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中涌现的典型人物和事迹
(截至2.16,99条)
目 录
一、疫情当前,天使逆行......................................................................................................................... 5
1.【南昌大学一附院】一张为战疫情而立的军令状:南昌大学一附院奋战7天7夜,897张储备床位提前两天交付 5
2.【南昌大学一附院】“战疫夫妻”:情人节前夕,她从隔离病房下夜班为丈夫援鄂送行 6
3.【南昌大学一附院】刘诗文:战胜疫情的那一天,就是我们最好的订婚礼物.................. 8
4.【南昌大学一附院】24小时抗疫英雄——南大一附院高新医院呼吸科主任陈国华.. 10
5.【南昌大学一附院】“恳请您也休息一下”——南昌大学一附院护理部主任王建宁事迹 14
6.【南昌大学一附院】南大一附院1192名党员主动请战,他们在生死战役中冲锋在前 16
7.【南昌大学二附院】冲锋在前上一线 抗击疫情守家园——江西省第一批援鄂抗疫医疗队队长、二附院副院长祝新根............................................................................................................................................................... 18
8.【南昌大学二附院】争分夺秒战疫情 身先士卒救病患——南昌大学二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叶小群 21
9.【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今年是她在火车站度过的第29个春节—— “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志愿者“老战士”邹德凤........................................................................................................................................................... 23
10.【南昌大学四附院】史荣萍:“出征前,我把银行卡留给了妈妈”............................ 25
11.【南昌大学四附院】这是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南大四附院党员的豪迈表达..... 25
1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600封抗疫请战书背后的故事......................................... 27
13.【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为节省防护服不吃不喝15小时——一对医生夫妻的“战地笔记” 28
1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余知依:严重疫情让我变得更加坚强............................ 31
15.【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唐文静:随县,我与你同在............................................. 33
16.【江西中医药大学四附院】军嫂杨娜:我爱人是救火英雄,我要像他一样上战场.. 36
17.【江西中医药大学四附院】前线日记:我们就是一群女汉子......................................... 38
18.【江西中医药大学四附院】援鄂队员胡燕燕:为母则强,为医则刚............................ 39
19.【赣南医学院一附院】抗击 SARS老兵刘先发再“抗疫”.............................................. 40
20.【赣南医学院一附院】一位老党员的使命——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刘惟优 42
21.【赣南医学院一附院】“我是党员,我先上”——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左慧敏 43
22.【赣南医学院二附院】大爱逆行,总有一些画面让人泪目……...................................... 44
23.【赣南医学院二附院】抗疫援鄂,我请战!——赣南医学院二附院40名余护士志愿报名加入援鄂一线队伍 46
24.【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党旗下最美的“映山红”——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的4名最美逆行者 47
25.【九江学院】方舱医院,传来铿锵的入党誓言——记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第二批支援湖北护理医疗队 48
26.【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守护,才是最长情的告白——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微创外科护士长张乐 50
27.【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一附院】我我不是英雄,只是尽一个医者的本分——江西医专一附院赖宇二度请战援鄂 51
28.【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宁愿放弃护士长职务也要请缨赴前线——江西医专一附院郑芬 52
29.【宜春学院二附院】疫情就是冲锋号 党员就是先锋队——宜春学院二附院党总支在疫情中发挥坚强战斗堡垒作用............................................................................................................................................................... 53
30.【江西财经大学医院】刘丽:与疫情赛跑的天使............................................................... 56
31.【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附属医院】邓广飞:一个“老防疫”的抗疫情怀............ 59
32.【萍乡学院医务所】白衣天使心 守护师生情——萍乡学院抗疫先锋王钟................. 62
二、严密防控,基层先锋.......................................................................................................................... 63
(一)学校/单位防控事迹......................................................................................................................... 63
1.【江西卫生职业学院】紧急集结,他们在这里筑起堡垒——江西卫生职业学院支援南昌县抗击新冠疫情小分队 63
2.【东华理工大学】“实验室就是我们的抗疫战场”——东华理工大学主动承担新冠肺炎快速检测科研攻关任务 65
3.【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学生防护手册》(大中小学版) 66
4.【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疫情医用物资翻译小组”架起国际捐助“友谊桥”.... 67
5.【江西财大】江西财大为企业抗疫支招.................................................................................. 68
6.【南昌工程学院】把好“入口关”, 织密“安全网”——南昌工程学院保卫处党支部“抗疫”写实 70
(二)辅导员防控事迹............................................................................................................................... 73
1.【南昌大学】与学生共筑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南昌大学人文学院辅导员胡邦宁 73
2.【南昌工程学院】抗疫路上,南昌工程学院辅导员全方位时刻在线.............................. 75
3.【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当好学生的“主心骨”——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辅导员宁晓克 78
(三)其他教职员工防控事迹.................................................................................................................. 80
1.【宜春学院】“我留下来是对270多名留学生负责”——宜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青年共产党员龚梦晨 80
2.【江西财经大学】她为留学生撑起保护伞——江西财经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吕腮菊 82
3.【宜春学院】党员邝自力:头打绷带上阵.............................................................................. 84
4.【江西师大科技学院】奉献,只因一颗感恩的心——许时高的抗疫“进行时”........ 85
5.【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周敏:“小个子妈妈”有大能量..................................................... 86
6.【南昌工程学院】辗转千里返校护生——南昌工程学院学生管理科科长邹岚............ 87
7.【南昌工程学院】焚膏继晷,班主任赵冬梅的“云办公”素描....................................... 89
8.【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范春香:不让我去前线,我就在后方!.............................. 91
(四)驻村人员防控事迹.......................................................................................................................... 92
1.【江西中医药大学】关键时刻显担当,中医战“疫”有作为——江西中医药大学驻村扶贫工作队战“疫”侧记 92
2.【东华理工大学】第一书记迎“疫”而上——东华理工大学驻村干部在行动............ 94
3.【上饶师范学院】驻村战疫党旗红——上饶师范学院扶贫队泸口村抗疫纪实............ 96
4.【豫章师范学院】 “我是第一书记,我不带头怎么行?”——豫章师范学院驻村第一书记黄志云 97
5.【江西农业大学】一群特殊的大学生——江西农大“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生党员奋战农村防疫第一线 99
(五)安民助学,助力稳定鼓劲类事迹.............................................................................................. 103
1.【南昌大学】南昌大学“心健康”抗疫青年突击队用“心”战“疫”........................ 103
2.【江西师大】江西师大牵头开展全省教育系统抗疫心理援助系列活动........................ 105
3.【江西师大】王敬群,心理健康的守护者............................................................................ 106
4.【大中小学】弹奏“全省同上一堂课”的优美旋律.......................................................... 107
5.【南昌大学】刘够生:教授在家“自拍”当“主播”...................................................... 111
6.【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党支部备战“停课不停学”...................................................... 112
7.【江西教育电视台】策划录制诗朗诵作品传递信心、致敬英雄..................................... 114
8.【上饶师范学院】上饶师范学院一学子创作“打气歌”为抗疫助威............................ 114
9.【江西师大】江西师大教师制作“宅家健身大礼包” 助力健康防疫........................... 115
三、你帮我援,齐心抗疫(此类收集捐款捐物等援助类事迹)................................................... 116
(一)学生.................................................................................................................................................. 116
1.【赣南师范大学】【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捐献励志奖学金支援抗疫,江西这两位大学生的举动令人肃然起敬 116
2.【南昌航空大学】290人48小时汇聚666份爱心............................................................. 118
3.【景德镇学院】学生谢莎莎:加入公益团体寻找货源,从迪拜购买几十箱口罩和几千个护目镜送往武汉医院 120
4.【华东交通大学】爱心接力:当年特困生送来万元慰问金............................................. 120
5.【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师大附中学子捐献9500个医用口罩........................................... 121
6.【江西科技学院】青年学子发起“战疫情 我争先”抗击疫情爱心募捐活动.............. 122
7.【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2018级环艺班学生为武汉捐款......................... 123
(二)教职员工等..................................................................................................................................... 123
1.【景德镇陶瓷大学】教师李蔓:奔走海外筹措医疗物资助力抗疫................................ 124
2.【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党员教师陈雯广撒“爱心帖”,发起防疫医务物资捐赠...... 124
3.【井冈山大学】井大附属医院医生刘姝自掏腰包为武汉一线医护人员购置百余护眼罩 125
4.【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党员积极为疫情防控捐款........... 126
5.【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伊朗外教安米尼向学校捐赠两箱N95口罩....................... 127
6.【南昌大学】热血真情献湖北................................................................................................. 128
7.【江西师大】统一战线成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129
四、志愿服务,奉献有我........................................................................................................................ 129
1.自亮身份,那些勇敢担当的青春面孔.................................................................................... 129
2.【江西工程学院】我愿用奉献点亮生命之光——江西工程学院学子叶晨带癌抗疫. 132
3.【南昌大学】博士丁顺民利用自己科研成果指导配制消毒溶液,服务家乡“抗疫” 134
4.【南昌大学】学生黄馨雨为邻居抗疫夫妻分忧:“把孩子交给我,你们放心在前线战斗” 134
5.【江西师范大学】“师大红”在“战疫”中飘扬——江西师大师生党员抗击疫情纪实 135
6.【江西财经大学】江财学子:让青春在战“疫”中燃烧.................................................. 139
7.【江西传媒职业学院】实习生涂励攀:瘦5斤就当减肥了!.................................................. 141
8.【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志愿服务半个月,他两双鞋走开了胶.................................................. 142
9.【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众志成城共抗“疫”,江西科技师大学生党员争先锋勇担当 143
10.【江西中医药大学】防控疫情,江中医青年在行动........................................................ 146
11.【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我们是00后,穿上警服就是人民卫士............................ 147
12.【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志愿者奔向防疫一线驰援温汤疫情防控的教师志愿者 148
13.【江西工贸职院】辅导员熊春兰:日行万步,“宅”日子里的“逆行者”............. 151
14.【华东交通大学】华东交大理工学院青年志愿者积极参加所在地疫情防控工作.... 151
15.【九江学院】九江学院师生积极投身防疫一线................................................................. 152
16.【九江职业大学】师生党员纷纷成为社区防疫志愿者.................................................... 154
17.【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师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155
18.【江西科技学院】江西科技学院学子参与抗疫防疫志愿服务....................................... 157
19.【赣南师范大学】赣南师大学子薛晨投身抗疫阻击战收到三个社区感谢信............. 159
20.【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我是医学生,也是党员!”20岁医学生请战!....... 160
21.【江西电大】江西电大学员吹响防疫志愿者“集结号”............................................... 161
22.【景德镇陶瓷大学】留学生本杰明:我们一起共渡难关............................................... 163
一、疫情当前,天使逆行(此类收集医护类事迹)
1.【南昌大学一附院】一张为战疫情而立的军令状:南昌大学一附院奋战7天7夜,897张储备床位提前两天交付
作为江西省新冠肺炎患者省级定点收治单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建设指挥部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疫情防控阻击战。7天7夜,占地6.7万平方米的大楼达到交付使用标准,在前期200张床位的基础上增加897张床位,为江西应对疫情提供了充分保障。
1月24日,江西启动抗击疫情一级响应,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决定将正在试运行且硬件设施顶尖的象湖院区,临时用于收治发热病人,床位达200张。随着疫情不断升级,江西省委书记刘奇指示,要求增加500张储备床位,元宵节前达到使用标准。
时值新春,又恰逢疫情高发,多地封路,工人出不来,材料运不出,仍在建设的象湖院区1号住院楼虽然最有可能成为“储备床位”,但也成为医院的“最大压力”。填土铺路、紧急修筑污水处理系统、按传染病防治的“三区两通道两缓冲”要求改造病房……按照经验,完成这些至少需要一个月。
医院分管基建的副院长乐爱平临危受命,立下军令状:9天完成病床储备需求。
在分析完现状后,乐爱平将象湖院区1号住院楼的17层病房逐一分析,根据防控需要将6至17楼确定为病房,面积6.7万平方米。
时间紧、任务重、参建人员杂成为协同作战的难点。为此,乐爱平安排专人与各级防控指挥部对接,确保不让办事流程拖后腿。7天里,指挥部发出各类告知书及证明协调函50余份,保证工人、建筑材料、后勤物资及时到位。短时间内,超过500名工人、100名保洁保安以及近百名一附院干部职工,共同奔赴一线赶进度。
7天7夜,乐爱平24小时吃住在工地;工人们通宵作战,管理人员“一日三调度”……早上督导进度、中午汇总进度、晚上“工作查房”,保证问题要在第一时间解决,工作要在第一时间部署,细节在规定时间落实。
“这么多工人,我最担心的是院内感染问题。”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力,作为一名主任医师,乐爱平更担心工人在院内施工防护不到位被感染。
“我们给每名即将到岗的工人培训到位。”乐爱平说,“基建处的12名职工分成若干个队伍,辅助500多名工人做好防护的同时,陪同工人作业,打消工人顾虑。”
虽然物资紧缺,但是不能让工人发生职业暴露情况,医院7天内发放各类防护用品医用口罩近1.5万只,凡涉及医用帽子、橡胶手套、酒精、84消毒液、测温枪等,不打折扣全力保障。目前,参建人员未发生一起院内感染。
7天时间,敞亮的新大楼按照要求改造完毕。“考虑到进入病房的医护人员回家不便,我们每3层楼选择1层几间房,里面上下铺,可以解决他们的住宿问题。”乐爱平说,此外,为了确保患者抵达即可收入治疗,机关后勤和换班的护士长们组建了超过20人的“铺床团队”,2月7日凌晨3点全部摆放到位。
2.【南昌大学一附院】“战疫夫妻”:情人节前夕,她从隔离病房下夜班为丈夫援鄂送行
2020有个很美好的寓意:爱你爱你。而对于余晶晶和朱小萍来说,有着尤为特殊的意义,2020是他们结婚的第二十个年头。
往年热闹的情人节受到疫情的影响,大街上冷冷清清,罕见人烟。对南大一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余晶晶来说,她的心里更是空空荡荡——她在象湖院区隔离病房抗击疫情,已经十几天未回家,未和家人见面了。而在情人节前夕的2月13日,她的丈夫朱小萍临危受命,又作为江西第六批援鄂医疗队的光荣一员,紧急奔赴武汉去了。
余晶晶从大年初三至今坚守在南大一附院象湖院区隔离病房的抗疫一线。因为在既往的工作中曾因接触流感及结核等患者,她先后2次出现过肺部感染,肺部的抵抗力差,这场疫情对她来说是一种毅力和体力的考验。面对疫情,余晶晶婉拒领导要求她暂时退出一线的劝说,凭着丰富的呼吸疾病防治经验和“女汉子”的坚毅性格,始终坚守在隔离病房。科主任和同事们说,晶晶在危难面前,强悍勇敢;而面对病人,却耐心又细致。同时在医院一线抗疫的,还有余晶晶的爱人朱小萍。他曾参加过2008年抗震救灾,现在担任日间病房主任。在这段特殊的时期,朱小萍在负责东湖院区日间病房工作的同时,还要不断往返象湖院区筹备日间病房改造成隔离病房的工作。连日里两头奔波,昼夜不分地工作,辛苦而劳累。
这对医生伉俪“战疫夫妻”虽然共赴一线,却近在咫尺,无法相见。两人唯一的女儿更无法照顾,只能暂由年过花甲的父母照看。出生于医学家庭的女儿远比同龄人要懂事的多。每次视频,女儿总是故作轻松地说:“爸妈你们不用担心我,我在家会好好地照顾自己,你们答应我,在医院一定要注意防护、保重身体。”从不在视频中表露情绪的女儿,放下手机后,再也抑制不住对父母的思念和担心,泪流满面。
“老婆,我要去武汉了。不,你先听我说,这次要去一百多人,你别担心......”2月12日晚上,正在隔离病房值夜班的余晶晶接到了爱人朱小萍的电话,说接到紧急任务,13日一早要启程赶赴武汉前线增援。余晶晶想叮嘱一番,电话那头来了一句“我们长话短说,马上要开紧急动员会,现在没有时间”。值完整个晚班,余晶晶还是放不下牵挂,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从象湖院区匆匆赶往东湖院区。冲锋号即将吹响,大部队正在集结。余晶晶从人群中看到多日未见的爱人已经剪短了头发,背上了行囊。她冲上前抱住丈夫,两人有很多话想说,却只是互相看着,看着彼此......她整了整他的背包,他挽住了她的手;她用拳头捶了几下他的胸口,他理了理她的长发......戴着口罩,猜不到两人的表情,走近前,泪水却在俩人眼眶里打着转,最终在这个平素坚强而又内敛的妻子脸上肆意流淌。半小时后,队伍集结完毕,大巴车驶出医院大门,余晶晶混杂在送行队伍中,泪眼朦胧地挥着手。“一定要胜利,一定要平安归来......”她在心中默默祈祷。情人节到了,余晶晶回到病房,朱小萍已在武汉开始岗前培训,准备随队接管某病区的病人。他们无法相见,甚至连打个电话的时间都没有,但他们的坚守和付出,定会让更多的有情人早日团圆,定会让这场疫情早日结束。
3.【南昌大学一附院】刘诗文:战胜疫情的那一天,就是我们最好的订婚礼物
“刘医生,非常感谢你之前几次把我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知道自己是心衰终末期的时候,我非常绝望,是你一次次坚持抢救给了我巨大的鼓励,你是个好医生!这是隔离衣和护目镜,你现在奋斗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第一线,正是需要它们的时候,希望这防护用品能好好保护你!”蒙先生听闻曾经抢救过自己的医生刘诗文又投身到抗击疫情一线,特意自费购买了30套医用防护用品,从家里赶到医院并把防护用品交给刘诗文。
在南大一附院抗击疫情第一线,口耳相传着一句话——“象湖院区急诊科有一老一小以医院为家”,其中的“一小”就是32岁的刘诗文。去年10月,象湖院区试运行,刘诗文以急诊科医生的身份入驻象湖院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刻将守护人民健康的使命扛在肩头,担心病人会有特殊情况发生,他经常连轴转驻守在医院,5天、10天不回家是常见的事。
1月21日,急诊科需要派人进入医院新成立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ICU治疗组,刘诗文一听到这通消息就给女朋友打了个电话。
“露露,跟你商量个事儿,咱们医院要组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治疗组,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这种时候我必须要冲上去,用实际行动传递党的声音,你看咱们初六的订婚,能先缓缓不,等我回来,好吗?”
电话那头,刘诗文的女朋友沉默了几秒,“人民的健康需要你守护,你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吧,其他的我来解决,你守护病人,我永远在你背后守护你,支持你!”女朋友下定决心说出的话,给了刘诗文最大的勇气。
在刘诗文看来,病人的救治等不起,个人的事情能缓一缓的就克服一下。他是党员,在危难时刻,党和国家需要他的时候,他必须顶上,去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这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把春节回老家的火车票退了,并在当晚到达象湖院区,开始了战“疫”第一天值班。
“奋斗在前线,工作虽然复杂,也比较辛苦,但是我们医护团队的氛围非常好,医生、护士和病人经常互相鼓励,大家的心态都很积极、向上。”刘诗文如是说道,除了负责救治病人,他还每天与病人家属联系,向家属反馈病人当天病情及情绪的变化,防止他们过度恐慌。
刘诗文有一位年轻的患者,由于过度焦虑,刚开始并不配合治疗,病情一直得不到控制。经过和患者的多次沟通,刘诗文认为“心病”还需“心药”医,他立即与病人家属联系,向家属询问患者平常的性格与喜好,只要一有时间刘诗文就会和这位患者谈心。“你要相信我们医生,你还这么年轻,你爸妈都在等着你回家,你养的小狗多多也在病房外面一直想着你,只要你肯好好配合我们,你肯定能治愈的。”在一次又一次的加油打气下,刘诗文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在家属的配合下,这位病人的情况已经逐渐得到好转。
对时刻关注疫情防治一线情况的人,刘诗文表示疫情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可怕,不必过度恐慌,不信谣、不传谣、不扎堆,加强锻炼,补充VC,其他的交给奋斗在一线的医生们。
大年初六,原本在这一日要订婚的刘诗文,写下了日记,记录了这一天的心路历程——
1月30日,农历正月初六,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今天是我在象湖分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第十天,和往常一样,进入重症隔离病房后就开始忙碌。
9:00穿好防护后进入隔离病房查房,分析病情后开医嘱,记录相关病情文书,向上级汇报所管病人病情以及医嘱调整情况,整理病历资料,接新入院病人。
11:00左右抽空给所管病人家属打电话,告知病情变化,这个时候心情总是起伏跌宕。向病情有所好转的病人家属报信,自豪、骄傲;向病情反复的病人家属告知病情,失落、自责。还好,现在自豪、骄傲的机会越来越多。
下午下班的时候才想起今天本应该是我和她的订婚日,连线后我们相互问候和勉励;心情有过短暂低落,觉得亏欠她太多。但想到有千千万万个和我一样的“战士”奔赴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线,便也释然了;我想等到战胜疫情的那一天会更有意义,会是我和她订婚最好的礼物!
4.【南昌大学一附院】24小时抗疫英雄——南大一附院高新医院呼吸科主任陈国华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时此刻,战斗在疫情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就是伟大的“英雄”!
2003年SARS救治的场景,他记忆犹新。身经百战的他,清楚地知道这次的危险与挑战。
1月22日早上9点,一阵电话铃声响起,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医院呼吸科主任陈国华接到了紧急电话,疫情严峻,高新医院需要马上组建隔离病房。此时,他正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湖院区专家门诊坐诊。
上午10点,他关掉专家门诊,奔赴高新院区。“这次病毒的传染性强,院感控制工作压力大,我经历过2003年SARS,应对过每一年冬春季的甲流、乙流,我有经验,请让我去一线。”
11点,陈国华被委任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医院新冠肺救治会诊专家组组长、隔离病区的负责人。
医院没有特设的隔离病房,只能将12楼普通病房临时改建成隔离病房,他严格按照隔离病房的防护等级要求,从人员安排、病人转运流程到清洁消毒规范……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一天之内,完成了医院隔离病房的建设。
1月28日,国家卫健委督导组的专家来南大一附院高新医院督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对医院的隔离病房筹建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但其中的压力,只有陈国华最清楚。
“第一场战役,我来站岗”
1月23日15:20,南大一附院高新医院发热门诊接诊了一名发热患者张某,从武汉回乡。经过发热门诊医师的详细询问,张某具有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特征。
陈国华接到消息后,立刻召集全科医护人员,准备隔离衣、防护手套、面罩等,并对每一位医护人员的穿戴再次进行严格考核,确保所有人都掌握好正确的防护穿戴。
16:02,患者进行CT检查。
17:22,陈国华组织医院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会诊讨论病例。
17:35,患者确认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经专用通道,陪护患者到隔离病房。
18:00,完善患者相关检查,与市疾控中心联系,协调样品送检。
20:30,准备取样。从患者喉咽部取样本,如咳嗽或喘口气会有大量病毒喷出来,医务人员有被感染的风险。这时,已经下班的医生熊焕文毫不犹豫,第一个站出来,他说:“我一直在发热门诊接触病人,让我来。”
21:00,将样品送往市疾控中心检测。
21:30,指导值班医生开具抗病毒口服药,补液支持治疗。
23:00,病人诊治结束,召开总结会议。
24:00,陈国华结束会议,主动留下来值班。他说:“这是我院第一例疑似病例,当晚值班的医生年轻,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我们都走了,我怕他心里担心,说实在的,我也不放心。”
1月24日7:30,病人核酸检查结果,阳性。
8:00,病人被转运到象湖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他笑说,自己老,全院职工他都认识,蹭张床容易。
因为南大一附院高新医院新冠肺救治会诊专家组实行的是24小时接诊病人制,这就意味着他们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随时待命。陈国华的手机24小时在线,同事们的每一个电话、每一条信息,他几乎都“秒回”,甚至同事在凌晨2点发的求助信息,他也是“秒回”。有时,饭吃到一半,也会被叫去会诊。
疑似病例的样本需要统一送到市疾控中心进行核酸检测。为了赶上8点的样本转运车,每天早上6点,天刚微亮,陈国华就需要来到病房,指导医生取样。
为了方便工作,陈国华和同事们干脆住在了医院。刚开始,隔离病区组建紧急,休息室有限,陈主任就主动把休息室让给年轻医生,自己却过起了“游击战”式的生活,哪里有空地,他睡哪里。1月23日他睡在B超室,24日(大年三十)在门诊室,25日(大年初一)在急诊室,26日(大年初二)在B超室……最近,医院里还流传着一个陈国华主任洗衣服的故事:一次,陈主任拿起盆,放好洗衣粉,准备倒水泡衣服,这时,电话一个又一个地打过来,有医生探讨治疗方案,有护士报告病人护理情况,有家属询问病人情况,还有病人要求出院的……一个小时过去了,陈主任衣服还没有泡上,这样的事情听起来好笑,但是在他身上,却早已是司空见惯。
“患者可能都不知道我是谁,但我对他们的病情都了如指掌”
陈国华说,医生的微笑,就是病人的信心。他反复交代护士与医生,隔离病房的病人没有家人的陪伴,更要照顾好他们的情绪。
他会耐心宽慰担心会对肚里宝宝不利的孕妇患者;他会叮嘱护士将医院收到的爱心人士捐赠的水果送到隔离病房,分发到每位患者的手上。
对于防护,陈国华一点也不马虎。每一位进入隔离病区的医生、护士,陈主任都要手把手地教他们穿戴隔离衣、佩戴正压头套,不放过任何环节的防护。有的医生体型高大,陈主任担心弯腰穿鞋子会撕扯到防护服,就蹲下给他穿隔离鞋。
平时,陈国华主任总是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风趣地给同事们讲笑话,消除大家的恐慌,还时不时地在微信群里发小红包鼓舞士气,让每一个人心中有力量,眼前有希望。
你在隔离病房救治病患,我在后方盼你平安,在一个城市,却见不到面。
说到抗疫时,陈主任的眼神是坚定的,但谈起女儿时,他的目光立刻变得柔和起来。原本想利用这次假期陪陪在外地念书的女儿,但是到目前为止,在一个城市的他们只见了2次面,每次见面都是隔着家门说上几句话,就匆匆走了。春节期间,孩子想念爸爸,多次给他打电话,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陈主任哽咽地答:“爸爸暂时不能回家。你保护好自己。”孩子又问:“爸爸,你为什么不回来?”陈主任说:“爸爸要保护你,保护爷爷奶奶,还要保护大家。”说到这里,他的眼眶湿润了。问他,你怕不怕?他说:“怕。说不怕,那是假话。无论军人,还是医生,谁不怕死?我们都有父母小孩,谁都希望好好活着。我还想看我小孩成家立业,我还要好好孝敬父母,给他们养老送终。但是,我的身后是我的家人,我的同事,还有整个南昌的市民。我是医生,我必须站起来,站在最前面。”
5.【南昌大学一附院】“恳请您也休息一下”——南昌大学一附院护理部主任王建宁事迹
深夜,一张照片在朋友圈里被许多同事们转发着。照片里,王建宁轻抚在餐桌上睡着了,想必这时她已经疲惫到了极致。大家在朋友圈里写道:致敬我最亲爱的主任!恳请您也休息一下,请您像爱护我们一样爱护自己!
