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讯)2025年3月4日—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在京召开。江西服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热切关注两会盛况,持续关注两会动态,认真学习两会精神,掀起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的热潮。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肖杰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2025年的政府工作任务时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教育发展,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再次凸显了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关键性的地位和作用。这既是我国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同时也明确了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我国教育强国建设的过程中,要以挺膺担当的高度自觉,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洋安
2025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让人倍感振奋。政府工作报告聚焦教育领域,强调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待遇保障。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学院青年思政课教师较多,加强青年思政课教师培养是学院2025年重点工作之一。学院将组织专题培训,提升他们的理论素养,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夯实信仰根基;通过以老带新、教学观摩等活动,提升教学能力。同时,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重点,开展教育活动,以典型案例为警示,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与道德规范。保障教师待遇,解决其后顾之忧,激励他们全身心投入思政教育事业,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灵芝
2025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推动“五育”并举、立德树人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到位、更有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吴雄生
通过聆听李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深刻感受到祖国2024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和看到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我将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上来,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能,确保教学科研工作更加高效,为实现教育强国贡献一线思政教师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新平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我深感振奋,备受鼓舞。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过去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科学谋划了未来发展蓝图,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报告中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论述,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我们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将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会议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石星桥
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我深受鼓舞,特别是其中强调的推动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的内容,让我看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坚定承诺。报告中提到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为我们思政课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必须将两会精神融入日常教学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理解教育政策,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我将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以实际行动落实两会精神,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毕玲丽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今年的全国两会,这句话像一股暖流,激荡在每个教育者的心头。政府工作报告里,“教育优先发展”不再是纸上的口号,而是化作了“增加教育投入”“优化职普融通”的实招硬招。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壮丽画卷:教育强国的号角声中,我们不仅是见证者,更要做播种人,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信仰的种子,静待花开。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铸民魂,教育强国的征途上,思政课教师们要让每一堂思政课都有温度。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钟丹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师是教育的核心力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要不断提升自己,以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本职岗位,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积极响应教育改革的号召,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要,因材施教,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刘佳华
国务院总理李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思政教师,思政教育要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以思想的力量培育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建设教育强国注入澎湃动能。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苟茜媛
2025年的全国两会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一次重要盛会。作为观察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两会不仅全面检验了中期成果,更为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关键部署。在两会期间,我深切感受到了国家对民生福祉的高度重视。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养老服务”“稳就业”“医保统筹”等关键词的高频出现,到代表委员们热议的《乡村振兴促进法(修订草案)》,无不体现了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特别是针对高校毕业生推出的“就业服务季”专项行动,彰显了对重点群体的精准关怀,让我倍感温暖。同时,两会也释放出了强烈的创新动能和绿色转型信号。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获专项基金支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增至10个,这些举措无疑将为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将把两会精神转化为实干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徐小年
回首往昔,教育领域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从乡村学校的旧貌换新颜,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再到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打破了地域限制,让优质教育资源触达每一个角落。作为教师,我们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相信在两会精神的指引下,在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教育强国的目标必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