江西省“一线课堂”优秀微课作品,获2024年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师“一线课堂”活动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2个思政微课获评江西省高校“最美思政课”。有4门思政课程入选校级重点课程,4门思政课程入选校级核心课程,2个校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工作室。
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推进学校“大思政课”建设,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与莲花县沿背村、南昌县罗渡村、南昌光明社区、学校中华服饰博物馆等共建“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基地。在2024年江西省“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改革项目评选中,我校中华服饰博物馆成功入选“2024年全省家门口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葛江洋大校获“2024年全省高校思政课优秀特聘教授”,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沈新建获“2024年全省高校思政课优秀兼职教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传承服章礼乐文明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专题课入选“双师同堂”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量变质变规律”专题课入选“师生同台”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专题课入选“专题+艺术”特色思政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思政课教师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和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等文件要求,以办好思政课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把思政课教学作为学院基本职责,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围绕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建设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实施《江西服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着力打造“四大工程”。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提升工程、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科研水平提升工程和学院文化品牌建设工程“四大工程”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