王建宁是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本来这个春节,她是要去北京看望待产的女儿,她已经多年没有和女儿一起过年了。但是突然接到紧急通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她又要食言了。
在护理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多年,担任护理部主任也有二十年了,从SARS到甲流,再到今天的疫情,她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接到疫情的命令。未及犹豫,她退掉了北京的车票。
电话那头女儿用撒娇的声音絮絮叨叨的表达着不满:妈,您都好多年没有陪我过年了,不是说好了的吗,今年您来北京陪我过年。
“临时有疫情,我得在这主持工作,走不了了,等你生宝宝了,我一定过去陪你.......”
挂断电话,沉思良久,王建宁想发条信息给女儿再解释一下,却收到了女儿的回信:妈,您一定要保重身体哦,永远爱你的女儿。
放下手机,她感到自己的眼眶有些许酸胀。
2020年的春节对于很多人来说,注定艰辛且难忘,对于王建宁来说,个中滋味,更是一言难尽。作为一名经历了SARS考验与甲流爆发的护理人,特有的职业敏感让她放下手上所有的工作,拉响疫情防控的警报。
她需要迅速组建发热门诊、隔离病房,从流程制度的建立到人员调度、物资储备、病房布置、设备调试,等等,王建宁逐一进行了妥善的安排。护理团队的工作有条不紊、科学高效。三天后,病房组建完毕,开始接收患者。
她每天忙着指导工作、关心护士、慰问病人、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电话那头又传来急促的呼叫,马上从外地转运一例急危重症患者过来,需要呼吸机,最好提前备好ECMO仪器,在转运的过程中急需呼吸重症的专家及护理团队全程指导并协助……现有的病床及设施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王建宁立即联系开通新的病房,备好抢救仪器,调度二线备班,启动应急人员。
人手不够时她就自己上,搬运物资、铺床叠被、预定盒饭,为一线工作人员做好后勤保障,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当急救车裹挟着湿冷的风呼啸着驶入医院时,所有人员和急救物资均已配备到位,她才想起自己已经整整一夜未曾合眼。
她的言语是温和的,她目光是坚定的,温和的言语包裹着一颗柔软的心。
“通勤车要出发了,我们就不吃饭了哈”。听到几位刚下班的护士在门口说这话,王建宁赶紧装好盒饭递到她们手中:饭还热着呢,一定要吃的,我已经帮你们都准备好了。
她言语温和、目光坚定,不容护士推却。“虽然是领导,但这个时候她更像关心照顾我们的妈妈。”小护士们都这么说。
去一线看望值班人员是她每天例行的工作之一。听闻护士长说新进隔离病房的部分护士内心多少有些焦虑与不安,她便和这些护士逐个谈心。为鼓励大家,她在值班室的床板上写上: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你们就是我眼中的星辰。
她总是用最暖心的话语传递给护士一份希望,让她们热血向前、无畏无惧。
2月3日天一亮,王建宁又早早来到隔离病房看望一线的护理人员。
她和护士一起为病人分发早餐,眼里满是血丝,不知昨夜又是几点才休息。下午两点多她才匆匆吃了两口午饭,饭后看见餐厅凌乱,她又自己动手把餐厅整理得整整齐齐。
她是前线护士们的坚强后盾,也是她们的主心骨。为抗击疫情,护理人员需要增加。在微信群内,王建宁发了一条消息出去,主动请缨的护理人员开始自发在群内接龙。全院各个病区的护理人员无暇顾及个人,主动报名出征。短短一小时,报名人数高达162人。
她一个个点着这些名字给我们看:二胎妈妈、新婚夫妇、刚入职的护士、护理骨干等等,但是瞬间她又落泪了,她为拥有这样一个团队而骄傲。
采访中,她说的最多的是:在你看不见的角落里,那些奋战在一线工作人员,他们做的比你想得要多,他们需要克服的困难比你想象的要难的多。
6.【南昌大学一附院】南大一附院1192名党员主动请战,他们在生死战役中冲锋在前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省级定点救治医院,第一时间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在人力、流程、病区、物资等方面做好了准备。1月23日,该院从收治外院转来的第一例确诊患者,这意味着我省的防疫工作打响了战斗的第一枪。
据省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张伟介绍,自抗击疫情以来,让人泪目的故事太多了。一附院党委在1月29日发布《致一附院全体共产党员的倡议书》之后,全院55个党支部的1192名党员主动请战。在隔离病房,医院成立了2个临时党支部,一个是隔离病房ICU临时党支部,一个是隔离普通病房临时党支部,有的同志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在疫情面前接受组织的考验,能够火线入党。
重症医学科主任钱克俭,是隔离病房ICU临时党支部的书记,江西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江西省重症医学质控中心主任,也是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为了提高抢救成功率,自从1月23日收治首例转诊来的确诊患者开始到现在,他24小时坚守在一线,手机也是全天候面向全省医护人员开放,随时为全省的重症患者远程会诊。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许飞,是隔离普通病房临时党支部的书记,年前父亲过世不久,本准备春节回家陪陪老母亲,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的安排,害怕母亲担心,他只是简单说加班,其实他从第一天开始便一直奋战在一线。可母亲不知道,儿子是带病上的战场,许飞有偏头痛,进入隔离病房的前几天,一直忙着收治病人,几乎没怎么休息过,偏头痛的老毛病又犯了,他谁也没告诉,只是让爱人送来强力止疼药,吃完继续战斗。
急诊科副主任周丛阳,是象湖院区急诊科的“拓荒者”,之前已有驻扎象湖100天没回家睡过觉的记录。疫情爆发后,他主动放弃春节假期,请战上一线,他说,17年前,他在隔离病房与“非典”较量了67个日夜,他比其他同事更有实战经验,他去一线再合适不过。
重症医学科的医务人员有的好几年、甚至是五年、十年春节都没有回过老家,紧张、忙碌、坚守对于ICU的医护人员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但2020年的春节,对于他们而言注定不平凡。一听到医院要组建新型冠状病毒ICU治疗组,医护人员们纷纷请战,他们中有党员干部,有经验丰富的专家,有朝气蓬勃的年轻医护人员。
“最近科里人手不够,所以我退了机票不回家了,如果需要支援象湖,请优先考虑我”,家住甘肃的梁慧敏,早已买好了机票准备回家,担心医院人手不够,她主动退了机票,希望护士长优先考虑她支援象湖。
“护士长,我们科如果还需要去象湖支援的,我可以去,纠结了很久虽然害怕,但我不想退缩”,90后小护士张甜虽然心里担心,但守护人民健康的天职,让她下定了决心。
“护士长,我不休假了,机票也都退了,不回山东了,我愿意回去上班,如果需要加班,我也可以,我年轻身体扛得住!”刘洪所已经连续3年春节没有回家了,这次好不容易春节调班能抽空回去几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她退票返岗。
“我想去支援你们,我的本领都还在,请把我放到重症,我要和你们一起并肩作战!”杨艺是康复科的护士,她曾经在ICU待了6年,担心“老战友们”人手不够,她放弃了自己的休假,主动“请战”,加入抗击疫情的战线中。
工作了20余年的陈霞,年前刚做了一个小手术,本打算过年期间休病假,利用这段时间调养身体。“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这种时候人民需要我们,一想到这我就觉得有力量,我的身体我自己清楚,等疫情控制了我再休息也是一样的”,陈霞主动向领导申请,进入隔离病房,有时候一整天15个小时都待在隔离区内,她说,“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冲在前面,这些病人都需要我们的保护。”
7.【南昌大学二附院】冲锋在前上一线 抗击疫情守家园——江西省第一批援鄂抗疫医疗队队长、二附院副院长祝新根
说起南昌大学二附院祝新根同志的医疗援助经历,几乎能写下满满一页纸,98抗洪、汶川地震、各地基层医疗支援……1月27日,我省第一批援鄂抗疫医疗队奔赴武汉,在迎战书的红指印下,他的名字依然醒目地列在其中。他第一时间投入到了抗疫一线中,身先士卒带领队伍冲锋陷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疫情来临,他严阵以待。“立刻组织落实,这根弦必须紧绷起来!”在收到国家疫情有关情况通报后,祝新根同志立刻意识到必须加快防控动作。根据国家及省卫健委的文件精神,医院迅速组建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诊疗防控专家组、疫情管理组、医院感染控制组、医疗救治组等6个专家组,并且发布了《发热病人处置流程》,祝新根同志任领导小组副组长。“救死扶伤,防治疫情,我责无旁贷!”他这样说道。随后,他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先后5次组织相关临床、职能科室协调会,理顺接诊、检查、采血各个流程,并组织人员现场演练,自己动手指导操作。由于空气飞沫传播是疫情蔓延的重要途径,因此,他指导相关部门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院感防控措施,先后2次为全院中层干部培训,并且进行了30余次点对点、面对面的针对性培训,保证全院医务人员院感防控知识全覆盖,接诊处理流程均知晓。同时,为了应对发热病人增多对诊间的需求,祝新根及时组织调整了发热病区床位,强化发热门诊力量,为战胜疫情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应对疫情,他一同坚守。“这种时候我不上谁上呢?”随着发热就诊病人的激增,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工作强度和难度骤升,面对严峻形势,祝新根丝毫没有退却,撸起袖子就上了一线,与大家一道面对难题。“祝院长时不时就来看下我们的情况,亲切又坚定地鼓励我们、指导我们,看到他,我们内心都安定了许多。”在他的带领下,临床一线的医务工作人员信心大受鼓舞,决心也更加坚定。1月22日,一例接诊病人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6位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需进行医学观察。面对紧急情况,他果断处置,妥善安排同事们进入留观病房。本来就紧缺人手的防疫一线因此形势也更加严峻了,为此,他一头扎进了工作里,片刻不停地从早上忙到凌晨。他说:“这没有什么,作为医生就得做好这个准备,随时都会有突发情况。我们肩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越到这种时候就越要发挥自己的作用。”作为一名神经科医生,他曾带领全科通宵达旦,连续三天两夜奋战14台手术,曾经有一台手术他整整站了17个小时;作为医院领导班子成员,他现在还要统筹兼顾,在不断协调处理相关情况的同时,又与临床一线工作者们一同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是“最美医生”,也是“拼命三郎”,从医30年,光在医院度过的除夕夜就有七八个,就着办公室的一张沙发、办公柜里的一床棉被就能睡一晚。今年春节疫情严峻,他就更没有了休息时间。“我们的医务人员没日没夜地在为抗击疫情奋斗,随时都需要我,我得和大家一起呀!”他坚定地说道。
临危受命,他毫不迟疑。2013年4月,四川省雅安市发生7.0级地震,他主动请缨投身到抗震救灾工作中。有了那一次的经历和经验,他更加有了战斗的底气和自信。2020年1月26日,省卫健委下达《关于抽调医疗队援助湖北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通知》,他积极响应号召,在收到通知的那一刻几乎没有一丝犹疑便再次主动请缨,请求亲上一线驰援武汉!他说:“我早就做好了出征的准备,常言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江西‘98年洪灾’、‘08年冰冻灾害’都得到全国乃至全球华人的鼎力相助,我想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这个时候就该我站出来!”时间紧急,面对号召,医院志愿参与援鄂抗疫的同志们迅速组成队伍。1月27日早上8点,在家人的声声叮嘱和不舍泪光中,祝新根作为江西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带领团队踏上了征途。“把武汉的疫情控制好,就是在守护我们自己的家园。”他在医院组织的出征仪式上这样说道。赤诚的医者仁心和家国情怀感染了周围的每一位同事,成为这次出征最好的一杯“壮行酒”。
直面病毒,他无所畏惧。1月29日晚,江西省第一批援鄂抗疫医疗队完成了援助前培训和演练,正式投入到抗疫一线的战斗中。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病毒的传染力强,宿主、致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药物还在研发,医务人员时刻都有感染的风险。“我不能畏惧,我是队长,我得带领大家坚定信心打赢这场仗呀!”为了把138名队员安全地带回家,他严格督促大家认真培训学习,要求每个队员练好自我防护的过硬本领。前线防护用品紧张,为此,他还在29日晚上召开了紧急会议,为做好物资管理、节约资源打下了基础。“我是共产党员,我是医生,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还有一群可爱的战友,有国家强大的科研团队做后盾!我相信人定胜天、中国必胜!”在向医院汇报前线情况时,他的话语掷地有声。
8.【南昌大学二附院】争分夺秒战疫情 身先士卒救病患——南昌大学二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叶小群
春节前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已经全面打响,疫情就是命令。“好好,我马上出发!”2020年1月24日,大年三十凌晨2点,接到通知,叶小群二话不说,立即奔赴新余市指导发热患者的诊治和抢救工作。他心里深知,此时此刻抗击疫情就是和时间赛跑,早一分赶到现场,病人就多一分希望。这一去就是一晚,直到早上8点多才返回南昌,但是还未休息片刻,接到医院血液科发现疑似病例需要组织专家急会诊的通知,他又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自江西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叶小群主任夜以继日,马不停蹄地冲在一线,及时对患者病情进行讨论和研判,对疫病防治提供了有益经验。在此之前,医院成立了新冠肺炎院内会诊专家组,保证疫情防治工作在专业指导下规范有序地开展。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资深专家、专家组组长,他一直坚守在疫情的最前沿,做好了打硬仗的充分准备。
关键时刻,共产党员挺身而出
1月19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了一名高度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该病例曾有武汉接触史,这立马引起了医务人员的高度警觉。谁来接触病人,为病人诊治?危险就在眼前,生死关头总有共产党员挺在前面。“我来吧!我是共产党员。”叶小群轻轻地站了出来。随后,他全程为患者检查、采集检测标本,查房了解病情,及时协调专家会诊,上报市、省疾控中心等,顾不上自己吃饭和休息。这位患者是医院发现的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因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置,最大可能地减少了医院感染发生,防止了疫情的扩散蔓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亿万人民的心,叶小群也一直密切关注着疫情发展。面对疫情,他随时待命,做好前往疫情重灾区的准备,与武汉市的医护人员同舟共济。在江西组建援鄂医疗队的时候,叶小群毫不犹豫,第一时间主动请战,并在科室动员“关键时刻,我们都要挺身而出,特别是共产党员,这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言语虽简,但字字铿锵有力。寒冷的冬季,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不断增多。在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一年工作中最繁忙的时候,在科室4名医护人员被医学隔离的时候,叶小群硬是克服科室人手紧张等种种困难,派出了2名骨干医生支援武汉及赣州定点医院。队员出征前,他握着队员的手深情地说:“你们在前线打仗,我在后方保障。科里的事、家里的事我都为你们担着!”
夫妻并肩,奏响 “战地”最美乐章
“不管在家还是在医院,我都很难见到他一面。”叶小群的妻子李春平时常这样开玩笑。李春平在二附院公共卫生科工作,这个春节同样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为每一例疑似及确诊患者做好登记上报工作,与病房医护沟通,与CDC联系,及时传送样本,反馈信息。夫妻俩虽在一个单位,却几乎见不上面。“他每天会诊忙到很晚,一早上又急急忙忙去医院了。”看着叶小群主任时刻紧绷着疫情防控和救治这根弦,李春平老师心疼地说:“你好好休息会儿吧,我帮你听着手机,有事马上叫你。”
大年初四,又一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亟待确诊。由于需要对患者进行床旁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采下呼吸道标本进行复核。采样操作与患者的距离不到1米,操作者极易受到感染。“我来吧!”大家耳边又响起这个声音,叶小群再次上阵,顺利完成气管镜采样。而样本由正在值班的妻子李春平送至南昌市疾控,进行确诊实验。
这个春节,原计划带着三年没回国的儿子,陪90岁的老父亲一起过假期。可因为疫情的影响,他只能电话告诉父亲“等我们打赢了这场仗再给您老补上团圆饭。”儿子也懂事地说:“爸爸妈妈,我赶回美国去,和同学一起想办法筹集些医疗物资,寄回来支援你们……”
9.【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今年是她在火车站度过的第29个春节—— “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志愿者“老战士”邹德凤
“邹老师,现在有疫情,火车站人流太大,您年纪又这么大了,太危险。这个时候就歇歇吧,别来做志愿者了。”在南昌火车站,每个认识“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邹德凤老师的人看到她,都会这么劝她。
今年是邹德凤在火车站度过的第29个春节。每年的春运期间,邹德凤都在南昌火车站做志愿者,为来往旅客提供健康志愿服务。这个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火车站人流密集,是感染疫情的高危场所,64岁的邹德凤仍然选择了继续坚守。
“灾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我的责任。”邹德凤每天奔波于南昌火车站、南昌西站、南昌客运段等地,志愿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虽然医院没有给我安排防疫工作,但我是一名老党员,是党培养了我,在党和国家有困难、有需要的时候,我不能退缩,越是困难,我越应该上!”
从2020年1月10日春运起,邹德凤就在火车站为来往旅客提供志愿服务。22日,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在南昌火车站设置了发热筛查点。每当有一批旅客到站下车,邹德凤就来到筛查点,和医务人员一起为旅客测量体温、登记上报、协助转运病人。没有到站旅客时,邹德凤就来到候车大厅,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为有需要的旅客提供帮助。“您好,请配合我们测量体温。”“请戴好口罩,回到家没事尽量不要外出,家里注意开窗通风。”这几句话,邹德凤已经记不清每天要说多少遍了。截止到现在,邹德凤已经在火车站坚持志愿服务了20多天。
作为一名坚持在火车站做了29年春运志愿者的老战士,每年在客运高峰期,邹德凤都在火车站做健康义诊、帮助有困难的旅客。邹德凤非常清楚的知道,除了一线医务人员,火车上的列车员也是旅客的密切接触者,也需要做好防护。邹德凤来到南昌客运段向列车员们宣传疫情防控和自身防护知识,指导他们如何正确洗手和消毒。看着即将发车的年轻列车员们,邹德凤仔细叮嘱大家:“非常时期,我们都要坚守岗位不能回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保护好乘客!遇见发热病人也不要怕,做好防护,把病人交给我们医务人员。家人在盼我们凯旋!”
舍小家为大家,邹德凤一心扑在志愿者工作上。2003年非典肆虐时,她主动请战,要求到抗非典一线去。她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宣传防治非典知识,在火车站为旅客体检、量体温,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这个春节,一日三餐吃的是盒饭,累了就在候车凳上眯一会儿,邹德凤每天至少工作10个小时。邹德凤没能和老伴儿吃上一顿团圆饭,没有时间见女儿和宝贝外孙女。
除了在车站做志愿者,邹德凤还不忘抽空去医院病房,看望春节仍坚守在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为住院病人做防疫知识科普。“病房要多开窗通风,在室内也要注意戴好口罩。”邹德凤一边叮嘱病人及家属注意防护一边指导患者如何正确佩戴口罩。“我们虽然不是定点救治医院,但是我们的医护人员也要注意做好防护,勤洗手,早晚测体温。”邹德凤关切地与护士说。在邹德凤的感召下,四附院志愿者党支部招募志愿者成立抗疫运输志愿小分队,每天按时给车站驻点医务人员送饭送防护补给,为抗疫一线做好后勤保障。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四附院志愿者的身影。
10.【南昌大学四附院】史荣萍:“出征前,我把银行卡留给了妈妈”
史荣萍——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主管护师,江西危重症护理专科护士。她是一名80后,是依偎在父母身边的独生女,也是一位9岁小女孩的妈妈。当全国人民正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肆虐,疫情严峻,需要大量医务人员前往武汉的时候,她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成为了首批江西援鄂医疗队的成员。
出发那天,一个小时的紧急集合,史荣萍还来不急收拾东西和还在奶奶家的女儿说再见!在家里开心过年的小朋友根本不知道她的妈妈即将去往一个别样的“战场”,赶赴前线,救死扶伤。一位同事在给她发信息话别时,她说:“我把银行卡留给了我妈妈!”看到这句话,同事立马眼眶一涩,止不住的泪流。同事说,史荣萍是一个情绪很内敛的人,平常像一个大姐姐一样照顾着大家,她这是决心把性命交付给了国家!
11.【南昌大学四附院】这是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南大四附院党员的豪迈表达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年轻、体力好,我能白连夜、连轴转!”“我家里没负担,方便值班!”……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赣鄱大地骤然打响。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一位位共产党员亮出身份,初心不忘、冲锋在前。
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志愿者“老战士”邹德凤是党员。“灾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我的责任。”已在火车站度过了29个春节的邹德凤每天奔波于南昌火车站、南昌西站、南昌客运段等地,志愿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虽然医院没有给我安排防疫工作,但我是一名老党员,是党培养了我,在党和国家有困难、有需要的时候,我不能退缩,越是困难,我越应该上!”
带领百名护士奔赴武汉援助“方舱医院”的领队唐浪娟是党员。“作为一名党培养多年的领导干部,我觉得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就应该挺身而出!这个时候,就要服从党的命令!我们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一定能把这场防疫战争打赢!”唐浪娟在武汉洪山方舱医院已经工作了近两天,没有休息过的她眼里布满了血丝。
第一时间报名驰援武汉的“抗疫老兵”徐春燕是党员。 “2003年非典,我被调到当时人手紧张的呼吸科工作至今,2017年H7N9禽流感疫情,我有救治感染病人的经验,我想武汉的病人需要我。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是总支书记,在抗击疫情有需要时,我理应冲在前面。”徐春燕说,23年党龄、2次抗击疫情和17年呼吸科工作经验,是她义不容辞奔赴武汉的理由。
“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院党委书记张清华说,“这是党考验我们的时候,是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党员干部要勇敢站出来,积极践行入党誓言,为人民群众健康筑起坚实屏障。”
党员骨干、入党积极分子、普通医护人员,一张张“请战书”“决心书”“申请书”纷纷递到各个党支部。“我们主动请缨支援一线,志愿加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医疗队,要求坚守在抗击新冠病毒的第一线,随时听候组织调遣,一定不负入党时的誓言,为党尽忠,为控制疫情,赢得抗击病毒战斗的胜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沉甸甸的文字下面附上了全体党员按下的一个个红手印,遒劲有力,是对防控疫情决心的豪迈表达!
1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600封抗疫请战书背后的故事
“我个人尚未婚,无子女,无家庭负担,比起其他同事更适合加入这场战斗。力虽小,愿尽绵薄。”
“目前形势严峻,作为一位有27年工龄的护理人员,我责无旁贷,义无反顾,随时听调令,奔赴一线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果我不幸,请告诉我儿子,他爸爸是好样的,长大后要成为一名为社会作贡献,为百姓谋福利的有用之人。”
1月27日,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一封封请战书,不断从各个科室递送到医院领导办公室。这些请战书,有的是略带潦草的手写体,有的是打印好的,语言都真挚恳切……
当日上午,江西省第一批援助武汉医疗队从南昌出发奔赴武汉。首批出征队员中的刘涛、徐超、余知依、周世妹,是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护人员。
徐超是该院呼吸内科主治中医师,也是第一个递交请战书的人。
“面对武汉的重大疫情,我作为医务工作者,有义务站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我愿意随时奔赴人民需要的地方,随时听从组织安排,履行一名医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大年初一,徐超递交请战书。听说徐超递交了请战书后,呼吸内科所有在岗工作的医护人员纷纷递交请战书,在外休假的医护人员闻讯也在家中写好,拍照发送到微信工作群里。
呼吸内科共有3个人入选援助武汉医疗队,除了主治中医师徐超之外,护士长柯颖和护士周世妹也入选。柯颖表示,“我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随时可以出发。”
在医院一楼急诊科,护士戴璐璐正在收集科室同事们的请战书。“因为时间比较紧急,有的手写得比较潦草,今天才递交过来,有的同事家里没有印泥,就用口红代替印泥,涂在食指上,按上红手印。”据悉,发热门诊是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当前压力最大的科室,近期接诊量明显增多,工作量较大。
“前两天当班时我就写好了,正要给你”,章程说着,把请战书递给戴璐璐。急诊科收到的第一份请战书是护士刘筱珺递交的。戴璐璐说,因为武汉目前最紧缺的是重症、急诊呼吸类医护人员,刘筱珺作为一位有经验的急诊科护理人员,第一个主动提出要去。
这份同样写于大年初一的请战书上,刘筱珺写道:作为一位工作了二十多年的临床护士,我要尽到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刘筱珺也入选了援助武汉医疗队,“我把行李都准备好了,经常把电话握在手里,只要接到电话就随时出发。”
“目前全院有600余人递交了请战书,其中呼吸科全体医护人员都递交了,”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刘良徛告诉记者,“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将随时前往一线,若有战,召即来,战必胜,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光荣。”
“在病毒肆虐疫情严重的关键时刻,你们主动站了出来,冲到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线。”1月27日,在江西省第一批援助武汉医疗队出征仪式现场,江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左铮云对出征的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护人员说,“对你们在危急关头主动请缨、勇敢参战的英雄气概和无畏精神表示崇高敬意,期盼你们早日凯旋。”
13.【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为节省防护服不吃不喝15小时——一对医生夫妻的“战地笔记”
他是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一名医生,也是江西省首批援鄂医疗队的队员,除此之外,他还是一名武汉人。在得知江西要从各大医院抽调医务力量组建医疗队援助武汉的消息后,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到武汉后,每天跟妈妈通电话时都假装自己在南昌,询问武汉的情况。他说,之所以义无反顾冲到抗击疫情一线,除了因为自己是一名医生、一名党员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的鼎力支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通过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涛和他妻子——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护士长张欢的笔记,了解这对同在一线抗击疫情的伉俪是如何互相鼓励,抢救病人的。
以下来自刘涛的笔记:
如果不是这次疫情,我原本打算正月初二值完班后,一家人回武汉陪妈妈过春节。
出于对全家人的爱护,此前,在家中隔离的妈妈再三叮嘱我,绝对不能去武汉,谁也别去。可我终究没听妈妈的话,还是回武汉了,因为我报名参加了江西首批援鄂医疗队。
虽然人在武汉,但我根本没时间去看妈妈。我反复跟妻子交代,绝对不能告诉妈妈我已经回到了武汉,我担心妈妈接受不了我回到武汉并身处抗疫前线的事实。
为了掩盖这个“谎言”,我和妻子每天都和妈妈通电话。明明我对武汉的情况一清二楚,可在电话里还得装作不知道,向妈妈询问武汉情况如何。
根据排班安排,1月29日晚7时,我进入重症隔离病房,开始零距离接触重度感染患者。进入隔离病区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我不知道里面患者的情况,也不知道物品的情况,一切只能靠自己。
此前,我曾做过胆囊手术,消化系统有些不好,上厕所的频率较高。可是,穿上隔离衣和防护服后,就不能上厕所了。从隔离病区出来,就得更换防护服。现在防护物资还不是很充裕,抗疫前线的同志们都把防护服看得比任何东西都宝贵,为了节省防护服,我们只能少吃东西、少喝水、不上厕所,渴了、饿了也只能忍着。妻子如果知道的话,肯定会“责备”我的。
1月30日晚7时至31日上午10时许,穿着防护服的我连续15个小时不吃不喝,只为节省一套防护服。妻子知道这件事情后,既担心又理解。
眼下,家乡遇到这种重大困难,我必须挺身而出,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拯救更多患者,这是我作为一名党员和临床医生的初心和使命。
以下来自张欢的笔记:
本来说好今天(1月30日)早上8点交班的,但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接到电话,估计他还在隔离病房忙碌。昨晚7点他进入重症隔离病区前就约好,出来就给我打电话。
他作为江西省首批援鄂医疗队的队员,又是重症监护室医师,要挑起重担。当我知道他飞抵武汉后马上要进入重症隔离病房,在最危险的地方,零距离为感染重症患者开展医疗救治时,说不担心是假的,我一直揪着一颗心,等待他交班后来一个电话,哪怕是一句微信。
终于接到了他的电话,语气中透着疲惫。和他视频时看到,因为佩戴这么久的N95口罩,鼻腔和脸都压坏了,手也被消毒水浸破了,很想多问问他的情况,却因为时间太紧,我们只说了几句话。
大年三十那天,我们一家来到峡江我父母家。那天下午,他接到医院电话,我隐约猜到,省里要从各大医院抽调医务力量(尤其是像他这样的重症医学医生)组建医疗队援助武汉。
听见他毫不犹豫地答道“好,我去”,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我和他相识相知相处了近20年,既是同事,也是战友,我支持他去!我们没有选择,也不用选择,因为我们是医生,更是党员,必须得去。
10岁的女儿得知爸爸要出门,哇哇大哭,他抱着女儿撒个小谎,说是出去一下,明天就回来。我也希望他回来时,疫情已经被他亲手消灭。
1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余知依:严重疫情让我变得更加坚强
面对汹涌来袭的严重疫情,她没有心情安排闲适的春节假期。快速滚动的病例数字,紧紧揪着她的心:“我是医院唯一的重症护理专科护士,我要到一线去!”危急关头,国家紧急组建医疗队驰援武汉,余知依第一时间报名,并成为江西省第一批援助武汉医疗队队员。
余知依是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护士长。年仅30岁的她,美丽而优雅,尽管平时工作忙碌,但也喜欢把生活安排得得井井有条,忙而不乱,紧张而充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打乱了她的生活节奏。她已经无法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经历这次严重疫情,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在最艰苦的一线工作,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在武汉市第五医院工作10天后,余知依已经适应了紧张而繁重的工作,人也变得更加理性和平和。
“白大褂是老百姓最后的依靠”
得知知依要到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去,家人无比担心,都纷纷劝阻:“你还这么年轻,万一感染,我们一家怎么办?”母亲语重心长:“你身体也不好,你要是病了,你就不是援助而是添乱!”
家人的劝告阻挡不住余知依的决心和热情:“救人,到一线去救人,这是我从事医学的初衷和梦想。”
余知依说,经历过了“非典”和汶川地震,特别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那时她刚参加工作,看到一线的医生那种跟死神赛跑的状态,内心肃然起敬:“可惜我资历太浅,去不了。这次得知要组建医疗队,我第一时间写了请战书,因为我觉得,我们身穿白大褂,此时此刻,到前线去,是我的职责,义不容辞。”
“不止是对自己负责”
在武汉市第五医院,重症护理组分了6个小组,余知依是二组组长,每天4个小时轮岗。经过严格的培训后,1月29日晚,余知依第一次进入武汉市第五医院重症病房。这里住进了13个重症病人,他们病情都很严重,插管的病人就有6个。
除了训练练习,这是余知依第一次穿着严严实实的隔离衣和防护服工作。虽然排班时间是4个小时,但从穿戴好防护装备到交接班后全身消毒,也要六七个小时。“全身密不透风,一个班下来,全身湿透。穿着防护服特别闷热,脱下来又很冷。”“穿着人闷得特别难受,我平时性子还是比较急的,但穿上之后,根本不能大声说话,也不能有大幅度的动作,每次给病人翻身都要喘好几口气。”
余知依是组长,除了自己,她还要负责该组人的安全。所以余知依先要把这组值班的所有护士的防护检查一遍后才能进去。她也是最后一个出来,要看看护理过程有什么问题。“戴了双层手套和护目镜后,护理操作非常不方便,看不清也摸不着,打针都必须互相配合才能完成,所以团队合作很重要。”
“身体还挺争气”
因为排班时间的特殊性,余知依很难准点吃饭,错过了吃饭的时间点,只能吃点泡面、面包等充饥。1月31日,余知依上中班(12:00—16:00),她必须11点就去上班,没吃饭就上班的她,下班出来双腿发软——余知依低血糖。
母亲说余知依身体不太好,是因为她有偏头痛,这个病给余知依的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到武汉这几天已经两三次头痛,每次痛到不行。好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给她配送了中药,喝了之后能缓解一些。余知依还自备了一些丹参滴丸,时不时吃一些,缓解头痛。 “每次休息不好或着凉什么的就容易头痛,不过我最大的担心还是心脏早搏频发,不过身体还挺争气,目前还可以接受。”
“我要入党”
2月1日对余知依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那天晚上,她郑重地向江西省第一批援助武汉医疗队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之所以在此时申请入党,余知依说,在此次重大疫情面前,党中央坚强领导,运筹帷幄,采取了果断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得民心。“我为党强大的号召力和组织力所振奋。”余知依表示,看到自己的党员同事们纷纷带头请战,以及在后方加班加点筹集物资,提供保障,党员们的奉献精神,也让她十分感动。“所以,我要入党,向党员们靠拢、看齐。”她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当初我选择护理事业,也是受03年非典时英雄事迹鼓舞,如今我也毅然决然地向组织申请奔赴前线,无畏生死,不惧苦难,为人民而奋战,在这场战役中,我定会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余知依表示,人类真的很神奇,面对再大的困难,总能创造奇迹,多难兴邦,负重前行,在一线工作让我变得更加坚强。
15.【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唐文静:随县,我与你同在
江西南昌——湖北随州,相距543公里。
这是一次特殊的行程,承载着责任和使命。坐上飞机的那一刻,唐文静默默立下誓言:“不打赢这场疫情的攻坚战,我就不回来了!”
2月6日凌晨,江西省135名医疗队员临时集结,连夜驰援湖北随州,唐文静是其中一员,她是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外三科主管护师。
出征前的操练
“初二我就写好了请愿书,初四通知被选上了,我就立马开始了锻炼,自己身体好了,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
唐文静说,出发前一周,她每天戴着口罩在小区跑步,有时半小时,有时一个小时,只为了身体能强壮起来,身体素质好了,才能更好去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应对接下来的疫情战斗。
战“疫”打响,不能有丝毫的懈怠。2月7日,唐文静随医疗队到达随州市,简单休息之后,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培训。截至当日,随州市的确诊病例已逼近千人,疫情严重程度在整个湖北省比较靠前,她知道,此行任务不轻。
“我是做好了要吃苦的准备的,竭尽所能,做好我能做到的一切。”
医疗队被分为5个组,唐文静所在的小组又分成了3个医疗小分队,向各自的对口医院进发。唐文静和另外三名支援队员所在的小分队分配到距市中心20公里的中医院。疫情来得突然,对于随县中医院来说,有点猝不及防,唐文静她们到的时候,病房尚在加紧改造当中。
“这里病房设施有限,医疗物资紧缺,人员也不足,目前就是要把普通病房临时改造成感染病房。”那几天,唐文静一行四人和院方一起,根据新冠肺炎院感防控内容,在病房基础设施设备、院感防控、流程布局上不断完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2月9日,基本完成了感染病房三区两通道的基础建设。
病房里的坚守
改造完成后的随县中医院,共设了两个感染病区,一个病区18张床位,而唐文静下病房的第一天,就碰上了一对特殊的病人。
“一个两岁的小女孩,和她奶奶一起,小女孩特别乖,不哭不闹。”唐文静了解到,这祖孙俩均为疑似病例,5天前出现发热及肺部临床症状,入院观察治疗。
“我每次进病房都看到她乖乖坐在那里,太小了,也不会说,什么都不懂,也不知道周围发生了什么。”作为一个母亲和医务人员,唐文静看着她们觉得特别心疼,她认为,此时对病人的关爱和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她开始慢慢地跟她们聊天,督促她们预防交叉感染,帮助她们进行一些生活护理。逐渐地,小女孩和唐文静也亲近了起来。
唐文静所在的病区共有4例确诊病例,其他均为疑似病例,病房相互隔开。接触久了之后,她发现,这里的病人大多以轻症患者居多,心理恐惧感不会太强,生活基本能自理,状态也都还不错。
“我进去以后跟他们打招呼,他们都很热情,很开心看到我们来支援帮助他们。”而唐文静还注意到了另外的一群人,他们一刻也没能放松下来,那就是随县中医院的一百多个医护人员,他们都已经很久没有回过家了。“他们大多是从去年小年开始就一直留在医院,日夜坚守,下班了以后就在自我隔离,上班了就打起精神继续对抗疫情,看得出来,他们非常想家,也非常辛苦。”
这样特殊的病区中,有忙碌有坚守,有温情也有希望,好在,大家的心都捆在了一起。
疫区里的元宵节
疫区无甲子,浑然不知年。吃着宾馆送来的汤圆,唐文静才想起这天是元宵节。
500多公里外的随县,一个有着107万人口的县城,街道上的人寥寥无几,处处是关卡,红绿灯的红灯常亮着,疫情氛围下的元宵节,显得特别冷清。
唐文静是个二孩妈妈,家里大娃上着小学,小的才3岁半。
随后而来的视频电话打破了这份安静,3岁的小娃娃给她发来了视频,别着嘴巴说“妈妈,元宵节快乐!”唐文静对着视频吃下一口汤圆,觉得格外地甜。
此行出征,唐文静的家人都非常支持她,但是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心里难免也会有担心和挂念。
“妈妈在外面呢,很远的地方,你在家要乖乖的。”
“妈妈,你是在救病人吗,妈妈你好厉害,你要加油!”手机里传来宝宝稚气的声音,孩子们的鼓励也更加让唐文静坚定了她的信念和信心。“一定要竭尽所能,帮助这里的病人,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一起加油,早日都能跟家人团聚。”她相信,小别离终将会迎来大团圆。冬天再凛冽,也无法阻拦春天的脚步。
16.【江西中医药大学四附院】军嫂杨娜:我爱人是救火英雄,我要像他一样上战场
“火线”递交入党申请
“尊敬的党组织: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愿意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1月30日,江西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援助武汉医疗队员杨娜向江西省援助武汉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正式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这份“火线入党申请书”是杨娜结束了在武汉市第五医院重症医学科第一个工作班后写下的。当天凌晨三点半,作为重症护理第四小组组长的杨娜,集合小组7名成员,带领大家穿过漆黑的武汉街头到达医院,二十分钟的全副武装上岗接班。第一脚踏进重症医学科,满满的病患,一眼望去,全是危重病人。
14年的重症护理经验没有让她怯场,“一定要沉着冷静,这就是我的战场。”杨娜想。一上场就和姐妹们抢救一位重症患者,量体温、测血压、测血氧、输液、雾化等等,这一系列的操作一个多小时,让本不透气的防护服更加闷热,后背全都湿透了。戴着两层口罩,最难坚持的就是快一个小时的时候,特别闷,杨娜感觉自己带着氧气面罩在呼吸一样,额头上的护目镜压着额头,脑子发晕。她暗暗告诉自己:千万不能掉链子,要努力挺过第一个小时,相信自己。
高强度高负荷工作第一个4小时班顺利结束了,下班回到住处,杨娜用酒精消毒耳朵、鼻子,用盐水冲洗口腔、眼睛,感觉火烧一样的痛,全身淋浴30分钟,第20分钟的时候就感觉要虚脱了,但是为了防护好自己,扶着墙坚持着……
这是一场十分艰苦的战斗,需要有其强大的精神支撑。杨娜不顾疲惫,在驻地写下入党申请。“我作为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越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与伟大,越发地意识到加入党组织的重要性。正当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有难时,总要有人挺身而出。人活着,总要有一些自己认为值得去做的事。和我的战友们一起,团结协作、抗击病毒,做好自身防护,众志成城、不辱使命。”
“我身边有榜样的力量”
在医院党委向全院干部职工发出自愿报名参加江西省援助武汉医疗队倡议时,杨娜没和家人商量就报了名,并入选第一批队员。
有人问她为什么不假思索就请战,家里孩子那么小,一个7岁、一个4岁。杨娜笑着说:“因为我和其他护士姐妹不一样,我不仅是一名重症医学专科护士,还是一名军嫂,我的身边有榜样的力量,他就是我的爱人。”杨娜的爱人谭建富是一名当了12年兵的转业军人,也是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现在在新建区城管监察大队,疫情发生后,也忙得顾不上家。为不影响工作,她俩把小孩送到乡下爷爷奶奶家里。
杨娜告诉我们,去年9月在新建区石岗镇突发森林大火时,谭建富怕杨娜担心没有告诉她,接到通知立马就出发执行任务了,在山上谭建富和同事们一桶一桶的水扛上山,经过两天两夜终于把火扑灭。在谭建富回来的那一刻,杨娜眼眶湿润了。
“他就是我的英雄,他就是这样用言行时刻影响着我。”杨娜说。这次杨娜主动请缨参加援鄂医疗队,谭建富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临行时杨娜对他说:“现在武汉疫情告急,形势严峻,我要像你一样,走上战场,用我所学和战友们一起,抵抗病毒,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17.【江西中医药大学四附院】前线日记:我们就是一群女汉子
时间:2020年02月03日
作者:第四附属医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首批援鄂医疗队员 余小燕
墨色的浓云挤压着武汉的天空,沉沉的仿佛要坠下来,压抑得让原本萧条的街头更加静悄悄,淡漠的风凌厉地穿梭着,中午11点,我起身穿过小巷,提前到达五院,为上班前做好充足的防护准备。
进入病区后,人满为患,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呻吟声,相比前一天天,增加了很多新的危重病人,病危人数已经四位了,随时要做好抢救的准备,看着他们一张张痛苦而又恐惧的面容,我们组员一起走到他们身边,告诉他们:有我们在,请你们放心,相信自己,也相信我们,配合治疗,我们陪着你。
接班后的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着,量体温,测血压,测血氧,发药,输液,雾化等等,突然,一声电话:呼吸内科吗?现在要转几个重病人上来,请你们做好准备!一下子,让整个原本忙碌的病房立马就沸腾起来,铺床、准备心电、呼吸机、氧气、吸痰器……
“准备好了吗?”一声急促的话语,“准备好了,直接推抢救室”,组员们都是呼吸专科护士,都有着非常熟练和稳准的操作技术,分工合作,输液,使用呼吸机,心电……第一次戴着三幅手套打留置针,有一定的难度,可我们还是穿刺成功了!这一系列的操作让本不透气的防护服更加闷热,后背全都湿透了,但时间不允许我们停滞,因为下一个病人还在等着我们救治,因为是隔离病房,不能有家属,待病情稳定后,还要做好他们的生活护理,比如喂饭,帮助大小便,更换尿不湿,更换衣服,擦澡,倾倒大小便等等……
我们就是一群女汉子,面对病人,无所不能,只要你需要,我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面对情绪比较激动又不配合治疗的病人,我们也害怕,害怕他们对我们产生人身攻击,可我们还是细声细语地安抚他们,鼓励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直到听到他们对你说一声:谢谢!整个班次下来已经是下午五点了,拖着疲惫的身躯,跨过一道道脱洗消程序,终于放松了,可以仰望天空,深深的呼吸新鲜空气了,虽然双手因为多次洗开裂了,小脸被多次喷酒精过敏起红疹了,但我能克服,担当起一个医者的责任!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终会过去,我们定能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收拾好心情,明天的战斗继续……
18.【江西中医药大学四附院】援鄂队员胡燕燕:为母则强,为医则刚
2月11日晚10时10分,我们终于到了随州,站在酒店大堂,我有点恍惚,这6个小时,效率也太高了吧!从接到通知出发一路疾行到随州,也因为晕车、晕机的原因,我整个人都是晕晕的。从发生疫情以来,从报名请战支援,现在终于站在湖北了。
当时告诉家里我要来武汉,他们都说“你去干嘛呀?你不报名根本不会轮到你的”“不要去,会死人的,你还上有老,下有小”,女儿也说“妈妈你不要去咯”。我说:“总要有人去啊!他去、我去都一样”,弟弟说“平时胆子小的都不敢一个人睡的人,怎么现在这么大的胆”。是啊!很危险,大家都知道,都说“为母则强”,我们说“为医则刚”,我们明明这么柔弱,但我们又这么勇敢、这么坚强。其实我来这里是来弥补一个遗憾来的。记得2008年汶川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当时因为怀孕七个月,没能去汶川支援,我还埋怨了肚子里的女儿好久,说她来早了。所以这次我来了,“抛家弃子”地来了,义无反顾!
从开始出发到到达随州,一路见闻有太多的感动,令我热泪满眶。孙菊生副省长冒雨为我们饯行说:“谢谢你们勇敢站出来,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多少人去,多少人回,一个都不能少!”同行中一位医生战友和儿子视频说:“我去非洲支援一年,你看,一年很快就过了。我去随州也会很快回来的,一定要听话…”;在专机上,自动请缨的湖北籍机长说“我会安全的把你们送达武汉,等疫情解除,我再开着飞机来接你们回家”;漂亮的湖北籍空姐哽咽地说:“谢谢你们的到来,谢谢你们舍下小家顾大家”;到达机场后,来接我们的市长说:“等疫情解除,我们拿掉口罩再合影,让大家看看你们灿烂的笑容…”。令人感动也令人难过,有一股东西哽在我心头。
一路上,看到机场、高速公路,一路上的萧条,一路的红灯,想着被“新冠”关在家里的人们,开不了学的学生,我心里是难过的,别人弥补遗憾后是满足,我是一点也没有的。以前一直希望这个遗憾是一辈子的,是永远也不能弥补的,但世事无常,既然它来了,我们就一定坚强面对。
19.【赣南医学院一附院】抗击 SARS老兵刘先发再“抗疫”
17年前SARS来袭时,时值32岁的他,毅然出现在抗击“非典”的首批队伍里。17年后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已经49岁的他,再次扛起担当大旗,放弃假期夜以继日守在急诊第一线,让党旗飘扬在疫情防控一线。他叫刘先发,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战疫”老兵时隔17年再请缨
1997年大学毕业后,刘先发被分在了急诊科工作。
“急诊科是个特殊的科室,所有的突发事件都跟它有关系,也承担了8小时外的发热诊治、传染病诊治工作。虽然辛苦,但也让我积淀了经验。”现任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的刘先发,回忆起年轻时奋战在急诊科的日子,没有抱怨,更多的是庆幸。“因为有急诊经验,才会让我面对疫情时更懂得防护。”
2003年SARS来袭时,刘先发第一个报名参加抗击非典队伍。“我不仅是全院第一个报名的,也是在全市SARS医院呆的时间最长的。”选择这样做的理由,在刘先发看来很是简单——“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大学里就是党员了。”说这话时,刘先发的语气里有些自豪。
时隔17年后,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刘先发再度请缨,第一个站在了疫情防控最前沿。
“我是党员,‘战疫’就得冲锋在前!”
实际上,在今年春节前,刘先发跟父母约好了,过年时要回老家安远县看望他们,因为工作的缘故,他已经14年没有回过老家了。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刘先发这次再度“失约”。
“之前抗击非典的时候,父母还觉得没什么,但这次父母就有些不理解,也很担心。但事情总要有人做,而且现在的我和以前相比,这方面的经验更多,处理起来更理性。”近来刘先发和母亲通电话时,母亲总是会再三叮嘱他做好防护,将母亲的声声嘱托放进心底,他又转身投入防控疫情的无烟战场中。
1月23日一早,刘先发第一个进入隔离病区,冒着未知风险对医院收治的首批疑似患者进行诊治;又及时制订诊疗方案及医务人员防护工作指南,培训指导一线工作人员,解决协调发热门诊诊疗过程遇到的各类问题……眼下,复杂的疫情常常让刘先发忙个不停,偶尔还会接连忙上几天没空休息。对这一切,他依旧没有怨言。“我是党员,是急诊科的一员,是省级专家组成员,‘战疫’就得冲锋在前!”
20.【赣南医学院一附院】一位老党员的使命——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刘惟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刘惟优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赣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一位曾在2003年非典时期抗战一线的先进工作者,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
在此次疫情防控战中,呼吸内科承担了大量的防控工作。在不断调整的工作部署、新的工作指令指导下,刘惟优深知这次疫情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因此他带领呼吸科医护人员默默地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每天在科室忙碌着。同时承担了医院发热门诊的诊察、排查及指导留观病区医生工作。
根据医院工作安排,由刘惟优负责章贡院区发热留观病区。为把防控工作做实做细,他会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专家组成员一道加班加点,制定了我院发热门诊诊治流程、隔离病区医疗工作人员工作流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诊疗方案等。
作为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专家,他在忙碌的工作中,还抽出时间为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多次的专业知识培训。
作为赣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刘惟优在做好本院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还受邀到驻地部队为部队官兵进行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指导市内兄弟医院的防控工作,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而不断奔波。
短短几天的时间,刘惟优头上就多了不少的白发。年近六旬的他,脸上的倦容还没有消退,但只要工作需要,无论白天还是夜晚,他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第一线。
2003年非典时期,刘惟优就抗战在一线,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武汉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他也想奔赴武汉抗疫前线,但是他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作为赣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专家,赣南老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一样需要他,因此当他得知医院要组建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救援时,他立即在科室进行动员,在他的号召下,科室人员尤其是党员纷纷请缨,主治医师左慧敏、饶运帷,护师刘小燕三名党员作为江西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成员奔赴了武汉前线。
“我是党员,我会时刻在你们身边,大家不要怕,17年前SARS被我们攻克,17年后的今天,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刘惟优如是说。
21.【赣南医学院一附院】“我是党员,我先上”——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左慧敏
左慧敏,女,江西九江人,198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2006年9月参加工作,现为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江西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
危急时刻,奋勇争先
除夕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蔓延全国,不断上涨的感染人数,打破了春节原本的祥和,迅速蔓延的疫情更是让武汉前线医务人员不堪重负。党中央号召全国动员支援武汉,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号角已吹响。“紧急抽调一名医生、二名护理人员赴湖北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布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微信群的一条动员信息点燃了全体党员的报名热情。“我是党员,我先上”,此时此刻还在兴国县人民医院下乡支援的左慧敏回复道,她第一时间返回单位等待组织的征调。在本人的强烈要求下,组织经过慎重考虑,左慧敏医生成为首批援鄂医疗队成员。
1月27日,左慧敏随江西省首批援鄂医疗队一起出征抵达武汉,拖着防护装备下车,顾不上舟车劳顿,便投入到紧急救治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工作中去。
家国情怀,断发明志
此行归期未定,此行责无旁贷,对于家中独女的左慧敏医生来说,“逆行”来到疫情最严重的武汉,最担心的不是被传染的危险,而是“顾虑家人为自己担心”。左慧敏平时由于工作繁忙,与亲人相聚的时间少之又少,父母为了照顾她,特地从外地举家搬至赣州。新春佳节本是亲人团圆之际,左医师却选择了舍小家为国家,毅然踏上支援武汉的列车,成为最美“逆行”者。告别了亲人,日夜兼程、星夜驰援,她想的是早一点到达武汉,早一点救治病患!
出征在即,左慧敏把自己最喜欢的长发剪了。留了十几年的长发剪掉了,虽然很不舍,但是她说,这样可以节约穿防护衣、防护帽的时间,避免交叉感染,也让自己更像一个抗击疫情的战士,时刻提醒自己来到武汉的初心和使命。
病人至上,医者仁心
在日常工作中,左慧敏始终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处处为病患考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铮铮誓言。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每天看到的是病人被疾病折磨的痛苦面孔,听到的是病人的呻吟,感觉到的是病人的焦躁和烦恼。但怀揣着“挽救一个病人的生命,就挽救了一个家庭的幸福”的信念,她始终坚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她用亲切的问候拉近与病人及家属的距离,用扎实的医学功底、良好的医学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帮助一个个危重病人转危为安,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多年来,一面面鲜红的锦旗,一封封感人肺腑的感谢信,正是患者和社会对左慧敏这些年辛勤的汗水真心感谢和充分认可。此次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面前,左慧敏医生的“逆行”再次诠释了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与医者的责任担当,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的果敢担当彰显党员初心与医者本色。
22.【赣南医学院二附院】大爱逆行,总有一些画面让人泪目……
2月11日早,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两位优秀员工代表呼吸内科主治医师胡诚、重症医学科护师邱艺参加江西省第三批抗击新冠肺炎紧急医疗队,踏上援鄂征途。
送夫出征,请一定平安归来
一个在呼吸内科,一个在消毒供应室。今年春节,对胡诚、向姣玲夫妇来说有些特别,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在春节前将父母、两个孩子送回南康老家,春节期间又匆匆返回到工作岗位,坚守一线。因疫情管控,道路封闭,南康、信丰虽为邻县(区),但出征前胡诚没来得及见父母及孩子一面。
胡诚主动申请成为人流中的逆行者,收拾行囊请战湖北,也许难受的不只是分离的那一刻,而是分离后想念家人的每一刻。然而,疫情来临,白衣战士毅然出征,临别前,妻子紧紧拥抱了丈夫,她说:“放心吧,你上了前线我会管好后方,战胜疫情,早日回来。”
胡诚的妻子说:“家中两个小孩,大的11岁,小的不到2岁。当得知他要出征湖北时也很担心,但是看到新闻报道,湖北医护人员紧缺,我也是医务人员,理应做他的坚强后盾,支持他。”
当问到胡诚有没有过一点犹豫时,胡诚说:"不纠结、不担心是假的,尤其是家里老人担心,自己心里也放不下孩子,但疫情就是命令,全国各地还有更多医护工作者和我一样,都在集结去湖北的路上。这是我应该做的。”
“等你从湖北回来,我们就举行婚礼!”
重症医学科护师邱艺与未婚夫原定2月2日领证登记结婚。为了更好投入抗击疫情工作,他们一致决定推迟婚期。距离情人节还有2天,未婚夫亲自将她送上了火车,她走上了支援湖北一线抗疫的征程。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他只对未婚妻说了一句:“等你从湖北回来,我们就举行婚礼!”
1月29日,邱艺收到医院征集医护人员支援湖北的信息,便跟未婚夫表达了报名的想法。起初未婚夫有很多担心,但邱艺说这是考验自己的重要时刻,邱艺的坚决让同在医院上班的未婚夫欣然同意。
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为节约穿防护衣、防护帽的时间,避免交叉感染,方便抗疫工作,出征前邱艺决定剪去留了多年的长发,未婚夫亲手帮她把一头长发剪短了,邱艺说:“虽然很不舍,但是现在的自己更像一个抗击疫情的战士,准备工作做好才能上战场,头发短了,可以再长!”这一幕幕让人感动、泪目,致敬最美逆行者!
23.【赣南医学院二附院】抗疫援鄂,我请战!——赣南医学院二附院40名余护士志愿报名加入援鄂一线队伍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实际行动,这就是最朴实的医护人员!连日来,赣南医学院二附院护士们纷纷表达自己心声:我是护士,我请战!
2月11日,随着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首批两名援鄂医护人员出征湖北,该院再次掀起了一股志愿请战热潮,医护人员踊跃报名申请加入援鄂行动。其中,该院40余名护理人员先后以各种形式向医院提出请战申请,志愿加入援鄂一线队伍。
时刻待命 若有需要 必奔战场
江艳梅:尊敬的院领导,晚上好!本人自2008年开始参加工作,有着十几年的护理经验,在这段时间里看到我们被病毒侵蚀的同胞们,我的内心说不出的惆怅,在此我非常希望加入到这神圣而光荣的援鄂一线医疗队伍中去,不计报酬,不论生死......
胡婷:各位领导,看到疫情无情的肆虐,本人心情无比沉痛,我非常希望能够参加这次援鄂一线的战斗中去,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时刻准备着.......
郭芳:主任,如果去支援的人还没有定,可以考虑考虑我,我是外三科郭芳。
黄晓玲:尊敬的院领导,我是内二科护士黄晓玲。作为医院的一名老职工,在全院齐心协力共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之际,我志愿申请加入这场战斗!无论哪里需要,我无条件的服从医院安排,和全院、全社会共同努力,打赢这场防疫站!恳请领导批准!
她们中,有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有病区的护理骨干,有初为人母的护士,也有年轻稚气的90后护士。不论是寥寥数语请战书,还是洋洋洒洒的志愿参战留言,每一个人都真切希望能到最前线参加支援湖北的行动。疫情尚未停止,战斗仍在继续!疫情面前,她们就是“保家卫国”的战士,身上有责任,肩上有担当,所以选择逆向而行。
24.【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党旗下最美的“映山红”——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的4名最美逆行者
“任务很繁重,压力也很大,尽管有心理准备,但是困难还是超出预期。”1月29日深夜12时左右,忙了一整天的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室主任韦华璋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驻地。“我们援助的是武汉市五院,这是汉阳区唯一的公立三级甲等医院,也是武汉市重灾区核心医院。我们四人29日开始进病房,我是重症组副组长,高雪萍主任是呼吸普通三组组长。我今天下午进到lCU病房,病人病情重,防护物资溃乏,明天开始上白班带年轻医师。压力虽然很大,但武汉市五院的同道非常坚强,进病房时,看到年轻的90后小姑娘们非常淡定地忙碌,我很感动,她们本应该在家被父母宠爱着,可她们义无反顾冲向一线,她们是认真工作的普普通通医务人员,是生死面前逆行的医护人员,她们堪称伟大的白衣天使。”
据了解,面对组织的号召,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的党员同志们舍小家为大家,积极踊跃志愿报名,微信群里各种请愿书不断涌现,志愿服务发热门诊的人数达100多,全院上下齐心协力,在各个岗位上做好预检分诊、外出会诊、清洁消毒、物资供应、信息维护、后勤保障、应急值守等工作,为的就是排除筛查疑似病例,守护附属医院这个阵地,确保医院职工安全,为广大市民防控尽职尽责、竭尽全力。
韦华璋是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也是内科第一党支部书记,以敢打硬仗、勇于献身被广泛认可,2016年被江西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被评为新时代赣鄱先锋人物。此次疫情爆发,省卫健委紧急征召重症医师驰援湖北,他毅然报名参加,接到通知后火速赶往医院集合,手上只拿了个保温杯,其他防护用品都是安排护士长就在科里准备,就连行李箱都是就近到超市临时采购,为的就是不耽误出发时间,他说:“疫情就是命令,要抢抓时间,我不能耽误大家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武汉。”
内科二支部高雪萍主任医师,是附属医院呼吸科专家,作为吉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专家组成员,大年二十八赴永新筛查病人,大年初一赴泰和县人民医院会诊疑似病例,大年初二晚下午4点接到通知第一个志愿报名参加援鄂行动。出征前,她说:“我入党几十年,从医也几十年,面对党和国家的召唤,我感觉使命在肩,在这关键时刻,一定要冲在最前面,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寄托,请大家放心!”
前去湖北疫情一线的还有呼吸内科护师康云和重症监护室护士谢奕亮两位年轻人。康云是两位孩子的母亲,小的才2岁多点。谢奕亮是一位男护士,爱人也是一位白衣天使,才1岁多的小孩嗷嗷待哺,两人都一直坚守在临床一线。得知医院要派遣1名重症医学护士援鄂,他比其他人抢先一步报了名,改变了回老家赣州看望父母的计划,与妻儿进行了简单的道别后,就加入了全省的援鄂医疗队。在与科里护士同事们告别时,他说:“等我回来,我要写入党申请书”。
25.【九江学院】方舱医院,传来铿锵的入党誓言——记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第二批支援湖北护理医疗队
“我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矢志奉献,不辱使命……” “我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
殷美霞,章婷是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的第二批支援湖北护理医疗队队员,她们在进驻武汉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的第二天,分别向党组织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临时改建的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拥有800张病床,主要用于救治确诊的新冠肺炎轻症患者,与传统的隔离病房相比,方舱医院的病房是开放式的,除收治患者量大以外,医生和护士可以照顾更多的患者。但对护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一人要同时护理多名患者,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识别病情加重患者,成为她们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殷美霞,作为九江支援湖北护理队队长,在方舱医院又兼任了江西护理医疗队第3组组长。她带领着15人的护理团队,每天要负责165张床位,150多位病人的护理工作。给病人发餐、发药,量体温、血压、指脉氧,进行健康宣教,做心理疏导……除了日常护理工作外,她还要负责所有队员的培训、防护、物资、排班等工作。为了保证队员的安全,队长殷美霞需要给每一位队员反复培训,确保人人过关,她跟大家说,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更多的患者。
在方舱医院,一旦穿上防护服,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将不能饮水进食,加上繁重的工作,有一位正在工作的护士因低血糖突发晕倒,这时刚下班的殷美霞还来不及吃饭,就立即顶替上去。此刻,她深感自参加护理工作以来从未有过的压力,不仅要护理好每一位患者,还要保护好身边的每一位同事。她说:“每当此刻,我都会想起入党申请书中的誓言:……矢志奉献,不辱使命……”
数百次的病房巡查,数百次的病人交谈,数百次的队员心理沟通,通过她和队员的辛勤劳动,紧密配合,她们所护理的病区工作井然,医疗护理零差错,分发医药物品零错误,医患相互理解和关心,病人和医护人员都信心满满!
章婷,与其他很多母亲一样,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战场上,舍小家顾大家,离开两个孩子,奔赴一线。离别时,她告诉两个小宝贝自己要去“打怪兽”。
在条件简易的方舱医院,面对众多的感染患者,章婷迎难而上,巡视患者、测量体温及血氧、指导患者用药、心理护理……此刻她正以入党申请书的誓言来践行自我:“……用自己的爱心、热心、诚心护理每一位患者,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为了避免感染,她们毅然地把头发剪短;因为繁重的护理,她们很少吃上一顿热乎饭;面对咽拭子采集,她们随时会被病毒感染……但为了战“疫”,她们临危不惧,用行动践行入党誓言!在她们的共同努力下,2月11日,洪山方舱医院已有28位患者康复出院,得到了群众的赞许和指挥部的肯定。
26.【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守护,才是最长情的告白——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微创外科护士长张乐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来势汹汹,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学校决策部署,全面统筹、精心组织,党员、干部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扎实工作,广大群众团结一致、英勇奋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微创外科护士长张乐,积极响应号召,舍小家为大家,离别才一岁多的孩子,毅然报名参加援鄂医疗队,奔赴疫情最前线开展防控工作。她说:“成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战‘疫’队员之一“出征”援鄂,我感到很自豪,我们代表的不仅是九江学院附属医院、九江市,更是我们江西省。非常感谢领导的关心、家人的理解,虽然有不舍、有担忧,但是有大家的支持,我们信心满怀,勇气倍增,坚决打赢这次疫情攻坚战!”
张乐是2012年6月进入附属医院ICU工作的。她对患者非常细心和耐心,工作中兢兢业业,吃苦耐劳,经常加班加点,哺乳期间也不例外,从不抱怨。作为科里N3级护士,她严格帮传带教;作为小组长,她冲在一线,工作一丝不苟;在生活上,她及时疏导组员不良情绪;她爱护同事,温暖患者,得到大家一致好评。2019年12月,张乐任职附属医院微创外科护士长。12月31日晚,微创外科开科以来第一台急诊手术,虽然有值班护士,但当凌晨时分,医生做完手术出来,看到张乐护士长仍然守在手术室外,问她怎么还不回家,她长舒一口气说:“今天晚上是我们科第一次晚间急诊手术,不看到你们顺利出手术室,我不放心”。
今年1月31日凌晨4点到8点,是张乐在ICU的第一个值班日,尽管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但有过多年ICU工作经历的她很快地进入了状态……由于缺乏医护人员,她除了要重点监护管理危重患者,还要承担着护工和消毒清洁工作,但这些丝毫没有难住她,她说,确保每一位危重患者痊愈出院,是她们在ICU工作最开心的事情。
27.【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一附院】我我不是英雄,只是尽一个医者的本分——江西医专一附院赖宇二度请战援鄂
赖宇,男,1987年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河南省新乡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副主任。
对赖宇而言,学医,不单单只是填报志愿时的一种选择,更体现了一种舍小家保大家的家国情怀。他常说,医术是活人术,生死所系,性命相关。自武汉疫情爆发以来,严峻的疫情时刻牵动着他的神经。当在新闻上看到上饶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已经开拔出征的消息后,他的情绪被彻底点燃,辗转反侧,彻夜未眠。“自得知武汉新冠疫情以来……我深知国不宁民不安何以为家,在深思熟虑和与家人充分沟通之后,主动请战,驰援武汉疫区一线。”很快,一封请战书送上了校、院领导的桌案。然而由于错过报送时间,第一次请战未能成行。
在遗憾落选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大名单后,他又立刻向校领导和院领导二度请战,并如愿进入第三批江西省援鄂医疗队大名单。
30出头的赖宇是家中的独子,他的孩子刚满3周岁,他是儿子、是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是妻儿的主心骨。他的妻子柴丹丹作为市人民医院一名检验科医生,此时也已经在上饶防疫一线连续战斗十余天。当问及是否担心赖宇此行,柴丹丹直言,“风险很大,他做好准备了,我只能支持,担心放心里。”“先有国,后有家,没有大家,何来小家。我是一名党员!你们放心,我定会照顾好自己。”握着母亲和妻子的手,赖宇眼眶湿热。
疫情当前,方显担当。他没有豪言壮语,却身体力行践行着大医精诚,他没有铜皮铁骨,却依然挺身而出,冲锋在先,毅然选择走进疫区,奔赴战场。他跟我们一样,是父亲母亲,是儿子女儿,是丈夫妻子,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凡人英雄的力量,沉默无言,却又饱含深情。就像赖宇说的那样,“我不觉得自己是英雄,只是尽了一个医者的本分,在祖国的各地,还有无数跟我一样的人,把医者初心融入到这场战争中,这是一场硬仗,但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新冠肺炎必败无疑!”
28.【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宁愿放弃护士长职务也要请缨赴前线——江西医专一附院郑芬
郑芬,女,1987年生,现任江西医专第一附属医院内一科副护士长,主管护师。上饶市护理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荣获2017年江西省百名优秀护士荣誉,曾两度荣获江南都市报“最美护士”荣誉。在工作的十几年中,前后获得医院“年度先进个人”、“青年岗位能手”、“年度优秀护士”、“十佳护士”等荣誉。
1月28日上午在接到《关于抽调第二批、第三批医疗队援助湖北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紧急通知后,她第一时间主动找到医院院长、书记提出申请,要求奔赴武汉一线抗击疫情。
考虑到郑芬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孩子年幼,父母去年刚刚做了手术需要照料等特殊情况,加上科室护理管理工作需要,医院拟安排其他护理骨干援鄂,郑芬得知后,表示宁愿放弃护士长职务,也希望能够前往一线。
她说:“作为一名有十六年护龄的护士,且一直在内科工作,此时武汉同胞需要我们,同行需要我们,我又是一名护士长,心理素质好,应对能力强,更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自己的技术努力救治疫区人民的生命,保护人民的健康。虽然家里孩子还小,家中老人也需要照顾,但是我想他们都会支持我的。”最让郑芬牵挂的是她八岁儿子,郑芬说:“我想,等他长大了,一定能理解妈妈的决定的。”
毫不犹豫,主动请缨,逆风而行,这就是郑芬的工作作风,敢于担当,敢冒风险。早日平安归来!这是家人的嘱托,也是同事的期待。在这个不平凡的春节,江西医专一附院除了郑芬,还有更多人坚守在抗击疫情的不同战场,他们立足岗位、发挥特长,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只要大家携手共同努力,必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迎来阳光明媚的春天。
29.【宜春学院二附院】疫情就是冲锋号 党员就是先锋队——宜春学院二附院党总支在疫情中发挥坚强战斗堡垒作用
2020年的春节,一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战役突如其来,并迅速在全国各地打响。宜春市作为赣西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这场战役的战场。宜春学院二附院(原宜春市第六人民医院、宜春市传染病医院)在医院党总支的领导下,在重大疫情面前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各党支部为主力、共产党员为先锋队,带领全院职工全力以赴地投入了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斗之中。
提前谋划 科学组织 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自武汉发布封城令起,疫情发展的速度和严重程度超出预期。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之时,正处于一年一次的春节返乡高峰,这给防控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疫情就是冲锋号,1月23号下午,宜春学院二附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李绍员迅速组织各临床科室专家、技术骨干和职能部门召开紧急会议,谋划和部署一系列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措施:成立了该院新型冠状病毒防治领导小组、临床救护小组和应急机动队,并动员党员冲锋在前;立即组织急诊科和院感科人员规划布置发热门诊,确定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制定发热患者就诊流程、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流程和制定该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急预案;加强人员培训,在1月24号下午立即组织技术骨干对全院医护人员特别是发热门诊医护人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知识和防控技能的培训;明确主战场,迅速准备好隔离病房、医学观察室和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医技楼;做好人员安排,医院各职能部门、科室主要技术骨干立即取消春节休假,医院全体人员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应对疫情和各种突发情况;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组织人员清点医疗物资、耗材和试剂储备,特别是防护用医疗帽子、外科口罩、防护服等并组织人员进行紧急采购。
面对迅速发展的疫情,会上,李绍员当机立断,决定紧急启动医疗用品的采购计划,成立紧急采购小组,连夜驱车赶至南昌、上高、樟树等地进行采购,重点采购医疗防护用品和消毒用品,参与紧急采购的几位同志尽心尽力,第二天凌晨才到家。正是这个果断科学的决策,让该院在医疗防护物资储备上先人一步,有了抗击疫情的物质条件,使得医院快速储备了充足的医疗防护物资储备,让该院参与疫情防治的医护人员防护到位,让给社区居民量体温的工作人员有隔离衣穿,让高铁站测体温的职工有防护服穿,让所有职工都有口罩戴,让每一位上班的人都有防治中药喝,让大家都能够安心上班。在获悉由于医疗防护物资紧缺,社区工作者的口罩出现缺口,该院还决定向宜阳新区政府无偿调配6000只口罩。
党旗飘起来 党员冲上去 面对疫情不退缩
1月26日上午8点,宜春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老院区感染楼内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李绍员带领部分放弃节假日休息的职工和党员,对老院区感染楼进行清理和改造。
清扫、整理、消毒,经过一天的辛勤努力,24个隔离病房焕然一新,60个隔离床位准备妥当,可以立即收治发热和新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1月28日,为了防控需要,李绍员又带领大家清理了两幢楼,分别用作为医技楼和医学观察室。
随着疫情的快速发展,二附院承担的使命和责任越来越重大,即便是没有被纳入定点诊疗机构,二附院依然选择整理传染病房,整备医技楼和实验室,在李绍员看来,这是人民的医院赋予的职责和使命——人民的健康高于一切!李绍员说:“疫情就是命令,我们不能等,因为疫情十万火急!疫情的发展异常的迅猛,我每天盯着全国,江西省和我市的确诊病例数和疑似病例数急剧上升,我意识到必须做好百分百的努力,要应对疫情,最重要的就是接待这类患者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有隔离病房、医学观察室和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医技楼。”
党员和职工们新春佳节放弃休息,不怕苦,不怕累,齐动手,忙碌的医院和冷清的街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宜春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虽然不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定点救治医院,但是该院是宜春人民心目中的传染病医院,抗击此次疫情作为老牌的传染病医院深感肩上责任,义不容辞,该院主动按照定点医院的要求提前准备隔离病房,把自己作为后备军,全力配合宜春市的疫情防控战,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做到关键时刻豁得出、顶得上、靠得住。
驰援湖北 豪迈出征 最美逆行书写责任和担当
1月26日上午,刚刚接到市卫健委通知要求医院调派援鄂医疗队队员的医院护理部主任谢细英收到了一封这样的请战书:谢主任,这种非常时期,如果有什么特殊情况要发动我们护士的,我第一个报名,我会排除一切困难加入团队,以我十多年的经验,我一定能胜任这份工作。
写请战书的人是医院急诊科的护士饶海红,已经是两个孩子妈妈的她,曾在2003年参加过非典的救助工作。和饶海红一样,写下请战书的还有医院五十八名医护人员。最后院党总支经综合考,决定派出饶海红、卢艳、杨娟三名医护人员代表该院参加援鄂医疗队。
此外,老院区整理好后,全院职工纷纷请战,尤其是以该院传染病专家王伟新为首的感染科全体人员希望到疫情防控一线去。同时该院已向市卫健委请战,请求重新启用该院老院区感染楼做为定点救治医院。
在疫情面前,二附院全体医护人员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相当多的集体和个人自愿请战,加入防控一线。李绍员拿到医护人员写来的请战书的那一刻心情激动:“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职业信仰,我们始终记得我们的信仰!所以我非常明白我院全体勇敢希望参战的医护人员的心情。我自己甚至都非常想亲自前往武汉,给不行的患者略尽绵薄之力。作为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我非常的欣慰,能与这样一群有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的同事一起工作!”
30.【江西财经大学医院】刘丽:与疫情赛跑的天使
刘丽,江西财经大学医院共产党员、主治医师、公共卫生科科长。
2月1日,傍晚,又忙过一整天的刘丽医生,转了转僵硬的颈脖子,从自己办公室发出了一条微信到朋友圈。作为医院公共卫生科科长,她正受命对学校修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提出专业意见,以应对严峻疫情形势和学校即将到来的春季开学工作。
截至当日,刘丽已保持这种工作状态整整10天。对她而言,“没空”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在这个寒假、这个正月里,她的大部分时间几乎交给了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和学校应对疫情工作。
“国家卫健委称,已向全国各省派出工作组,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钟南山晚间称,新型冠状病毒存在人传人现象,并首次透露武汉有14名医务人员被感染的情况”……1月19日、20日,刘丽连续两天担任校医院寒假总值班,媒体发布的动态信息让她脑海里一根弦紧绷着。
“虽说我们1月16日就接到了地方政府的疫情通报,但那时疫情还没有这么严重。”刘丽说,“看到钟南山院士又出面表态了,我立即意识到疫情可能爆发、蔓延,然后20号就向我们医院张立军院长报告,建议学校着手制定防控措施。”
传染病防控,是刘丽所在公共卫生科重要职能之一。怀揣着疫情命令与防控责任,她向单位报告并提出相关防控建议时,武汉尚未采取“封城”措施。
需要做的事情远不止报告和建议。紧接着,刘丽自我取消休假,开始没日没夜地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赛跑:拟定和发布《防疫期间居家隔离注意事项》《新型冠状病毒预防小贴士》,将防护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广而告之,指导后勤、物业部门进行校园消菌杀毒,全面筛查往来于湖北疫区师生和坚持每天向上级报送信息、随访校内自我隔离人员,根据国内疫情发展形势迅即起草和及时修订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预案……
没有官方资料作参考,刘丽就根据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传染病防控医学常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办法等法律法规,在1月20日当晚写出《防疫期间居家隔离注意事项》《新型冠状病毒预防小贴士》并发布在校医院网站与微信平台上,广而告之全校师生。翌日,武汉宣布对进出武汉人员进行管控并于23日“封城”。25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消毒指引》(第一版);27日与29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先后出台相关“指引”。
人们事后发现,刘丽拟稿的注意事项与小贴士的内容,与官方发布的“指引”基本吻合。
更为重要而紧迫的工作,是对之前往来于武汉的师生进行排查和劝导、指导其自行隔离。经过10时间周密部署与细致工作,截至1月31日,全校共排查出曾到武汉参加学术会议、旅游和与从武汉归来者有过接触等情形的师生60人。
“1月28日,省教育厅要求我们报告学校武汉籍、湖北籍师生人数、正在湖北和到过湖北的师生人数整个数据,晚上6点47分接到的通知,要求当晚必须报上去。那个晚上,几个院领导和我在医院弄到11点半钟才完成上报工作,收拾一下就到了12点多钟才离开办公室。”刘丽回忆道。
公共卫生科全部工作人员5人,其中4位同事外出过春节后,迄今因为疫情无法重返校医院。这使得刘丽成了科室里的“光杆司令”,但工作还必须依靠大家包括医院其他科室的同志来完成。就这样,她协调工作基本上依靠手机与互联网在线上完成。
“忙完了吗?离开办公室了吗?”“注意休息,疫情面前注意保重身体!”每天深夜,人在外地的医院同事还会在校医院微信群中@刘丽,关心地询问她是否忙完了工作,提醒她保重身体和回家路上注意安全。
“时刻握着手机、紧盯着笔记本电脑,都不敢放下片刻。”刘丽说,“我估计我要是被隔离了,只要不是插着EMCO(人工呼吸机),我还得带着笔记本电脑、握着手机。”事实就是这样。她指导师生自行隔离离不开它们,每日不厌其烦地进行电话或微信随访,还要接受师生来电咨询和及时报告、沟通工作,常常是每天忙到深夜甚至第二天凌晨。
校医院团队争分夺秒向前迈进每一步,都是值得的——
1月23日,校党委副书记蒋金法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并迅即成立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24日,学校发布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与相关应急预案。
25日,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发布暂停校园对外开放公告。随后,又作出了校内体育场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暂时关闭决定。
27日和28日,校党委书记王乔、校长卢福财先后深入学校疫情防控一线检查工作,对校园防疫工作作出新部署。
29日,王乔主持召开党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中党的领导。会议决定,校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即日起取消休假,返岗待命并要求全校党员、干部特别在疫情防控斗争中身先士卒,挺在一线。
30日,江西财经大学党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作出进一步完善工作机构与方案决定。翌日,修订版方案正式发布。
“她做的这些细致工作,为我们学校及时作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准确判断和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江西财经大学医院张立军院长谈到刘丽赞不绝口,夸她工作上以身作则有担当,有共产党员风范,在校医院发挥了很好带头作用。
工作忙起来,家就顾不上了,家里9岁的儿子,刘丽每天出门前只有鼓励他“生活自理”。当然,这并非其本意。
“为人父母不易。”1月5日下午,她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一篇题为《人民日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时留言道。但疫情来袭时,刘丽心里清楚,自己最重要的事业在学校,她必须挺在一线,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无论自己作为医生,还是一位共产党员!
31.【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附属医院】邓广飞:一个“老防疫”的抗疫情怀
邓广飞,赣南卫职院附属医院副院长,中共党员,公共卫生主管医师。2003年参加防非典战役,时隔17年,他作为赣南卫职院附属医院副院长、高校园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再次投入抗新冠肺炎战役,带领医院全体员工连续抗战在防疫一线,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一个老防疫工作者的崇高情怀。
大年三十以来,为了疫情防控工作,邓广飞已经在单位上待了半个月了,几乎没有回家。年三十早上,考虑到晚上要总值班,年夜饭一定在家里吃不了,邓广飞和家里人商量,今年的年饭改为中午吃。
“凭着专业敏感,疫情刚发生的时候我通知学院附属医院的同事们取消假期,随时备战。”邓广飞回忆道:“大年三十那天上午,我忙完单位工作,回家抽两个小时在家做午饭,想着一年到头很难得陪伴下家人,准备吃饭午饭再回中心(高校园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果我刚做到一半饭就接到了电话紧急通知,我心里一沉,放下锅铲立刻返岗。”
疫情就是命令。邓广飞紧急召回全体员工,立即投入战斗。全院工作一边倒,全力抗疫。医院迅速成立防肺炎指挥部,组建了5个工作小组、4个应急分队,果断部署预检分诊、转诊流程、环境消杀、院内感染、医务人员防护等各项工作。与此同时,他千方百计筹备防疫物资,迅速召集辖区各村村医,进行动员、开展培训、部署工作,要求各村医春节期间不得关门,坚守岗位,要发挥“侦察兵”作用,立即摸清返乡人员身体情况,迅速开展卫生宣传。
由于布控较早,行动迅速,高校园区的防疫工作抢人一步,快人三分,工作做到了未雨稠缪,目前各项工作指挥有力,政令畅通,落实到位,防控有序。这得益于邓广飞的专业优势和丰富经验,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奠定了良好工作基础。
邓广飞回忆道:“那天一直忙到晚上十二点,躺下时才发现过年一天中餐晚餐都没来得及吃。”他安慰家人说:我学的是防疫专业,是共产党员,在疫情来临,作为防疫人,责无旁贷。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能用自己的特长,实现自己的价值,是理所当然的事。前方是防疫一线,是群众的安全底线!不舍小家,怎有大家?
高校园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负着近50000余名辖区群众健康生命安全,而且辖区内有3个人口密集小区,又处在高校区,人员密集、流动性大,返乡人多,防控任务异常艰巨。加上此次疫情传播速度之快、波及范围之广、危险性之高,对这位多年从事防疫工作的老防疫来说,确实充满了挑战。面对如此艰难的任务,邓广飞临危不惧,凭借多年的防疫经验,结合上级有关工作精神,制定了高校园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每项工作细密安排,不漏一个环节,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条不紊。
邓广飞一天的工作十分忙碌。每天一上班了解工作情况,布置当天工作。之后,要深入各村、各社区指导了解防控措施落实,到各卡点检查工作进展。他一马当先,带领全体员工,日夜奋战,与医护人员一道,对高校园区内返乡人员进行全面摸排,每天进行两次体温监测。目前已监测62名武汉返乡人员和304名非武汉返乡人员;他冲在一线,对16个重点场所和区域进行环境消杀;派出15人次承担了赣州黄金机场出站旅客体温检测工作,多次到机场进行指导,共检测近旅客6000余人次;调集医护人员承担黄金大桥、武陵大桥、新世纪大桥卡点体温检测等工作;多次深入到蓉江新区医学隔离观察点现场办公,解决医务人员实际困难和工作,为蓉江新区指挥部提出建设意见。
作为老防疫,他深知:大疫,就是人民战争。战争的胜利需要群众的参与支持。为了让群众支持测体温工作,他深入每家每户,走遍大街小巷,以他专业的知识,防疫的阅历,向群众讲解宣传各项防控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取得群众理解。一时间,他的电话热线不断,有的问疫情进展,有的问防护事项,有的问物资采购,有的问防控政策,他俨然成了乡亲的健康“知心大叔”。一方面要解答群众的来电咨询,一方面要完成各项防控任务,邓广飞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让他深感责任和压力。邓广飞说:“真正俯下身子为群众排忧解难,才能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只有真正与群众的心贴近了,胜利就不远了。”
当被问及:做了这么多年的防疫工作,组织需要您的时候也是家人最需要您的时候,您想家人吗?邓广飞意外的沉默了。一秒、两秒、三秒……时间好像在那一刻静止,三十秒过后,邓广飞长吁一口气笑道:“真的没什么,这是我们防疫人最基本的工作,以前做防疫工作这种情况常常都有,习惯了。疫情一定会过去,我们期待明天更美好”。
采访结束后,笔者久久不能平静,老防疫人邓广飞那沉默的三十秒究竟在想什么呢?或许,他想到的不仅仅是对家人的愧疚,还有他第一次穿白大褂的样子,第一次接触疫情防控工作的样子,第一次看到病人痊愈出院的样子,第一次……那一个个片段,拼凑起来25年的漫长时光。
32.【萍乡学院医务所】白衣天使心 守护师生情——萍乡学院抗疫先锋王钟
“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出门,出门一定要戴口罩,不要聚会聚餐,呆在家里,就是对自己、对学校、对社会的负责。”王钟每天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在微信工作群、电话中劝导全校师生。
王钟,萍乡学院医务所所长,曾获得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现在仍然处于哺乳期。从抗击甲型H1N1流感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从治病救人到解决校园突发卫生情况,17年来,王钟始终默默地呵护着全校师生的健康。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她积极主动参与到学校的疫情防疫工作中来,除了及时做好学校师生员工的相关数据统计上报工作和普及防疫防控知识的工作外,还承担医药物资的采购等工作,她总是毫无怨言,默默地忙碌着。
当听说很多教职员工没有口罩,不敢出门买菜时,她心急如焚,多方打听,联系有关单位和供货商,经过六天的奔波,才购买到200余个口罩,并第一时间送到学校值班人员、教师以及门卫手中。2月1日这天,她叮嘱完10岁的大女儿在家照顾不到1岁的小儿子后,就叫上丈夫一起外出帮忙采购防护物资,一直忙碌到第二天凌晨两点,终于购买到了少量84消毒液、酒精、免水洗洗手液和手套,回到家后,才得知小儿子有发热现象。当问到她是否后悔时,她说,“我具有中国共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两重身份,我有责任和义务为学校、为师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王钟白天奔波购买防护物资,晚上乐此不疲地在微信工作群中为师生科普防疫措施,“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畅;外出一定要戴口罩,避免握手;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王钟有时还要为大家一一解读数据填报疑惑点,统计完数据后,又要进行数据总结分析,最终将数据分析结果汇报至上级部门。由于工作量大,王钟每天都要工作至凌晨。
王钟带领的校医务团队,践行着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冲在学校防疫第一线:不论风霜雨露,医务工作人员每天都蹲守在学校的东门、西门,为进出人员测量体温、普及防疫知识和护送医药物资,这个假期,她们是学校最美的忙碌者。
二、严密防控,基层先锋(此类收集医护以外单位、人员责无旁贷冲锋一线的防控事迹,重点是党组织和党员先锋堡垒作用方面)
(一)学校/单位防控事迹
1.【江西卫生职业学院】紧急集结,他们在这里筑起堡垒——江西卫生职业学院支援南昌县抗击新冠疫情小分队
一天之内,组建队伍,紧急集结;两天之内,进驻观察点,正式开展工作;三天之内,成立临时党支部,把堡垒建在了抗击疫情的征途上……
1月31日,在南昌县抗疫指挥部和学院党委的倡议下,江西卫生职业学院10名教职工志愿报名,组建成支援南昌县抗击新冠疫情小分队,赴南昌县集中医学观察站(泾口乡)开展工作,担负共同抗击疫情任务。这支队伍中,有6人是共产党员。
队长朱福良,共产党员,是学院护理系党总支书记,爱人在省妇幼保健院临床一线,工作特别忙,小孩没人照顾,只能托咐安排在邻居家。谈到接受这次任务,他说道:看到全国疫情形势严峻,武汉那边的一线医务人员临危不惧,作为一名有医师资格的医学教育工作者,是坐不住的。支援属地抗击疫情,是我们的专业担当,也是共产党人的本色使然。
队员陈宝玲,共产党员,是学院护理系副主任,她在请战书中写道:志愿加入小分队,是为了更好地践行当初在南丁格尔雕像前许下的铿锵誓言。作为小分队的业务指导,不仅要保证完成抗疫任务,还要时刻把同事们的健康安全放在心上,为此,她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大家严格落实无菌操作要求,“工作区一定要戴好帽子”“务必注意手消毒”“脱防护服动作轻柔不要撕扯,以免形成气溶胶”,等等。
队员戚雯琰,共产党员,是学院的专业教学骨干,当4岁的小女儿听说她要去隔离区支援时特别着急,“妈妈要被关在小黑屋里了,我要去把妈妈救出来!”戚雯琰安慰女儿说:“妈妈是超人,妈妈一定会带着大家一起飞出来。”这位“超人”妈妈,身处隔离区仍不忘教学本职工作,没有值班任务时便在办公室做课件和网课,有一次甚至忙到了凌晨两点。
队员中,还有负责小分队保障协调的沈林,是学院助产系党支部副书记,是一名说话少、做事多的老党员。年轻党员陶越、王招珍家里都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又都是双职工家庭,为了安心做好工作,只能把照顾小孩更重的担子压到了老人身上。当被问到为什么会志愿加入这支队伍,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很平静地说:作为共产党员和医学教育工作者,能为这场战“疫”尽点自己的力量,我们感到很自豪、很幸福!
留观对象一天比一天增多,从16人到17人,再到22人,小分队的工作也一天比一天繁重。他们并不知道还将在这里度过多长时间,但是他们有底气,有斗志,无论困难与否,都将坚持到底,因为,他们已经在这里筑起堡垒;因为,鲜艳的党旗已经在这里高高飘扬……
2.【东华理工大学】“实验室就是我们的抗疫战场”——东华理工大学主动承担新冠肺炎快速检测科研攻关任务
元宵夜,南昌市高新区欧洲工业园的实验室里灯火通明,东华理工大学质谱科学与仪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陈焕文教授和他的科研团队正在夜以继日地开展“新冠肺炎呼气检测方法及装备的研发与应用”的应急科研攻关项目。
如何对新冠病毒进行快速筛查和精准定性?如何让筛查手段具备更高的灵敏度高和环境适应性?如何让检测装备更适合在人群密集场所使用?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都是陈焕文团队争分夺秒致力攻克的课题。
时间拨回2007年,陈焕文教授发明了一项走在世界前沿的新技术——EESI-MS(即现代质谱中的“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技术,对各种实际样品实现了实时在线的直接质谱分析,可以灵敏快速地分析出呼气样本中所含有物质的“指纹”谱图。利用这一独特的直接质谱分析技术,看病时,病人无需像血液检测那样针刺采血、送样并等候几天才能获得结果,而只要呼口气进行的直接质谱分析,既无痛无创,也简单方便,就能快速准确地诊断包括高血糖、低血糖等在内的一些疾病。这种“呼气查疾病”的方法极大简化了疾病检查过程。
2020年一开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令人猝不及防。春节里,江西省科技厅紧急下达新冠肺炎的应急科研攻关项目。疫情就是命令!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和强力支持下,陈焕文率科研团队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动请缨,依托两家单位在质谱精准医疗、高通量快速筛查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方面的优势和经验,迅速开展联合科研攻关。“面对来势汹汹疫情,实验室就是我们的战场,迅速投身攻关就是我们的担当!战‘疫’号角一吹响,我们高校科研人员必须把全部科研精力投入到最紧迫的疫情防控攻关任务上来,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谈及初衷,口罩遮面的陈焕文目光坚毅。
在陈焕文的带领下,团队留校的科研骨干纷纷主动放弃假期,参与到科技攻关中来,其中还有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的俄罗斯籍特聘教授Konstantin Chingin。截止6日凌晨6点,项目团队已参照P3实验室技术规范,自行设计、加工并完成了移动式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平台的安装、调试,搭建了EESI-MS平台,建立咽拭子样品的直接质谱分析方法,完成了首批次样品的直接质谱分析,筛选了具有显著区分效果的代谢产物100多个。目前,项目研究取得初步成效,已分析3批次91例临床患者(阴性47例、阳性44例)样本,获得目前最优模型;通过200多次的训练和验证,通过直接质谱分析,对灭活咽拭子样本检测的正确率已达90%,单个样本检测总耗时约3分钟,将为江西省乃至全国的新型冠状肺炎的防控提供快速、精准的新检测手段。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我们之所以争分夺秒的把实验室最新的技术和装备搬上抗疫第一线,就是为了尽快把科研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在接下来的攻关里,陈焕文团队将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协助单位一起,继续为早日获得对抗疫情的有力武器不断努力。
3.【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学生防护手册》(大中小学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和关心下,江西高校出版社第一时间联合江西省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策划、编写了面向全省大、中、小学各学段的《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学生防护手册》,践行出版服务教育初心,助力全省各级各类学校防控疫情。
该套防护手册共分大学版、中学版、小学版三册,根据每个学段学生学习要求和年龄特点,围绕如何做好相关防护、有效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以简明易懂的问答和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引导广大师生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指导师生做好科学防护,消除恐慌,理性应对。疫情防控期间,防护手册电子版图书将通过“赣教云”等线上教学平台推出,供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免费使用,纸质图书也将尽快推出。
4.【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疫情医用物资翻译小组”架起国际捐助“友谊桥”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的医务工作人员冲在了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前线医用物资不断告急,国内外华人华侨、外籍友人都纷纷通过各种途径捐献医用物资,各级政府也通过各类途径海外采购医用物资,包括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靴等。
2月4日,赣州市政府抗击新冠肺炎指挥部物资保障组蔡运梅女士联系学院,希望能够组织一支多语种翻译队伍,帮助他们翻译来自于海外不同国家的医用物资说明书等相关文件,以便为赣州医院,市直单位以及参与抗击新冠肺炎工作的工作人员提供必需的医用物资。
获悉该情况后,在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党委晏赋书记的直接调度下,学院快速组织行动,建立了由英语学院牵头,应用东语学院、应用西语学院共同参与的“疫情医用物资翻译小组”,该小组以共产党员为核心翻译成员,其中包含英语翻译社教师10名、西语学院“德法西俄葡意”6个语种教师、东语学院“日韩阿波”4个语种教师。
队伍自2月4日组建以来,每天都承接了若干医用物资说明的翻译任务,涉及英语、日语、意大利语、德语、越南语等多国语言,甚至时常出现多语种混合的情况。尽管“疫情医用物资翻译小组”的老师们都没有相关的医护背景知识,许多专业术语都需经过多方核实才能确定。但疫情紧急,翻译任务就是战斗指令,早翻译出一分钟,前方的医护人员就能早一分钟知道使用要求,采购单位就能早一分钟确定是否符合疫情采购需求。也许这一分钟的争取就能成为关键一分钟。时不我待!在此严峻的形势下,翻译小组只能牺牲休息时间来争效率,利用多方资源求准确。半夜加班加点甚至通宵翻译,已成应急翻译任务中的常态。但所有参与翻译任务的老师们没有怨言,有的只是对疫情翻译任务的全力以赴。
5.【江西财大】江西财大为企业抗疫支招
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是党中央对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项重要要求。日前,江西省管理学会组织来自江西财经大学、江西李渡酒业公司等会员单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开展学术攻关,为中国企业摆脱疫情冲击和影响给力支招。
“疫情之后,中小企业怎么走?”“面对企业,中小企业能撑多久?”“疫情突显的五大管理变革”“催生新模式打造新企业”……新春伊始,江西省管理学会会长吴照云(江西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副会长汤向阳(江西李渡酒业公司董事长)、张文举(江西和康集团董事长)和理事长胡海波(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等一批赣地学界、商海大咖围绕上述热点议题进行线上探讨。
据悉,江西省管理学会秘书处设在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吴照云教授发起下,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泛联系省内高校管理学院、商学院学者以及企业家们,积极组织开展了此次活动。
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密切监测经济运行状况,聚焦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围绕做好‘六稳’工作,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继续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努力。江西管理学界、企业界闻风而动,结合学习会上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会议要求,开展学术攻关,为当前正苦战疫情的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前谋划和出谋划策。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为成功组织这一线上学术攻关活动,主办方于2月4日向江西省管理学会员单位和个人会员发出了《学术攻关,我们在行动》倡议书,广泛征集观点,要求观点言简意赅、务实落地。同时,倡议书后附有包括上述话题在内的七大热点议题,供大家进行参考与思辨。
“也许我们不能成为战‘疫’一线的‘逆行者’,但可以成为后方的‘智囊团’。”胡海波教授说,“学术攻关,我们不能缺席!”
倡议书发出后,引起了江西省管理学会会员单位积极响应,踊跃参与。除上述专家、企业家外,江西财大陈始发、胡宇辰、曹元坤和省内高校的史焕平、刘耀彬、李晓园、赵卫宏、勒系琳、郭朝晖等一批国内知名的赣地学者,陆续往主办方指定邮箱发来稿件。收到来稿后,主办方通过公众号分两期进行了推送。相信这些专家学者的观点能给企业带来有益启示。
6.【南昌工程学院】把好“入口关”, 织密“安全网”——南昌工程学院保卫处党支部“抗疫”写实
2020年刚开篇,春寒料峭,一场意想不到的新型肺炎疫情扑面而来,新冠病毒张牙舞爪,汹汹疫情肆虐中华大地。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出门就是保平安,但是对一个特殊的群体来说,越是疫情严峻,就越要出门坚守岗位。正是有了他们的把关镇守,才能确保校园的一方平安。他们就是南昌工程学院的保卫人。
南昌工程学院保卫处党支部有共产党员10名,其所在单位有在编人员74名,其中,校卫队员58名。疫情发生后,除了1名驻村第一书记和2名实行了疫情封闭管理的麻丘镇职工,其他人员全部第一时间停休到岗。大疫当前,党员干部带头行动,迅速进入一级防御状态,南工保卫人竭尽全力守护着学校的安全,为全校师生织起了一张阻击疫情的“防护网”。
在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保卫处党支部详细制定了疫情防控安保方案,做好防控值守工作安排,安排专班专人负责各校区大门,坚持处长、科长一线带班、保安人员24小时无间隙三班倒值班制度。
为防止因无关人员进出校园增加感染风险,党支部研究决定,首先要把好“入口”第一关。实行严控外来人员、车辆进校,严格登记校内流动人员出入校门制度。果断封闭瑶湖校区西大门、南大门、北大门和彭家桥校区东大门。瑶湖校区所有车辆和人员一律从西次门出入,彭家桥校区所有车辆和人员一律从南大门出入。车辆进门识别模式也从自动抬杆调整为手动控制,外来车辆及人员须经询问和登记后才能入校,校内人员出入须经相关职能部门提供证明,凭出入证和身份证进入。
特殊时期,时刻严防,不得丝毫马虎,这是保卫人制定的工作准则。为了确保校园安全,值守校卫队员一直坚持对所有通行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经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校园。春节前,瑶湖校区有一位教师的父母前来探亲,因其父亲当天体温异常,校卫队员不得不将其阻拦在外。为了大家的安全,规定面前,他们只能如此,只能说声:“老人家,对不起了!”
把好了校门“入口关”,还要织密校内“安全网”。保卫处坚持每天24小时不间断对校园所有公共场所进行巡查。巡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常规的安全巡查,确保校内无偷盗的可疑人员,无可能引发火灾等问题的隐患存在;二是疫情巡查,对校内走动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发现校内未佩戴口罩人员立即进行劝导,发现未经批准的聚集性活动立即劝告制止并向保卫处值班领导报告,发现有集体聚餐、集体娱乐等行为立即进行劝离。每天,保卫人员都在做着这些细微的小事,以己为盾,保障学校平安。
学校保卫人员众多,而且假期分布在各地,为了掌握内部第一手疫情情况,党支部利用多种方式,广泛收集职工信息,及时排查值班人员家庭住址、活动区域、接触人群等情况,避免疫情严重区域的职工上岗。同时,支部还要求返岗上班的保卫人员认真学习防控知识,做到不惊慌,沉着、有序地开展工作。
经过科学调配、周密部署,保卫处党支部组成了一支稳定、迅速、能吃苦、能战斗的队伍。在这极不平凡的十几天里,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起使、智往一处谋,体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强大战斗力。
大敌当前,全国医疗物资严重匮乏,防疫一线的保卫人员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防范意识较强的校卫队副队长刘欢庆在年前花600元买了300个口罩。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些口罩在年后“一罩难求”的情况下派上了大用场。他主动把口罩拿出来分给队员,解决了燃眉之急。学校在医用口罩短缺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将口罩送到了一线保卫人员手中。同时,还配备了消毒液、手套等疫情防护必须品,要求他们做好个人防护,坚持每日对门岗值班场所进行全面消毒、定时通风,确保环境安全。“为了不让自己出现状况,我们尽量减少出行。保卫人员值班要接触很多人,必须保证自己没有被感染,才能做好工作。”保卫处副处长李超琍说。
今年的春节与众不同,除夕夜,在岗的保卫人员不能像往年一样聚餐吃年夜饭。为了节省时间,一部分人带饭,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吃泡面、咸菜简单对付,大家是各自克服了困难在并肩作战。保卫处处长阎成瑜寒假前往上海看望儿子,当得知疫情严重后立即返回南昌,连家也没回就赶往学校召集大家开会,部署工作;副处长李超琍家在外地,原计划过年回老家和父母团聚,但疫情发生后,他毅然选择留下,和大家一起研究方案,协调工作,连续吃了14天方便面;校卫队队长姜安原计划去新疆看望女儿,也不得不取消行程;副队长刘欢庆全天候留守学校,武警出身的他三年前来学校后,春节一直没回过江苏老家,他也想家了,尤其是这个特殊的时候……南工保卫人都将自己的小家暂时搁置,大家尽心尽责、随叫随到,默默地坚守在我校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目前,保卫工作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人员严重不足。南昌市排查出的武汉来昌人员主要集中在安义、高新和进贤等地区,特别是麻丘镇返乡人员备受关注,高新区成为南昌市的疫情重点区。连日来,学校附近的乡镇陆续出现确诊病例,很多村子都实行了封闭管理,一部分住在村里的校卫队员相继被封,无法上岗。留守的队员们白班、晚班、夜班加起来只有三十几个人,减少了近一半。疫情还在发展,教职工陆续从天南海北返校,防疫“网”需要织得再密些再密些。严峻的情况下,大家实行三班倒,工作强度比平时要高得多。但是,他们没有怨言。他们说,这是自己的职责。
(二)辅导员防控事迹
1.【南昌大学】与学生共筑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南昌大学人文学院辅导员胡邦宁
胡邦宁老师是南昌大学人文学院辅导员。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位16年工作经验的辅导员毫不懈怠,在学院领导的领导下,同同事和学生一道,为打好疫情阻击战日夜奋战着。
早预警,筑成线上防控的钢铁长城。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胡邦宁和同事们便开始了疫情防控的相关工作。1月21日,便在人文学院公众平台号上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的基本知识,号召广大同学不大意、不恐慌。他及时和学生一起制作了一系列的微信,认真宣传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要求全体学生严防死守、及时报备,并把学校相关通知和要求告知学生和家长,做到学生安心、家长放心。正月初二,他和各班班长一道,及时统计好了同学的现居地和身体状况,并进行分类,把工作做实做细,保证一个不掉队。
善引导,为学生扣好“疫情防控”的思想扣子。有位同学在网络上看到了一些与疫情有关的捕风捉影的消息后气愤不已,不断进行转发,看到这些动态后,胡邦宁便根据消息的行文逻辑辑和自己对疫情的了解,指出这些消息的不实之处,并拿出了类似的文章进行比对。学生被说服后不久,辟谣的消息就发布了。除情绪引导外,胡邦宁将注重将疫情防控和实践育人相结合,他组织实施了人文学院“一份特别的寒假作业”主题教育活动,制作了一些系列针对疫情的公众推文,要求学生自觉自愿配合当地疫情防控单位的工作,并鼓励他们在配合工作中厚植家国情怀,在安全范围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他的号召下,不少同学已经到社区和村委报道,为疫情防控贡献青春力量。
多关心,用热情温暖扫去疫情寒冬。疫情防控无小事,胡邦宁坚持每天统计疫区学生的体温变化情况,关心疫区学生的生活起居和思想变化,尤其是家庭困难学生的日日常生活。18级一位湖北籍经济困难学生,身体也不太好,胡邦宁非常关心,经常主动联络,询问他的生活和身体情况,为他带来了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对于留校的同学,胡邦宁也是给予了十分的关心,他每天坚持统计在校学生的情况,尤其是心理变化情况,有时间就和和他们多聊天,“有事找邦哥”,让每一个留校学生的激励和鼓舞。
勤帮助,多管齐下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不久前,一位毕业年级同学因论文资料和三方协议都在寝室,想提前返校。得知这一消息后,胡邦宁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劝导,从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和省里的联防联控政策出发,专门介绍了学校最新的毕业和就业方案,并推荐可用的线上学术共享资源,让学生在家就能进行自己学术论文的撰写,切实解决了这名学生的后顾之忧。胡邦宁还利用线上传媒,为学生解答报道和上课的相关事宜。由于开学推迟,部分同学表现出烦躁和焦虑,为了消除大家的消极情绪,胡邦宁还特别同相关专家一道,写了一封公开信,鼓励大家坚定信心,“停课不停学”,争做 “疫情阻击战”的战士。这封信获得了许多同学,特别是湖北地区的同学的欢迎,已经获得“江西省教育厅”等多家公众号转发。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每个人都是指战员。胡邦宁老师和他的同事并不觉得辛苦,他们坚信,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胜利就在前方。
2.【南昌工程学院】抗疫路上,南昌工程学院辅导员全方位时刻在线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举国上下的心,也牵动着每一位南昌工程学院辅导员的心。每天,同样的场景在该校辅导员的生活中轮番上演:耐心仔细地整理疫情数据,贴心关切地问候天南地北的学生,细致入微地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每天手不离机、眼不离屏,时刻待命……他们以“家长之爱”照顾好孩子们,他们以真心真情真付出践行着辅导员的职责使命。
“点对点给44位班主任打电话花了整整一天时间”
1月23日,腊月二十九,身在老家的该校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方红接到了学工处的通知,要求排查全部学生在家情况。连日来,目不暇接的新闻报道使他明白,疫情防控阻击战已经正式打响。机电学院有学生2500多人,只有专职辅导员6人,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接到通知后,他马上联系学工办主任欧阳林霞,商讨布置排查工作。为了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陈方红决定,这个排查只能点对点通知班主任老师。44位班主任老师,陈方红整整打了一天的电话,第一次把学生疫情防控信息上报已经是1月24日凌晨。
1月31日,随着疫情扩散和防控升级,学院需要每日上报学生情况,表格内容非常详实。为了排查清楚学生总人数和疫情情况,根据教务处提供的名单,对比学工系统的人数,他和同事们整整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不厌其烦地找电话、打电话、发短信,两天只睡十个小时,终于摸排清楚了全院2544名学生的详实信息。
为做好防控工作,陈方红每天做到详细摸底,准确排查,统一口径,在辅导员、班主任QQ群及时传达省教育厅和学校政策,解读学校方案,解答班主任们的困惑,始终做到靠前指挥、亲力亲为。
“请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
2月1日,原本计划在九江老家陪父母过完元宵的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的组织员查美云,因为老家上网不便,担心影响工作,便匆匆赶回了南昌。因为就在前一天,一个班长告诉她,班上有一名湖北省孝感市的同学,在1月中旬的时候与武汉上学的同学吃过饭,之后便有了咳嗽、发热的症状。这让查美云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她立即拨通了该生的电话,询问详细情况,并告诉他一定要去医院做准确的排查。该生觉得自己体温没有超过37.3度,病情不是很严重,去医院怕交叉感染,想过了高峰期后再去检查。查美云明白学生有恐惧心理,于是一遍又一遍地做思想工作。“我告诉他,现在是非常时期,这件事不能拖也不能等,尽早去医院是最好的选择。”经过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的心理疏导,这位同学终于同意了。2月2日上午,查美云等来了学生的消息:确诊为一般性感冒,她紧张与牵挂的心终于落地了。
“你今天怎么样,感冒好点没?”“家人是否平安健康?”“在社区站岗做志愿者,一定要做好防护啊,记得戴口罩、勤洗手!”……2500多名学生是查美云最大的牵挂,她摸排了所有去过武汉、湖北籍、与湖北籍人员有接触、有咳嗽发烧症状的学生,并全部加为了好友,要求他们每天上午12点前必须汇报身体状况。有时候有人忘记了,查美云就挨个打电话询问情况,确定后才在表格上放心地写上“正常”二字。
学生开玩笑地说:“老师,您比我的闹钟还准时啊!”为了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查美云每天都在等待、询问中度过。
“我要所有的信息都精确无误”
“他是去夏威夷度假了,还是去撒哈拉沙漠探险了?”又有学生失联了,人文与艺术学院辅导员黄一诺在电脑旁焦急地等待着,班主任和班长也怎么都联系不上这位湖北籍学生。黄一诺联系了和他关系较好的几位同学,无果。无数个电话打过去,最后,终于联系上了他,黄一诺松了一口气。
凌晨4点,黄一诺完成了手里的工作合上了电脑。因为前一天下午接到了一位学生感冒发烧的消息,根据当地政策,该生被采取隔离措施。得知消息后,黄一诺马上了解情况,并撰写情况报告。早上7点,相关部门询问该生最新状况,7:18、7:31、7:42……黄一诺拨打了11通电话后,终于在8:49得到该生只是普通感冒的消息。
“我要所有的消息都准确无误”,这是黄一诺一直挂在嘴边的话。根据学院、年级、班级“三级联动”的摸排机制,他每天下午要汇总所有信息,对晚报、忘报的相关责任人及时电话沟通、询问提醒,对出现变化的数据逐个落实情况,及时理清、登记当日特殊情况反馈信息,反复沟通确认每一个数据的变化,做到准确无遗漏。全院42个班级、1576名学生情况的汇总统计工作是黄一诺的工作重心。原本只要求标记“是”“否”的表格,黄一诺要求生病学生标注几月几日有什么症状,或者与几月几日与武汉籍人员接触,及时更新数据。一份表格反映的信息越完备,黄一诺越安心。
“我要帮助他战胜孤独和恐惧”
1月上旬,期末考试结束后,同学们陆续开启了寒假模式。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小飞(化名)早早踏上了回老家赣州的火车,因为,叔叔一家要从武汉来他家过年。然而,春节的祥和喜庆在1月22日被打破了。这一天,叔叔被确诊为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紧急送市医院治疗,全家人被居家隔离不得外出。紧接着,大年三十,小飞也开始出现发烧的症状,随后与堂弟一起被送至县医院隔离治疗。虽然在入院第二天症状已趋于正常,核酸检测结果也呈阴性,但鉴于他与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需留院医学观察14天度过潜伏期,且为单间隔离。在入院的第14天,他的堂弟被确诊为新冠肺炎轻症,无明显症状。小飞被告知需要继续隔离观察。在入院第17天,医院排除了小飞疑似新冠肺炎的可能性,确诊为流行性感冒,小飞终于安全出院,但仍需居家隔离2周。在长达17天的医学隔离观察和回家后的2周居家隔离期间,小飞产生了担忧、焦虑、敏感、多疑等应激反应。而在小飞处于无助和艰难的时刻,是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的辅导员万珊的倾情陪伴和及时心理辅导助他度过了人生中的这个难关。
“今天出太阳了,病房能晒到太阳吗?”“午饭是自己点还是医院直接配送?”“春节流量够不够?有免费WIFI吗?”“最近在看什么书?”每天,万珊都会打电话给他,唠唠家常,把《南昌工程学院防控信息3号“心理处方”》、学校疫情网络心理支持服务安排等相关资讯和及时推送给他,并鼓励他,在隔离期间要多看书、合理运动、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万珊用不间断的沟通和关爱,帮助小飞做心理疏导,重建心理防线,最终战胜了孤独和恐惧。
3.【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当好学生的“主心骨”——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辅导员宁晓克
一个个新闻片段,一则则通知通告,让宁晓克感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来势汹汹,看到电视里那些按满红手印的请战书,看着那些医护人员告别亲人奔赴前线,他心中心充满力量。他还记得,2003年“非典”期间,正读大二的自己响应南昌大学学工处的号召肩扛喷雾器带领团队为校园消毒的情景。
如今,已是宁晓克在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担任辅导员的第15年。作为负责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务和学生管理的副书记,他要思考如何严格落实上级工作部署,也要落实落细自己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学生的摸底排查、引导和关怀。他所在的艺术与设计学院共有1024名学生,湖北籍学生5人,在疫情期间要全面掌握1024名同学的行程、身体情况、心理情况并找出应对策略。
抓住关键,他第一时间梳理了5个“重要问题”。 宁晓克深知,疫情当前,作为联系学生的辅导员,是关键的“牛鼻子”。为此,他迅速理清了工作思路,包括:1.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辅导员、班主任怎样将上级精神传达到位并落实到每一个学生是首要问题。2.如何掌握所有学生身体基本情况,督促学生们主动学习课程。3.怎样避免学生长时间封闭情况下出现心理问题,如果产生心理问题如何处理。4.怎样对标对表,向先锋模范学习。5.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到防疫战斗中。他在班级中发起“共抗疫情,从我做起”的承诺宣言,组织同学们进行自我承诺,认真做好防控疫情相关工作。面对疫情的紧迫性,他和所带班级的班长团支书进行了多次联系,要求他们担负起班委的职责,协助自己关心关怀每一位同学做好自排查、自我防护,管好自己、监督好家人,对班上湖北咸宁籍同学柯灿多次进行了约百余分钟的通话。考虑到学生长期居家可能产生心理波动,宁晓克积极联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为疏导学生心理做好了准备。为了让学生们充实居家生活,他积极引导学生们通过网络进行学习。
以身示范,他带领学生积极投入到抗疫工作中。疫情发生以来,宁晓克以身示范,冲在最前面。在河北老家,他担任起党员志愿者。考虑到口罩需求不断激增,他紧急联系采购,采购到了200个N95口罩和约400个医用外科口罩,将这批口罩中的一部分捐赠给了社区卫生院和街道办,剩余的将带回南昌发给学生们。他还发动学生和亲友一起向武汉慈善总会等公益组织捐款。学生们在他的影响下,纷纷为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19高职艺术(5)班班长徐芳在老家九江市彭泽县杨梓镇乐观街青峰村参加关卡轮流站岗工作,19高职艺术(8)班万嘉悦在南昌市青云谱区城南佳园小区对进出小区人员进行检查和测量体温,还有同学参加广播宣传等志愿工作。
(三)其他教职员工防控事迹
1.【宜春学院】“我留下来是对270多名留学生负责”——宜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青年共产党员龚梦晨
在宜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有一位被留学生亲切称呼为izzie妈妈的老师,如果要问学生你们的izzie妈妈怎么样,他们会异口同声的回答:"我们怕她,但是我们更爱她"。她就是宜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龚梦晨老师。龚梦晨老师自2015年开始从事留学生管理工作,工作职责涉及到留学生学业管理,活动管理日常生活管理等各个方面。由于她严格要求、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平易近人、乐观开朗的性格让她在学生中获得一个亲切的称号"izzie妈妈"。
在外留学的亲身经历让龚梦晨老师深刻体会到留学生活的艰辛和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辛酸。自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来,龚梦晨老师放心不下两百七十多名在校留学生,她放弃与家人返乡过春节的计划,主动请缨,,担当起春节值班的重任。她说:“大家小家都是家,掌心掌背都是肉,这时候我留下来是对着两百多个孩子负责,是对学校负责。我是一名老师,我更是一名党员这是我应尽的责任。”
近段时间,疫情波及面广。凭着多年的学生管理经验,她意识到要尽快掌握孩子们的动向,哪些在学校,哪些回国,哪些在外地,“每一个都不能漏掉”。她牵头成立了由班主任和学生干部组成的工作小组,建立每日汇报制度,要求精确统计当前在校人数,以及当前在外人数,并要求班主任与每一个在外地的留学生取得联系,做好安抚和解释工作。劝阻在校留学生不再外出,并对每日返校人数做好统计。同时要求工作小组将官方公布的疫情通报、防控知识及时传达给每一位留学生,提高留学生对疫情的认识,同时增强留学生对自我健康的防护能力。
与此同时,她也注意到了在学生群体中漫漫滋生的紧张情绪。
由于语言差异,国情差异,留学生对于网络上传播的信息真假难辨。克服恐慌最有力的武器就是信心。如何将党和国家抵抗疫情的有力措施,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抗击疫情的温暖行动以及每天科研人员取得的新进展等正面信息传递给留学生,稳定留学生情绪,建立留学生对中国的信心,在留学生中培养积极正能量是龚老师最花心思的事情。
每天日常工作后,她摘选国家、省、市主流媒体官方报道以及学习强国等新媒体发布消息,逐条翻译组织,以短信的形式向留学生群体发布宣传党和国家抗击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举措,让留学生更加信任党和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消除恐慌建立信心的同时,龚老师也时刻留意到留学生在生活上的需求。她积极与学校后勤对接,保障留学生在校期间水电食宿的正常供应;及时与校医院取得联系,对从外地旅游返校隔离观察的留学生进行密切观察,确保生命安全;同时通过12306,携程等APP为留学生查询航班、火车的信息,帮助留学生全方位掌握交通运输动态,合理安排回国行程。留学生开玩笑地对她说:“现在你不仅仅是我们的izzie妈妈,还是我们的护士姐姐、水电阿姨、厨师奶奶和交通小秘书。”
1月26日值班时,龚老师出现低烧和轻微腹泻的症状,多日积累的疫情防护知识让她心头一紧。在安排好接下来的工作后,她只身一人来到校医院进行检测,所幸相关几项结果都显示正常,只是普通感冒。检查结束后,戴上口罩她又重返工作岗位,继续为留学生服务。
1月28日据校医院通知,龚老师因工作原因曾与确诊病人有间接接触,需自行隔离观察。为防止可能产生的病毒传播,保护两百多名留学生的生命安全,龚老师自觉地将办公室转移到家中,每日采用网上办公的形式,对非常时期留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她说:“虽然目前我的人不在一线战斗,但是我的心和大家在一起。”家人们看到她休养在家还每天坐在电脑边上,多次劝说,她却“一意孤行”,“总要多唠叨几句,心里才踏实!”
2.【江西财经大学】她为留学生撑起保护伞——江西财经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吕腮菊
疫情当前,正在过年,有位中国母亲回到了肤色各异、来自50多个国家的这些孩子们面前。那一天,她从外地返岗还是正月初三,随后进入值班时间,从此与100多位来华留学生守望相伴。
战疫情亲力亲为,阻击战挺在一线。她为来华留学生撑起了保护伞,她就是江西财经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吕腮菊。
有着近20年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经验的吕腮菊,是除夕日赶回老家过春节的。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个正月里,吕腮菊注定无法安心陪伴在家人身边了。事实上,她确实在家里待不住了。此时,疫情防控阻击战已在江西财经大学打响,100多位来华留学生在学校还好吗?这份牵挂,在她心头一直挥之不去。
“很多留学生平时也不会做饭,所以封闭管理会带来很多实际困难”……学校同事将收集到的来华留学生情况反映,实时发在微信工作群里,更增添了她的一份担忧。
“我得赶紧回去!”正月初二,吕腮菊与家人相商。与其说是与家人商量,不如说她在向家人通报自己的决定。
人在老家,心在学校。主意拿定之后,吕腮菊说走就走。初三,她回到了学校。初四,正式进驻留学生公寓,带班值守。接下来,吕腮菊主动协助学院主要领导抓防控工作计划协调、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等工作,实时“追货”——春节前学院紧急订购的应急防控物资。
老人陪不了了,爱人陪不了了,小孩陪不了了,几乎值班代班期间绝大多数时间,吕腮菊都交给了留学生公寓楼(留学生之家):各项防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留学生进出是否正确佩戴口罩,留学生出入校园、公寓是否体温检测正常,还有相关信息是否及时上报了,等等。所有这些工作,她和其他值班人员一样,都是事必躬亲,亲力亲为。
吕腮菊说:“我与学院其他同志一起,给留学生们讲解防控知识,对情绪急躁的学生逐个进行安慰与心理疏导。”
从起草和审核疫情防控工作涉及到的各类通知、制度、预案和措施,到对留学生的政策宣讲、心理疏导,以及对留学生之家的卫生消毒、食品供应等,她全身心投入,有效组织实施和督查指导。在吕腮菊的积极参与下,最近半个多月来学院共出台工作预案5个、重要通知6个,并制订发布《国际学生疫情防控期间管理办法》,为留学生集中采购食品和果蔬共计6次,确保了来华留学生安全管理与生活保障平稳有序。
妥善处置“急难愁”事,是吕腮菊值班带班时的一项重要工作。有的学生违反规定不戴口罩,她得不厌其烦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做好说服教育工作。
“我们这样做,是为了确保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吕腮菊说。
疫情也牵动着来华留学生父母的心。为消除他们家长的紧张和担心,吕腮菊鼓励各国来华留学生向他们的亲人等讲述道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中国的真实情况,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粉碎令他们亲人焦虑不安的谣言。
“我们这样做,效果还是相当明显的。”说起这项工作,她颇感欣慰。
“老师,有什么需要做的,无论是在南昌还是在武汉,我想和我的同胞一起加入中国人民这场战斗中来,我们很感激中国人民!”来自科特迪瓦博士生Franck主动向吕腮菊请战。
“非常感谢你们,我将把在疫情期间的你们所采取的防控措施及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写成文章,让全世界知道。”另一位博士生Ali告诉吕腮菊说。
于是,吕腮菊又将上述素材整理成文章《心手相牵共战疫疫情无情人有情》,发表在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上,为来华留学生的积极表现点赞,鼓励更多的留学生以各自方式参与到中国战“疫”中来。
“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信心。”回顾正月里的战“疫”感悟,吕腮菊言简意赅。
3.【宜春学院】党员邝自力:头打绷带上阵
2月3日下午,一个头上打着绷带的身影在宜春学院行政楼里穿梭忙碌着,他一手抱着半小时前刚刚收到的防疫物资,一手娴熟地逐个发放,还不忘温馨提示:“这样扳一下旋转按钮就可以喷了。”同事们看了都很感动,纷纷向他竖起大拇指,并劝他休息一会儿再忙。
他叫邝自力,是宜春学院党政办综合科干事、兼职司机。2月3日早上,他送留学生前往高铁站后,在为车辆打扫卫生、消毒时,不慎将额头碰到了中巴车尾厢盖,在没有用麻醉药的情况下,缝了三针、打了破伤风、简单包扎后,他又径直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他说:“流这点血算什么,小伤小痛的不打紧。”
宜春学院寒假留校留学生共有200余名,因为疫情影响,有一些办理好了手续的同学都在分期分批陆续回国中。考虑到出行的安全,学校防控办特地协助国际教育学院,安排学校的中巴为同学们提供接送服务,而这些都是邝自力在做。“非常时期,他尽心尽力为同学们提供帮助,真的很不容易。”
邝自力受伤当天,在办公室忙碌一天后,晚上11:00又马不停蹄到学校接留学生去坐高铁,凌晨以后才回到家。而受伤第二天,2月4日清早,邝自力又开着中巴出现在学校国际交流处留学生楼下,开始了他新一天的工作……据统计,截至目前,邝自力已专程送了十几批次留学生回国,还多次为留学生采购食品和生活用品。2月4日上午,送完当天的第二批留学生后,邝自力才抽空去医院换了药。
邝自力还承担了宜春学院这次所有防控物资的接收、入库、管理。这几天学校都在不断接收物资,邝自力要管理两个仓库。从正月初二至今,邝自力每天都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他的工作也得到了同是学校教工的妻子和11岁女儿的支持。
邝自力2000年6月来到宜春学院,之前曾在安徽当了四年空军后勤兵,表现出色,获得过优秀士兵称号,并于1999年11月在部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4.【江西师大科技学院】奉献,只因一颗感恩的心——许时高的抗疫“进行时”
几天来,许时高可谓忙得像陀螺,但他却乐在其中。
作为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体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自疫情出现后,许时高第一时间成立了体育学院学生疫情日报小组,每日一报送,24小时电话、网络追踪学生实时情况,确保第一时间准确掌握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同时,他还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网络在线学习新型冠状病毒防疫知识,为学生进行网络心理疏导,引导学生理性认识、科学防控疫情。
在家办公期间,他积极组织体育学院党员老师通过学习强国视频会议功能召开党员大会,让各位党员老师针对疫情防控提出自己认识和意见建议,并部署下一步疫情防控计划。
他时刻关注着国家疫情防控进展情况,与同为共产党员的妻子先后向江西省红十字基金会和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捐赠款项800元,并动员学生党员和班级干部向江西省红十字基金会捐赠款项,目前累计捐赠5130.61元。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听闻社区发出招募志愿者的口号,他第一时间主动请缨,积极加入到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主要负责在疫情防控劝返点执勤,测量进入小区居民的体温、劝返外来人员进入小区、向居民普及疫情防控知识以及防控措施。每天的执勤时间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连续12小时的工作,当他摘下口罩时,脸上已是深深的口罩印痕。
受疫情影响,不少重症患者正在急等着血救命,江西省血液中心启动了“红色预警”采供血应急预案,血库告急。许时高又第一时间进行了无偿献血,并且号召身体健康的学生以及亲朋好友一起参加到无偿献血活动中。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政府帮助了我,让居无定所的我成功申购到了经济适用房,从此拥有了一个温馨的家!没有国家就没有我的小家,现在国家出现危难,作为共产党员,我更应该第一时间站出来,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帮助人民群众,回报社会!”许时高说。
5.【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周敏:“小个子妈妈”有大能量
1月的最后一天,在黄金大桥进蓉江新区方向,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所负责体温检测的路口,一个身材娇小大眼睛姑娘正在为来往乘客测量体温,检测身体状况。她就是该院药学系中药专业党员教师周敏。
在同事朋友的眼里,她娇小坚韧、勤奋敬业;在学生们的心里,她温柔可爱,平易近人。在5岁儿子邹周心里,他的“小个子”妈妈是个大英雄,有着大大的能量。
“我自愿奋战在抵抗疫情的第一线,坚决响应号召,随时待命!”得知学院在组建抗击新型肺炎后备队时,周敏第一时间报了名。
1月30日24:00到次日6:00,是周敏需要值守的第一个晚上。值班前,周敏把教学工作完成妥当后,又逐一打电话给自己班上在药店轮岗的实习生,叮嘱他们做好防护措施,准备儿子第二天的所需物品,照顾好年迈的老人。做完这一切,多年的腰痛、腰肌劳损让她没办法直立,家人很是担心,她安慰着:“没事,以后养养就好,这时候我的兄弟姐妹都在一线守护,我这点病痛根本不算什么。”
5岁的儿子对于没有妈妈的夜晚很不习惯,哭着喊着不准妈妈离开。周敏抱起儿子,擦干他的泪水,说:“这座城市里有一群喜欢搞破坏的小怪兽,叫做新型冠状病毒,妈妈要出去和这些病毒战斗,妈妈要打败他们,守护城市的安全!”儿子委屈的小嘴撇了几下,认真地说:“妈妈是大英雄!妈妈您放心去吧,邹周不哭!”
看着眼前很久没有陪伴的孩子,周敏鼻子泛酸,仰起头,洗净手,戴口罩,走出了家门。她坚决不让爱人送,只留下一句“我小心,你放心”。
“我是妈妈,是教师,是医务人员,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我爱家人、爱学院、爱学生,也爱这座城市。在群众最需要我们的时候,一定要冲在第一线,用最大的力量保护大家的安全。”周敏说。
6.【南昌工程学院】辗转千里返校护生——南昌工程学院学生管理科科长邹岚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南昌工程学院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不畏艰辛,始终坚守在防控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邹岚是南昌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处学生管理科科长,也是一名普通党员。1月24日,江西省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在接到学校任务后,邹岚就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着手整理各种材料。正是这段时间,她的小儿子患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连续五天没有好好吃上一顿饭。抱着一下子瘦了5斤的儿子,邹岚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今年春节,邹岚本来与家人在千里之外休假。面对处于扩散阶段,来势汹汹的疫情,她毅然决定把病中的孩子留给家人,独自一人返回学校,回到防疫斗争一线。1月29日晚上11点,邹岚启程了。临走时,病中的孩子哭着喊:“妈妈,可不可以不要走?”
这时的邹岚只顾着返回战场,却忘了自己连一副口罩都没有拿。在赶往当地机场的路上,远在百公里外的学生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提出要给她送口罩。尽管不想麻烦学生,经过再三推辞,学生还是在家人的陪同下开车把口罩亲手送给了她。“上学时,都是老师您保护我们,这一次希望学生也能保护您!”学生把口罩递给老师,也把广大学子的心声传递给即将走上战场的战士。为了他人和自身的安全,邹岚接过口罩,怀揣着师者对学生负责的初心和使命,踏上了返校之旅。
回南昌没有直飞的机票,她就从深圳转南昌。当飞机凌晨一点多降落在深圳宝安机场,等待转机期间,邹岚又拿出电脑开始进入工作状态。凌晨两三点的T3航站楼冷清孤寂,却因为一名师者的爱而洋溢出无限的温情。
次日早上八点,飞机抵达南昌。邹岚没有回家,而是带着行李第一时间直奔学校报到。同事诧异地问道:“你怎么回来了?”她回答:“非常时期,我必须赶回来和大家并肩战斗,保护学生的安全也是我的本职工作!”
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邹岚在处领导的带领下,与同事们日以继夜地加班加点,为了就是确保学校疫情防控信息及时传递给每位南工学子,确保所有上报的疫情数据准确无误。在她看来,任何工作必须做到“零误差”。
奋战的日子里,邹岚随时将手机放在身边接收、发布信息,因为她害怕自己会错过疫情的最新消息。下午两点钟的办公室里,当大多数人都在家里休息时,邹岚顾不上吃午饭,连喝水的功夫都不想耽误,手指一直敲打着键盘修改材料,直到忙完才泡一桶方便面应付了事。家人打来电话问候,她只说一句“有什么事吗?我还有工作,没事就先挂啦!”随后,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7.【南昌工程学院】焚膏继晷,班主任赵冬梅的“云办公”素描
不管前方后方,是党员就要战斗。凌晨两点,接收完同事发来的最后一份材料,又浏览一遍班级群消息,确保没有任何异常,赵冬梅关上了手机和电脑,有些疲惫地闭上了双眼。桌上的氧氟沙星眼药水已经用了一半,她眼睛里的红血丝却不减反增。连续多天不分昼夜地高强度工作,赵冬梅的眼睛已经严重疲劳,但在疫情防控的紧急关头,她没有时间去医院,只能在工作之余用眼药水稍微缓解一下酸痛。
赵冬梅是南昌工程学院彭桥校区管委会办公室秘书,共产党员,同时也是19级工程机械3个班的班主任。
今年冬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除夕当天,江西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大年初一,赵冬梅收到学校通知:所有和疫情防控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于大年初五返校开会。那时的她正在吉安,刚给婆婆过完八十大寿,这个假期本来打算在家多陪陪老人和孩子,却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计划。
这已经不是赵冬梅第一次为工作牺牲假期了。2018年学校彭桥校区恢复办学、2019年彭桥校区店面回收,两项工作都安排在暑假,她因为工作需要留守南昌。今年寒假,又是如此。
接到工作通知时,赵冬梅考虑到孩子还小不便奔波,老人年岁已高需要人陪伴照顾,便打算让爱人和孩子留在吉安,独自回南昌。赵冬梅的爱人也是学校老师,他当机立断、二话没说就带着孩子一起回南昌。
撰写疫情防控工作总结、准备部门应急预案和防控方案、及时澄清不实信息,同时还要密切关注3个班级学生的身体状况等……这些工作看起来没有什么难度,但由于时间紧迫,一般前一天晚上接到的任务需要在第二天中午1点前完成,所以工作起来非常紧张。凌晨两三点睡觉,早起后又马上争分夺秒地报送数据成为她的工作常态。赵冬梅从不把熬夜当回事儿,她说:“不止是我一个人,战线上的很多同志都是如此。我们经常凌晨1点多还在沟通工作,非常时期大家都很辛苦。”
尽管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家里“云办公”,但因为疫情防控工作任务重,赵冬梅时常连抱一抱孩子的时间都没有。她的两个孩子,一个七岁、一个才两岁半。小儿子难以忍受母亲长时间的“忽视”,便跑到母亲跟前撒娇:“妈妈,能不能不要工作了?你陪陪我好不好?”看到孩子小小的身影,作为母亲的赵冬梅心生不忍,但是防疫工作面前她不能犹豫,只能摸摸孩子的头说:“等一下,宝宝乖,妈妈现在有紧急的工作要做,等工作结束了就陪你。”
事实上,在工作结束之后,赵冬梅也很难有时间陪伴孩子。防疫工作需要准备的材料冗杂,需要联系的相关人员也多,她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新消息时不时地弹出。因为害怕错过重要消息,她连上厕所都随身带着手机。赵冬梅的爱人把一切看在眼里,担心妻子的身体吃不消,时常劝她:“快休息一下,放松放松。”眼睛实在吃不消时,她便由爱人帮忙守着手机,盯着信息。
需要及时报送的疫情防控表格、撰写疫情防控工作总结材料、143名武警专业学生信息排查工作让赵冬梅身心俱疲。有时,她很想歇一歇,可是一想到前线是与病毒零距离搏斗的医护人员,身后是一万多个需要被保护的南工师生,她顿时又充满了斗志。她知道,只有把疫情防控的每一步工作都做到位,才能保持南工“零感染”的记录。“我希望大家能够携手并肩战胜疫魔。”这是她对未来的期待。
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的一线高高飘扬,在党旗下面,是千千万万个华夏儿女无所畏惧的强大阵容,赵冬梅便是大后方的普通一员。她虽然没有和病毒直接接触,但却在竭尽全力为疫情防控贡献着力量。
8.【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范春香:不让我去前线,我就在后方!
两个儿子,大的3岁,小的10个月,公公和爷爷近期都因病住院。但面对疫情防控工作,她从不推诿和拖沓她,甚至家人生病住院的事,她从不对人声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党员同志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范春香就是其中一员。她是2019年12月新入党的党员。学院组建疫情防控后备军倡议发起后,范春香很想冲到一线,可由于非医学专业的限制,只能留在后方,默默的做好后勤工作,为抗击疫情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范春香同志的两个儿子,正是需要人陪伴的年纪。大儿子拿着玩具,眼巴巴地望着她:“妈妈,你能和我玩一会儿吗?”她耐心地教导孩子:“妈妈现在有重要的工作需要完成,宝宝稍等等,妈妈完成工作后陪你玩。”小儿子在牙牙学语,不满意的时候会哭闹,她会在安抚好孩子后,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期间学校在岗实习生的统计、在校生假期疫情防控数据整理等工作中,坚持保质保量完成系部防疫排查工作。她说:“我个人小家的后勤,家人们会做好保障,学院系部的抗击疫情工作的后勤,我必须站在第一线。作为一名预备党员,这点觉悟都没有,怎对得起家人、同事和党组织对我的信任呢?”“不让我去前线,我就在后方!”虽在后方,她用自己的行动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四)驻村人员防控事迹
1.【江西中医药大学】关键时刻显担当,中医战“疫”有作为——江西中医药大学驻村扶贫工作队战“疫”侧记
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新春的节奏。江西中医药大学驻村帮扶工作队主动放弃休假,提前返岗,积极工作,并充分发挥中医药专业优势,科学战“疫”,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份来自学校的嘱托
“关键时刻,我们要回去,回到脱贫战疫的一线和大家共克难关,共同抗‘疫’。”这是扶贫工作队的一致声音。除夕夜,扶贫工作队就与村支“两委”通过电话了解中院村防疫准备情况。而这时,学校领导也打来电话询问定点帮扶村的疫情防控情况,要求工作队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现在的工作重心,冲锋在前、下沉一线,帮助中院村解决实际问题,并叮嘱一定要全力保障中院村村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工作队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帮扶村刚刚脱贫,各项事业正在走向正轨,如果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到村子的发展,那可怎么行,怎么对得起学校的嘱托和村民的期盼呀。想到这里,工作队决定火速回村。
回村前,工作队按照《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发布的中医预防“玉屏风散加味”方筹备中药材。几天后,《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二版)》发布,在中医药预防中增加了“代茶饮方”和“热敏灸预防方法”,工作队又第一时间筹办“代茶饮方”和灸条。由于中药材需求量较大,预防新冠肺炎使用的几味药材很多药店存货不足,难于买全。工作队坚持不懈几乎跑遍了南昌附近的所有药店,并请求学校的支持和帮助,终于配备齐整了足够数量的中药材。
一系列耐心的劝导
由于先期镇、村两级干部的扎实工作,上级的部署得到了有力的落实推进。工作队的到来,更是加强阻击战的力量。工作队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开展防疫宣传摸排工作,从每天的日常卫生清理到劝返(不串门)、取消集体活动,到返乡村民的摸排,每个环节都切实做好工作,不留死角。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院村春节期间共有6户村民取消了预定的婚宴、满月酒,有效降低了疫情传播风险。
一份特殊的“爱心”礼物
在宣传劝导的同时,工作队把准备好的预防新冠肺炎的中药材作为特殊的“新年健康礼包”送给东桥镇政府及中院村。面对疫情,镇、村两级政府加班加点、日以继夜的战斗在抗“疫”的第一线,为了保障他们的健康,工作队把100剂“玉屏风散”和80剂“代茶饮方”送给东桥镇政府;把100剂“玉屏风散”和80剂“代茶饮方”送给中院村;并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隔离的村民“配伍”了一份特殊的“爱心小礼包(玉屏风散药剂、预防肺炎代茶饮方、热敏灸艾条)”。指导村医代煎中药给日夜执勤值班的工作人员服用,以增强提高抵抗力。一系列举措,不仅从身体上增强了大家抵御疫情的力量,而且凝聚起了大家战胜疫情的强大信心。
一根神奇的艾条
去年,为了提高村民的健康水平,防止村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扶贫工作队依托学校成熟的热敏灸技术,在村里连续举办了多期热敏灸技术培训班,成功帮助许多村民减轻了病痛,减少了医疗支出。疫情当前,扶贫工作队引导村民们按照《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二版)》中,“热敏灸”预防新冠肺炎的“艾熏、艾灸、足浴”等方法,在家里做预防。“热敏灸”已成为中院村民防病治病的好帮手。
一声声感人的请缨
勇敢地站出来,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共产员的使命和担当!面对疫情,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带领广大党员村民全力投入,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始终站在最前列。按照上级防控部署要求,需要大量的执勤值班人员,工作队率先动员党员报名参与,“动员令”一下,“算我一个”“我来一个”“听从安排”……,贾相建、贾利萍、贾太萍等党员坚定的声音应声而出,主动请缨。疫情无情人有情,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村民的积极响应,共同汇聚成抵御疫情、共渡难关的强大力量。
2.【东华理工大学】第一书记迎“疫”而上——东华理工大学驻村干部在行动
1月24日,春节假期到了,为帮村民脱贫而忙碌了一整年的东华理工大学驻崇仁县航埠镇徐家村第一书记吴小龙,终于可以放假回家与家人过一个喜庆祥和的春节了。可没想到,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打破了欢乐的春节气氛,让吴小龙的身影又出现在崇仁县航埠镇徐家村的疫情防控现场。
一回村,吴小龙带领驻村工作队在与村干部了解、商讨疫情防控工作后,立即投身到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工作第一线:防疫宣传、入户排查、值班设卡、环境消杀……一系列防控工作规范严谨地铺展开来。
“全村有8个自然村、11个村小组,共1498户5711口人”,下乡扶贫一年多的吴小龙对村里情况了如指掌,“大多数村民在外务工,春节前集中返乡,给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增加了困难。”
面对困难,吴小龙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带着村干部对全村外省返乡人员进行走访登记,同时还不忘拖着音响、拿着防疫“小传单”挨家挨户宣传。“老乡,为了有效防控疫情,千万不要走亲访友,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出门要戴好口罩,勤洗手,室内多通风啊!”每到一户,吴小龙就要不厌其烦地重复一遍。同时,镇里的宣传车、村里的喇叭、微信群不间断播放推送防疫信息,防疫的横幅和宣传海报也及时悬挂、张贴在村里的显眼位置。“目的就是让父老乡亲随时随地了解疫情的危害和严重性,让疫情防控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吴小龙说道。
为了更好切断疫情传播途径,徐家村决定实行封村封路,叫停村里的红白喜事和亲友聚会。吴小龙一大早就忙开了,他有条不紊地指导帮助各包片村干部张贴好相关宣传标语和温馨提示语,对已进村的外来人员耐心劝返。
面对村干部们的这些“非常”举措,起初许多村民并不买账,“乡下这么偏,肺炎传不了这么远,搞这些东西干什么?”“就你们事多,出门也要管!”“还有大过年不让串门的?” 面对扑面而来的冷言冷语,吴小龙不为所动,磨着嘴皮摆事实、讲道理,一定要人群散去、各自回家才肯罢休。直到隔壁村出现四例确诊病例,村民们意识到吴小龙的“硬核”防控举措的必要,村民从起初的不理解也渐渐变为主动配合。截至2月7日,村里没有出现一例疑似病人和确诊病例。
忙完了入户走访、巡查值守等常规工作,吴小龙还不忘拿起电话拨给村里的贫困户。这是他给自己安排的定期任务——对贫困户做好慰问和宣传工作,有困难和需求详细记录并马上解决。他说,“村里还有24户贫困户,他们中有的人身体不好,防疫能力较弱。疫情当前容易产生恐慌情绪,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坚定防疫信心。抗击疫情和脱贫攻坚一样都不能少,越是关键时刻,越要进行特殊关怀,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高强度的防疫工作下,晚吃饭甚至忘吃饭成了常态。以往吴小龙会在村小学里搭伙吃饭,但疫情当前,他已经连续好几顿吃方便面凑合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驻村干部,疫情来临,我必须冲上一线,带领村干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3.【上饶师范学院】驻村战疫党旗红——上饶师范学院扶贫队泸口村抗疫纪实
德兴市昄大乡泸口村,是上饶师范学院省级定点帮扶村。近年来,在上饶师范学院定点帮扶下,泸口村不仅摘掉了“十三五”贫困村的帽子,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2020年的春节,对于泸口村来说,本应更加祥和。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却把新年的喜庆氛围藏了起来。在疫情面前,上饶师范学院扶贫工作队的队员们,义无反顾投入到疫情阻击战当中。
1月30日,昄大乡党委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的通知要求,成立了昄大乡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G351赣浙省际检测站临时党支部,上饶师范学院驻泸口村第一书记程弛、队员饶波是临时党支部成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31日,接到通知后的程弛、饶波分别从信州区、抚州市家中,第一时间驱车赶到了赣浙交界处小关的检测站上岗值勤。
交警查验、防疫宣传、体温检测、信息登记、分类处置……程弛、饶波与乡卫生院、派出所、德兴市交警队,德兴市公路局等其他人员一道,严格按照“五步工作法”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严密防控。按照规定,检测站工作人员实行24小时三班倒工作制。但在泸口村人手紧缺的情况下,两人主动要求24小时两人倒班。
大山里的检测站,晚上温度能低到零下1~2度,车窗上都能结一层厚厚的冰,就是在这冰冷的黑夜中,他们累了和衣而卧,饿了就泡面充饥。“这点累你不算什么!不能让疫情毁了村民脱贫的幸福感!”
值班之余,程弛和饶波分别投入到泸口9个自然村的疫情防治防控宣传工作中。居住偏远、一家四口的程宝生家,独居老人付大胞家……剩下的几家贫困户,他们特别关心。在贫困户家里,他们反复讲解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积极宣介个人防护知识。“向老百姓宣传疫情知识,一定要有耐心,让他们从内心感觉到疫情危害的严重性和个人防护的必要性。”
从监测站撤离后,程弛、饶波又开始了新的任务,入户指导居家观察人员下载安装和使用“饶城疫安”(APP)。 “法定节假日已经结束,有一些村民要返程务工,抗击疫情也到了关键节点。在疫情面前,我们驻村干部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职责担当”,程弛如是说。
4.【豫章师范学院】 “我是第一书记,我不带头怎么行?”——豫章师范学院驻村第一书记黄志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豫章师范学院驻村第一书记黄志云立即顾不上春节与家人团聚,立即赶赴赣县五云镇大岭村,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我是第一书记,我不带头怎么行?”怀着这样朴素的念头,黄志云带领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成员,就疫情防控部署、政策宣讲、科学救治等工作召开多次会议,做到及时传达省、市区疫情防控政策,及时上报村疫情防控情况,实行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中,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排查、宣传,马不停蹄。
大岭村在所有进村入口设置24小时监测点,黄志云和村两委轮岗对进出村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健康登记、出入登记,做到严防死守,切断疫情输入的途径。同时,对外地返乡人员特别是武汉返乡人员,落实属地责任,强化基层排查,确保不出任何疏漏。
黄志云还与村干部、乡村医生每天早晚两次到返村人员家中测量体温,进行建档签字,并积极与乡村医生沟通疫情防控相关情况,贯彻落实上级疫情防控指导要求,实时掌握村民的健康状况,确保每户、每人全部管控,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无遗漏。截至目前,大岭村全村人员无一出现发烧症状。
“只有从根本上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才能引导群众自觉参与防疫工作。”村疫情防控组以“感染冠状病毒后会有什么症状”“如何进行防护”等为重点内容,利用村广播、张贴公告、微信等方式进行统一宣传,帮助群众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恐慌。
同时,黄志云还带领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成员,挨家挨户对村民做入户宣讲,教育引导村民不走亲戚、不聚餐、不聚会,取消一切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并耐心告知村民注意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确需外出时要佩戴口罩。特别是告知村民不捕猎、滥杀、加工、贩卖野生动物,注意家禽规范饲养。
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中,黄志云始终以坚定温和的态度开展工作,使村民理解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性的同时,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在脱贫攻坚战中,有他们的身影;在疫情防控战中,他们同样没有缺席,他们带领群众团结奋战、精准防控,联防联控,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正能量,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秩序稳定。
5.【江西农业大学】一群特殊的大学生——江西农大“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生党员奋战农村防疫第一线
面对重大疫情,江西农大有这样一批特殊的继续教育成人学生,在病毒面前毫不退缩,迎难而上,他们是学生,是党员,是干部,是群众,更是战士。他们都有一个响当当的身份——江西农大“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
“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是省政府实施的一项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工程,招收学员全部来自农村基层在职村干部及与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相关的农村人员,旨在为“三农”培养扎根农村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农村人才队伍。工程在江西农大实施8年来,累计招收培养学员17506人。他们扎根在农村生产、管理一线,成为江西农村基层组织的顶梁柱、现代农业的引领者、群众致富的新希望,为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农村基层党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石。疫情期间,他们坚守岗位,持续奋战在农村最基层防控一线,牢记振兴乡村的初心和使命、践行新时代乡村大学生的责任担当,为乡村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温书记的小铜锣和大嗓门
人物:温斯林,2018级公共事业管理4班学员,上高县镇渡乡井头村村支书。
“铛铛铛,不出门、不聚会、不拜年,戴口罩、勤洗手、过平安年……”近日,在镇渡乡井头村总能听到村书记温斯林那熟悉的铜锣声和大嗓门。自接到乡党委防控疫情指令后,他立即行动,贴告示、贴宣传语、封村封路。但部分村民对疫情认知度不够,仍我行我素,该串门的串门。正大家愁眉不展之际,他提出,农村防疫也有农村防疫的“三十六计”,春节返乡人员多,家乡话更有亲切感,且老年人多,老式方法更容易被接受。为使得疫情防控的声音传到每一户人心中,从初一开始,他的脚步声、铜锣声就在5个自然村198户614人心中回荡。通过走家串户,摸排出94个务工返乡人员,其中4个武汉返乡人员,重点对他们采取“一盯一守”。有老表笑道:“温书记的铜锣声和大嗓门成为了我们井头村的特色年味。”
“领导,我可以!让我来!
人物:江卫章,2019级动物医学班学员,婺源县江湾镇政府党员干部。
“领导,我可以!让我来!”2月2日上午,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陶某某家中饲养的家禽和猪需要处理的情况,江卫章第一时间用嘹亮而坚定的声音喊出了“我可以!让我来!”江卫章一下冲进猪圈,用拖钩钩住其中一只,一直往外拖,猪约莫有一百三十四斤。可刚绑好的猪脚,准备抬起时就散了,怕猪会就此逃脱,江卫章立马整个身体压住了猪,来回绑了三次,终于绑好了一只并抬上了车,等两只猪全绑上车,江卫章已经汗流浃背。“我来抓鸡,你提着袋子。”说着,江卫章又毫不犹豫走进了鸡栏。经过了3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将猪和家禽捆好装上车。然而,距离填埋点还有200米时,车子进不去了,江卫章二话不说便扛起猪,穿过狭小的田埂,往填埋点走去。随后,江卫章又引导防疫站工作人员对村内其他需要消毒位置进行仔细消毒。他说:“是党员就应冲在前,疫情形势还很严峻,后面的工作我还会更努力的,我相信在镇党委、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打赢疫情攻坚战!”他是这么说的,他也是这么做的!
防疫父子兵
人物:邬忠文,2018级电子商务班学员,奉新县璪都镇黄浦村党员干部。
每天,在奉新县璪都镇各个村组都能看到一辆黑色现代车的身影,就是璪都镇防疫巡回宣传车,而开车的便是已经59岁的临近退休的党员干部邬明淼,从每天早上7:00开始,宣传车便在全镇5个行政村,1个社区,86个村民小组,开始巡回宣传,宣传车每天需行径200多公里,只为让最新的防疫政策宣传到户。而在璪都镇黄浦村,邬明淼的儿子邬忠文也在防疫一线上,作为村里的党员干部,邬忠文从大年三十便开始走村入户,上门宣传防疫工作,而他自己还有两个孩子,大的10岁、小的7岁,也是需要父亲陪伴的时候,但也只能委托妻子独自照顾。父子俩的年夜饭也只是匆忙相聚,常常一早邬明淼就去开车宣传,晚上回来的时候,儿子邬忠文又在防疫体温测量点上开展防疫工作。父子兵成为了璪都镇亮丽的风景线。
坚守岗位传温情
人物:丁雪群,2018级公共事业管理3班学员,湖北省高速公路局梅州管理所收费管理员。
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丁雪群主动放弃春节休假,毅然选择留下坚守岗位。她对准备接她回家的丈夫说:“我是中共党员,我必须作为一面旗帜带领大家共同抗击疫情,这种特殊时期,我绝不能离开。”她说服丈夫留下当自己的帮手,为管理所后勤工作贡献一份力。在后勤物资缺乏时,他们全家一起协助管理所多方奔走,最终备足全所后勤生活保障物资和全所防疫物品。
大喇叭喊话的村干部
人物:谢启亮,2016级公共事务管理4班学员,万载县白水乡老山村村支部书记。
“各位父老乡亲,新年快乐,春节期间请大家不要走亲访友,尽量待在家中,出门记得佩戴口罩。”万载县白水乡老山村广播中响着村党支部书记谢启亮浓浓的客家口音。连日来,谢启亮每天带领党员和村干部利用喇叭、敲锣、上户宣传等方式提高群众防控意识,劝导村民推迟喜事酒宴、少出门、戴口罩、不走亲访友、做好个人防护。全村的每个角落都有他们疫情防控的声音。除做好村里的工作外,谢启亮和几个村书记还主动请缨,加入乡主干道上梅新监测点晚上的值班工作,始终冲在抗疫阻击战的最前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老山村是我们白水乡的东大门,与浏阳市张坊镇和赤兴乡交界,作为一名村支部书记,战斗在防控一线责无旁贷,只要能让群众安心,我们苦点累点没关系。”谢启亮说道。
一个退伍老兵的冲锋
人物:邓文龙,2019级现代农业技术3班学员,鄱阳县鄱阳镇邓家村村支书。
邓文龙从大年初二开始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第一时间摸排出武汉返乡人员5名,耐心劝阴6家带有麻将桌的小卖部全部暂停营业、全村20户村民停办了各类红白宴席。虽然每天都很累,但是一想到村内没有出现确诊病例,邓文龙觉得很欣慰,自己的工作并没有白做,他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伍老兵,当组织需要我时,我必冲锋在前!”
一往无前的抗疫战士
人物:贺松根,2019级现代农业技术3班学员,莲花县路口镇下垅村村主任。
1月22日,在收到县镇两级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的通知后,贺松根立马上门摸排全村所有年末外出返乡人员,并反馈给镇卫健办和镇卫生院。耐心劝说与病毒确诊者接触者去监控点隔离并每天关注隔离者及其家属的生理、心理状况。同时以自身作表率,告诫村民做好疫情防护措施。他走遍村里大街小巷,自行录音用广告喇叭在全村进行疫情防控宣传。亲自上门给武汉返乡人员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和分发近百份防疫传单,并陪同村医对重点人员测量体温等,同时还组织了村内党员和老村干部、村组长,在各个入村路口严防死守,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他说:“作为广大党员干部中的一员,我只是尽到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坚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就一定能打赢这场防“疫”战。”……
这些面孔只是数不清的、令人感动中的千万分之一,还有更多的江农人毅然选择,走进这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五)安民助学,助力稳定鼓劲类事迹
1.【南昌大学】南昌大学“心健康”抗疫青年突击队用“心”战“疫”
抗疫期间,南昌大学校团委依托学校专业师资优势,联合公共管理学院心理系迅速组建了南昌大学“心健康”抗疫青年突击队,在第一附属医院与第二附属医院已开展的工作的基础上协助其进行线上援助,为学校附属医院的抗疫医务人员及武汉市汉阳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疏导及心理危机干预,帮助他们舒缓压力、坚定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医社联动安心计划”
“2月11日是我做社工志愿者在线上支持武汉社区居民的第九天,也是我父亲作为江西省驰援武汉医疗队第一支队队长带队前往一线的第十六天。当初看着父亲逆行的背影,心中是担心也是骄傲,我总想着:我是不是也能为武汉的一线做一些什么呢?”南昌大学二附院“安心计划”的志愿者祝越在志愿者日记中这样写道。
从2月1日起,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武汉市汉阳区推行了“抗新型冠状病毒”线上支持计划——“医社联动安心计划”。以1名医务志愿者、1名心理咨询志愿者、1名社工志愿者和3名助理志愿者共6名志愿者为标准的服务配置,入驻汉阳区各社区网格微信群,全天12小时为社区居民提供线上服务。
截至目前,专业志愿者已经为7个网格的1415位汉阳区居民提供了超2000工时的服务。通过居民健康问题线上解答、网络专业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让居民们正确地认识疫情,增强自我防病意识和社会信心,并有效地帮助居民们解决了许多生活难题。
“抗新型冠状病毒”线上支持计划已在整个江西省内招募了1600多名专业志愿者,将同步与汉阳区多个社区深入对接进驻,多元、可持续地为武汉汉阳区社区居民提供疫情期间的线上服务。目前志愿者招募还在持续进行中。
“心健康”抗疫青年突击队
温暖之心,暴风行动。南昌大学“心健康”抗疫青年突击队工作得到了公共管理学院心理系全体老师的大力支持,在组建突击队的一天时间内,心理学系主任李力教授、心理学系副主任欧璠老师、杨琳副教授、肖三蓉副教授、刘灵老师,贺晓玲老师和孙红日老师等7名专业教师和126名相关专业学生参与到此次行动中来,为更多人提供有效帮助。
年轻血液的流动,年轻生命的加盟,让我们听到屏幕背后的暖心交流。他们以文字作鼓舞之器,撰写和分享了一篇篇应对疫情的推文,传递了正能量。
在非常时期,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开通了“线上门诊”进行免费义诊,与人方便,传递温暖。
南昌大学青年突击队协助第一附属医院组建在昌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和驰援武汉医疗队微信群,在线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助医务人员提高自我纾解能力。同时开通心理援助热线,为医务人员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在突击队行动中,第一附属医院团委还为医护人员准备了减压神器,用物理治疗的方法实现减压,助力心理疏导行动的进行。
为了让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能够更加安心地工作,校青年突击队联合第二附属医院团委还将开展针对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家属的心理健康辅导服务,建立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家属心理疏导工作微信群,制定相关援助方案,为疫情路上的最美逆行者们提供后方保障。
2.【江西师大】江西师大牵头开展全省教育系统抗疫心理援助系列活动
自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高校进一步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面向广大高校师生和人民群众开展疫情相关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以来,江西师大迅速发挥学科优势,在几条心理治“疫”线上开辟“战场”,广泛开展疫情心理援助和心理疏导。
第一条是由江西师大心理教育中心牵头,协助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组建全省高校心理咨询专家队伍,开通针对疫情的网络心理辅导服务。师大的心理援助队伍最为庞大,包括中心教师、心理联络员、心理志愿者共22人。每日6时至24时的网络热线公布后,心理咨询预约人数爆棚,截至2月6日,共有43968名咨询对象进行预约。
第二条是省外办联合江西师大心理学院开展的心理辅导网络公益服务,服务对象为上万名在赣留学和工作的外籍人士,重点是消除外籍人员的恐慌情绪,帮助他们以理性平和心态应对。
第三条是师大心理学院、心理教育中心、省心理学会、省社会心理学会联合组建专业心理咨询团队,为全体师生及广大市民提供公益网络心理辅导服务。
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网络心理援助则是间隔百里、跨越千里甚至穿越万里的“心灵对话”。远在美国访学的心理学院党员教师夫妇熊红星、张璟,听说了学校的心理援助行动,克服时差,积极“参战”。心理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胡笑羽,9月份刚做了脑部手术,还在康复期,疫情来袭,她不分昼夜,带领信息组分诊经常忙到凌晨。服务团队的教师党员王钰鑫更是发挥科研优势,在人民网理论频道发表《坚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一文,鼓励大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时,江西师大的这些“心灵捕手”,即刻成为对包括湖北市民、一线医护人员、隔离人员、新型肺炎疑似人员等全国各地的民众,进行“心理包扎”最忙碌的人。
3.【江西师大】王敬群,心理健康的守护者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教育中心副主任王敬群,面对疫情,她心系学生,敏感地意识到开展心理援助的必要性,毅然放弃休息时间,积极投身抗疫心理援助。当各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后,她紧急联系本校心理教育中心教师,组建了22人的心理咨询团队,面向全校学生开通疫情心理热线电话和网络心理援助服务。至今,该校心理咨询队伍已为处于疫情应激状态的41名学生进行了及时干预,给他们惶恐的内心带来了宽慰和平静。
作为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敬群还积极承担了省教育厅面向社会心理援助服务的协调联络工作。期间,她还加班加点,与工作人员对近2万多位预约者进行一一甄别,协调87名心理咨询师为重点人群提供一对一跟踪服务,直至完全化解问题,确保了省教育厅的网络心理援助服务工作的顺畅。
疫情发生以来,王敬群主动报名加入中国心理学会、江西省心理卫生协会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一线心理咨询辅导。在她的温暖的关怀、娴熟的咨询技能引导下,为身处武汉的学生缓解了焦虑恐慌情绪。同时,王敬群还牺牲休息时间,主动提出为在心理援助过程中出现替代性创伤的心理咨询师提供专业支持和心理抚慰,引导他们完成心理修复,让他们更有能量进行心理援助。央视新闻频道、江西卫视、江西日报等主流媒体对她进行了采访。
4.【大中小学】弹奏“全省同上一堂课”的优美旋律
“2月10日起,江西统一安排中小学生在线上课”;“开展好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育教学工作,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在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
如何将最优质的师资力量用在线上教学?如何为全省中小学生呈现线上精品课程?连日来,省教育厅精心选师——从全省选拔省级特级教师、省市级学科带头人、设区市以上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等共计362名优秀教师,担纲相关学科线上授课;精心备课——虽然无法现场“零距离”交流,但每一堂线上课程都在网络里集体备课“面对面”碰撞,同时由省市教研部门指导审核,确保每一堂课都成为线上精品课。力量凝聚,智慧集聚,一堂堂精品课不断出炉。而在这些精品课出炉的背后,则有着一张又一张熟悉的面孔,以及面孔背后的动人故事。
故事一:“哺乳妈妈”的上千个电话
作为南昌县洪州汇仁学校小学三年级的语文、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虽然只有32岁,但涂莎莎是见过“场面”的。她曾在南昌市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竞赛中夺冠,也曾被表彰为南昌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但是,这次成为全省中小学线上教学课程教师,她却感到了无比的压力。
自己的孩子尚在哺乳期,录课任务时间紧、要求高。“能参加这次任务是作为教师的光荣,我没有理由退缩。”涂莎莎一边抱着孩子,一边埋头备课。
手头上还没有四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师用书,涂莎莎就和省、市、县教研员们一起钻研教材,理解编者意图,结合四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构思大的学科板块、环节,小到一句话、一个词怎么说,日复一日,团队成员反复琢磨、精雕细琢。
课程录制完毕后,涂莎莎查看了自己的手机通讯录,吓了一大跳。短短两三天时间,她与指导她的教研员们就有几百条通讯记录,通话时长超过了1000分钟。“特殊时期,很多录课时需要用的东西都没有,但只要我一个电话,教研员们,还有我的同事,都是二话不说,为我提供各种帮助。”说着话时,涂莎莎的儿子仿佛懂得了妈妈的话,呵呵地说了起来,仿佛在传递着她对母亲的祝福和所有付出心血劳动的教师们的感恩。
故事二:“挑战第一次”里的冷与热
接连的阴雨天气,南昌有点冷,但南师附小玉泉岛校区一年级老师吁丹的心头却是热乎乎的。
也就在这些日子里,吁丹接受了14年教师生涯以来的“挑战第一次”——担任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线上课程《挑战第一次》的录制。
面对镜头,一切都是冷冰冰的,没有观众,更没有学生。站在三尺讲台上可以口若悬河,曾拿下江西省赣教杯道德与法治课堂竞赛第一名、江西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执教案例省级优课的吁丹,却有些心慌了。
要录制好《挑战第一次》,就必须挑战好自己的人生第一次。心慌之后是沉静,沉静之后是理性思考。不生搬硬套线下教学,最大限度还原真实上课场景,既推进同线下课程无缝连接,也充分设计线上教学互动,穿过“荧屏”带领学生理解领悟,学有所获。
定下思路后,她认真研读教材,充分听取团队备课老师的意见,精心设计教学环境,有时为了一个教学环节如何更好地呈现,都是讨论到深夜。之后,吁丹找来7岁的儿子罗锐言,帮着录音频、视频,一方面,征求同样正上小学二年级的他的意见,一方面自己反复观看录制的视频,推敲打磨。有时候,为了线上录课,每天都是到三四点才睡觉。
“当我听到团队教师的鼓励,当我听到儿子不时给我的掌声,我的心头涌起一股暖流。”顿时,吁丹的眼里,镜头前不再是冷冰冰,她仿佛已经看到了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在荧屏前目不转睛,与她共同“挑战第一次”。
“这个第一次让我难忘。”吁丹说,接下来,她还会和她的“战友们”一起在班级群线上解答问题,让《挑战第一次》难忘。
故事三:“大地板书”里的春天色彩
虽然有着18年的教龄,但讲起这次线上教学的备课,九江市双峰小学语文老师余永萍用两个多来形容:困难多,但办法也多。
疫情面前,无法像平日里那样备课、写教案后,打印出来再修改。宅在家里,唯一能依靠的只有手机和电脑。“时间这么紧,4天时间里要录制3节课。”余永萍感慨,她特别感谢省教研室组织的专家团队。每天,他们以分钟作为计算单位,就教学单元、课件设计、PPT的科学性,规范性等问题,通过微信群、电话,针对教材把握、教法应用、无生课堂等教学特点,反复研磨教案。
“现在是春天,虽然是在无生课堂里,但我希望能让孩子们同样感受到春天的色彩。”余永萍在线上教学中,将讲授课文《燕子》《昆虫备忘录》,这些文章都和春天有关。如何在自己的课程里,让孩子们读到春天的色彩?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是板书,但家里没有黑板,如何练习板书?余永萍想到了楼下的地板。戴上口罩,拿好粉笔,横竖撇捺折,在地板上,写了擦,擦了写,一遍又一遍,地板上一行行隽秀的楷书规范字,仿佛与一旁冒出芽来的嫩绿呼应起来,描绘着“燕子双飞去,来时春正好”“昆虫齐鸣”春天色彩。
“写得多了,信心也更足了。”余永萍相信,春天的色彩里,定有孩子们灿烂的笑脸。
故事四:13个小时汗流浃背只为孩子们20分钟内“动”起来
“尽量让孩子们在20分钟内动起来。”这是赣州市章贡区教学研究室教研员黄福娇,作为江西省小学体育特级教师接受的一大考验。
无生的世界里,孩子们都不在你的眼前,且家庭不同、环境不同、场地不同,同时还面对着器材受限,如何能创新体育锻炼课教学,打破课程框架,让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里面,一起动起来,确实很难。
作为赣州市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黄福娇与工作室的老师商量了一遍又一遍。“首先,我们把便于孩子操作受限考虑了,各种预设都要设想到。”黄福娇说,器材方面选择了一块垫子、一根跳绳,贯穿始终。“关键在针对孩子的能力、条件等,注重通过活动带动家长共同参与。”虽然黄福娇说得轻描淡写,但录制视频课却格外辛苦。从早上8点录到晚上9点,纵横13个小时的时间里,录课的老师基本没有停止过运动,汗流浃背,衣服湿了在空调下吹干,再继续录制,湿了干,干了湿,一遍又一遍。“我们希望在这个特殊时期,通过这样的课程,给孩子、给每一个家庭带去温暖和力量。”
其实,这段时间,黄福娇每天下午5点到晚上10点,还要到疫情防控点值班。“很辛苦,但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们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以身示范。”
故事五:“宅”在家里同样可以零距离
这一段时间,早上一起床,王莉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点开微信群,看看心理健康学科授课教师们的对话。继而,她会加入其中,开始这一天的工作。
在平时,王莉就很拼!她既是江西财经大学附属中学心理专职教师,也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还是全国心理健康工作优秀校长、南昌市百名优秀教师、南昌市心理健康学科带头人。自然而然,心理健康学科线上课程审核人的担子,就落在了她的肩上。
在微信群里,王莉每天重复着几件事:了解授课老师的背景和已有风格;线上开会确定课程主题;反复推敲,希望能给孩子们最接地气的、最符合心理年龄段需求的课程……一稿、两稿、三稿,甚至四稿、五稿,细化到每一个词,每一张课件画面,实现趣味性、互动性、知识性、有效性于一体。
“通过这次的线上课程审核,我觉得我们宅在家里,虽然活动空间变小了,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却更近了。”王莉以上饶团队此前加班加点录制4节课举例说,这些课程都被她审核时“毙掉”了。原因很直接,考虑到随着疫情发展,学生每天的心理状况不同,特别宅在家里这么久之后,心理承受程度需要有自我判断。“我认为,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亲子关系既是一个高爆发点,也是一个改善的最佳时期。”所以,王莉便设计了《宅在家里,如何跟家人共处》的主题课。最终,虽然推翻重来,但得到了团队所有老师的认同,且根据主题,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了课程的录制。
“我们沟通得很顺畅,大家合作得很愉快,课程的质量也很高,实现了零距离。”王莉说,相信孩子们同样可以实现“零距离”。她同时表示,将继续和各地各校心理健康教师们一起努力,常态化开设好心理健康学科,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5.【南昌大学】刘够生:教授在家“自拍”当“主播”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为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南昌大学化学学院刘够生教授因地制宜在家里制作的视频在线课,在学院师生微信群中传看学习,收获一片点赞。
刘老师目前教授化学学院本科生化工原理和化工工艺学两门学科核心课程。刘够生在网课课堂设计之初便站在学生角度,用学生的思维方式设计教学内容,并相应的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发布讨论题目加强互动交流。他创新的采用“抓屏”的方式讲授,使屏幕内容清晰丰富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录课过程中他经常为了一句更为严谨的表述反复修改,以达到传授与吸取知识的最好效果。
琢磨优化网络教学方法,耐心钻研学生思维方式,细致认真做事,让我们看到一个热爱工作,关爱学生的优秀老师。正如他在网课开始时所说:“我们今天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同学们各自在家里上课,这也是我们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战役里最大的支持。”在这个“抗疫"非常时期,师者情怀令人感动!
6.【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党支部备战“停课不停学”
日前,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党支部将党旗插在战“疫”期间本科教学工作第一线,正月里组织党员加班加点,用一周时间完成全校本科课程线上教学实施方案指定工作,打响了“停课不停学”的本科教学保卫战,全面落实全省教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特殊时期,疫情是困难,也带来风险。确保教学计划正常运行是考验,更是责任。
在校党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教务处党支部全体党员坚守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众志成城,为确保全校“停课不停学”而率先挺在了战“疫”第一线。
本科课程线上教学实施方案的制定涉及方方面面,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须统筹谋划,多方协调,周密布置。为此,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群策群力,争分夺秒,紧锣密鼓开展各项工作教务处党支部成立了副科以上干部组成的工作小组,由处长、党支部书记廖国琼任组长,副处长梅小安、蔡前任副组长。工作小组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迅速创建了QQ工作群和微信工作群,将教务处所有涉及到课程线上教学的工作人员组织起来,高效沟通,随时开展工作。
方案制定的具体任务分工到人,组员们各司其职又紧密合作。延期开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调整校历。教学运行科科长、共产党员谢宁接到校历修改任务后,迅速对192学期的教学安排和各项考试安排进行了细致通盘考虑,大年初二连夜调整了校历。
向师生提供充足可选的慕课课程是开展线上教学的前提。为搜索出与学校教学安排相匹配的慕课课程,教学运行科三位党员加班加点,从大年初三晚上开始梳理出包括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中国大学MOOC、超星尔雅、学银在线、智慧树等校外慕课平台在内提供的4467门慕课清单。为保障线上教学质量和帮助1000多位开课教师短时间内熟练掌握课程线上教学平台操作方法和使用技能,信息管理科、教学质量科、实践教学科等业务科室的党员同志们分工合作,加紧制作了平台录播直播说明书,制定线上教学检查标准、教学资源检查结果汇总表和线上教学日历等教学文档,以及起草实践教学、毕业设计、实习相关内容。线上课程教学离不开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力支持。教务处党支部积极联系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校内外网络教学平台公司协调线上开课事宜。
根据江西省教育厅发布《关于2020年全省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关于江西省本科高校开展线上课程教学的指导意见》,党支部一班人在方案制定工作中,连续多日熬夜工作,仔细梳理了本科课程线上教学的时间安排、教学形式、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管理、教学保障等具体事项,完成了线上教学实施方案初稿。为提升实施方案科学性和保障方案可操作性,1月31日下午,廖国琼主持召开党支部QQ视频会议,集中讨论课程线上教学实施办法初稿。大家集思广益,对线上教学运行、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平台、教学资源等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困难进行了充分讨论,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紧接着,大家及时、反复对方案初稿作了修改并报分管校领导邓辉副校长审核定稿。经学校批准,正月初十(2月3日),《江西财经大学192学期本科课程线上教学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根据方案,同时面向全校师生发布了《关于开展192学期本科课程线上教学的通知》《关于选择慕课开展线上教学的通知》。
7.【江西教育电视台】策划录制诗朗诵作品传递信心、致敬英雄
2月14日,由江西教育电视台策划录制的诗朗诵作品《春暖花开,未来可期》正式上线。疫情防控,江西教育人在行动!我们用声音传递信心、致敬英雄,为最终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助威加油!这是江西教育电视台继推出抗击疫情公益歌曲《中国答卷》MV之后,又一个声援武汉的抗疫作品。
《春暖花开,未来可期》从前期策划到录制完成,仅用了短短的三天的时间。该朗诵作品以江西教育人特有的视角,表达了江西教育系统广大师生与全国人民一道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共抗疫情,期盼早日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参与朗诵的既有老阿姨龚全珍,全国最美教师程风、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支月英、张俐,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江风益,也有援鄂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高校附属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以及在家乡志愿参加当地疫情防控的党员师生代表。在创作与录制过程中,大家克服时空和地域的阻隔,各自用手机完成录制,最后经统一合成剪辑,完成了整个作品的制作。朗诵虽非专业,但饱含真情,共同为中国加油!为武汉加油!我们坚信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春天一定会到来!
8.【上饶师范学院】上饶师范学院一学子创作“打气歌”为抗疫助威
“要消除偏见,带着必胜的信念,磨难无法将我们击垮,因为天使在身边……”近日,一首由上饶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8级6班温适霖同学为防控疫情而倾情创造的原创说唱歌曲《天亮之前》,在抖音平台发布后,点击播放量很快就达近2万次。
今年春节假期,温适霖同学和他的家人并没有像往年一样走亲串门,而是选择了“不给国家和社会添麻烦”的方式坚守在家。疫情的爆发与快速发展,特别是了解到身边学医的朋友毅然奔赴前线,身在武汉的朋友在线向他倾诉心中不安的时候,他也略感不安和无助。在学校和学院领导、老师们的及时关心和开导下,他逐渐静下心来,坚定了终能战胜“疫魔”的信心。于是,平时热爱音乐的温适霖,开始创造、谱曲、录音,创作了这首《天亮之前》并在微博和抖音等平台推送。
温适霖同学表示,即便遇到短暂的黑暗,我们也有信心等待天明。希望这首歌曲能给大家带来温暖,坚信我们的国家一定能渡过眼前的难关。
9.【江西师大】江西师大教师制作“宅家健身大礼包” 助力健康防疫
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大家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听从专家的建议,不出门添乱,隔断病毒的传播途径。但长期宅在家里缺乏运动,不少人每天的状态就是“躺倒浑身发软”。为增进大家的健康,提高对病毒的免疫力,提升居家生活的乐趣,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工会组织学院的老师们为大家宅家的日子制作了一份“宅家健身大礼包”,助大家在家中健康防疫!
第一期的宅家健身系列方法,由体育学院民传系教师:曾凡文、李梁、刘磊为大家带来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方法。宅家健身系列短视频计划推出民族传统体育、体操舞蹈、就地取材运动等三大类健身项目,并将推送运动处方、心理干预等专业指导,从而帮助大家以良好的身体和心态抗击疫情,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助力。
体育学院工会主席曾凡文介绍,学院的老师们对于拍摄宅家健身短视频的积极性都很高,在发出征集视频的通知后短短两天,就收到了十几条视频素材。根据室内健身存在场地小、无器材等特点,最终选用的短视频都是一些方便在室内易学习的健身项目,后期还会按照运动项目的特点分期陆续推出。
三、你帮我援,齐心抗疫(此类收集捐款捐物等援助类事迹)
(一)学生
1.【赣南师范大学】【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捐献励志奖学金支援抗疫,江西这两位大学生的举动令人肃然起敬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社会各界人士通过不同方式积极投入抗疫行动,汇聚成了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洪流。江西高校的青年学子们没有缺席,在疫情面前,他们用无私奉献展示了新时代青年的大爱、责任与担当,涌现了许多令人动容的先进事迹。今天讲述的是赣南师范大学黄鹤亭同学和江西青年职业学院陈素莹同学两位大学生,把自己获得的励志奖学金乃至勤工俭学挣来的钱,全部捐献出来支援抗疫的故事——
20岁生日,赣南师范大学黄鹤亭同学捐献5600元励志奖学金和压岁钱支援抗疫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我食不安,夜难眠。今天是我20岁生日,......我要捐出自己的全部奖学金5000元和爷爷奶奶给我的压岁钱,支援一线,帮祖国度过这次难关!”
2月9日是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701班黄鹤亭同学的20岁生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她庆祝生日的方式是写下了上面的这段话,向所在地山东省菏泽市红十字会捐出了自己在校获得的5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和过年时爷爷奶奶给的600元压岁钱,用于支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她说:“这5000块钱是国家用来帮助我的,现在我要把它捐到最需要的地方,把这份爱心传递出去,为抗击疫情尽一份绵薄之力,这是送给自己20岁生日最好的礼物,也是对20岁青春最好的纪念!”
据悉,黄鹤亭同学现担任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1701班副班长,在校期间曾多次获得“三好学生”、“文明大学生”、“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2019年11月经党组织考察通过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提及该生的在校表现,该生班主任及同学都对其赞赏有加,称其“学习认真刻苦、工作严谨细致,与人为善、乐于奉献,是同学们心目中的学习榜样”。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陈素莹:把奖学金和自己打工攒下来的8000元捐献抗“疫”
疫情爆发以来,江西青年职业学院经管系18商务英语班的陈素莹同学一直在家乡宜春丰城市董家镇泉溪村做疫情防控志愿者,2月8日,她再次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举动:将自己在校荣获的奖学金和自己打工攒下来的8000元,全部捐赠给了江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并请他们转赠武汉用于疫情防控工作。
陈素莹来自农村,家庭并不富裕。她从懂事起就开始就靠自己兼职赚取学费和生活费,原本攒下来的8000元,是准备用于2020年秋季交学费的。但全国疫情的出现,让她坐卧不安,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查看有关疫情的新闻。元宵节那天,本来是阖家欢乐的日子,白衣天使却奋战一线,陈素莹在新闻中看到亲人们眼含泪水送别白衣天使们,感动得热泪盈眶。虽然自己也在村委做防疫情志愿者,但她觉得自己没能上前线,始终有点遗憾,于是决定通过捐款买抗疫物资来奉献自己的力量。
有人问她为什么愿意将自己辛苦积攒的学费全部拿来捐赠,她说:“我们的国家碰到困难了,她需要我们,我们不能袖手旁观,钱没了,可以再挣,我们可以在家等疫情好转,但武汉等不了,湖北等不了,我们的国家等不了。这次捐款,我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现在有能出力捐助,全靠党和国家,父母、学校的栽培,要不是二十几年前父母抱养我,国家帮助我,我早已饿死在街头,家里有三兄妹,爸妈从没偏过心,我有任何想法,我爸妈都会支持我。所以这次我捐款,能为国家出一份力,我就心满意足了。”
据老师和同学们介绍,陈素莹同学的身世虽然有些坎坷,但给大家的印象是一个非常懂事、独立而且积极乐观的女孩子。她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能独立生活,洗衣,种菜,放牛,做饭,早上要很早起床,作业要晚上才做,她说她永远都忘不了那段贫穷的日子,所以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摆脱自己的命运,努力让自己活得漂亮,还要不断地去做奉献。她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规划,工作认真负责、踏踏实实,从大一起就担任班长,参加学校多个社团,是社团骨干,是老师的得力助手。 她学习非常刻苦,每天5:30就起床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遥遥领先;平时为人朴素,能吃苦,因为家庭条件的原因,她会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外出去兼职,从初中开始,就利用课余和假期努力挣学费和生活费,为家庭分忧。她从不抱怨自己的身世遭遇,反而感恩生活把自己磨练成一个独立自强的人。她说:“现在国家政策好了,学校对我给予了很多帮助和关心。我在学校的同时也在自考本科,等我毕业了就准备考研,我要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不断参与志愿服务,为我们的国家出一份力。”
2.【南昌航空大学】290人48小时汇聚666份爱心
“我只是作为发起人,搭起了一座桥梁,这666份爱心,是大家的力量。”周煜,南昌航空大学2017级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这个春节,他发起募捐,筹集了666个口罩运往武汉,支援抗疫前线。
除夕夜,周煜同往年一样,和爸妈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当他看到唯一没有彩排过的节目《爱是桥梁》,他坐不住了。“面对疫情,我能做什么?”一个又一个念头在脑海里闪过,周煜立即打开电脑,“昌航武汉物资支援募集群”QQ群搭建。“让我们共同组建南昌航空大学青年志愿者物资支援队,计划募集500个N95口罩送往武汉,为抗击疫情出力”……一条条物资支援募集信息,在网络里飞速传开。
“个人募资?学号和实名能保证什么?”“亲们,咱还是理智捐款吧,谁知道这个募捐最终的流向去哪了?”起初,周煜听到了一些质疑,他不停地回复、解释、说明,终于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人的理解和支持。“扩散!”“速转发!”一场爱心接力,正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一分一秒过去,一个又一个青年志愿者加入,一份又一份爱心汇入。历经48小时、跨越十几个城市、290人加入,周煜发起的志愿行动共募集到资金1万多元。
武汉最需要的是N95医用口罩,但全国范围内早已一个难求。怎么办?周煜急了!他开始多方找渠道,甚至把电话打到了3M中国总代理。但是,依旧没有结果。就在这时,同为青年志愿者的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阎颖岗发来了一条好消息。“我有办法。”阎颖岗通过朋友,以14元/个的价格购买了666个N95口罩。而此时,周煜通过同学,电话联系上了武汉协和医院。
大年初一,666个口罩,666份爱心,从山西运城火速出发,运往了疫情前线。第二天,周煜以“昌航学子及社会青年志愿者”的名义,将余下的2123.31元善款捐往了武汉市慈善总会。他说:“这是我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应该做的小事。”
3.【景德镇学院】学生谢莎莎:加入公益团体寻找货源,从迪拜购买几十箱口罩和几千个护目镜送往武汉医院
正当武汉疫情处于爆发时期,武汉周边县市医院的医疗物质出现紧缺,急需向全国调配急需的口罩、防护服和消毒液等医用物质。景德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16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谢莎莎,主动加入了一个民间自发组成的公益团体。
谢莎莎至从1月24日加入这个公益团体以来的五天里,她除了短暂的午饭时间,从上午8:00到下午6:00一刻不停地给上百家生产口罩、防护服和消毒液的厂家去电话,同时还编发订购医疗物质的上百条短信。就是这一个个电话、一条条信息为武汉周边县市医院订购到来之全国乃至国外的医疗急需物质。
除此之外,她配合所在的小组通过团体建立的15个不同产品的货源群,与约60家直接或间接供货商建立了联系。
谢莎莎凭借自己的耐心和毅力,通过不懈努力,最近在她的监督下,将从迪拜买来的几十箱口罩和几千个护目镜送往武汉周边县市的医院。
4.【华东交通大学】爱心接力:当年特困生送来万元慰问金
疫情爆发突然,对许多原本不富裕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这几天,华东交大全体湖北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收到了来自学校的1000元专项慰问金。此外,华东交大还通过建立全校湖北籍学生专项工作群,关心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状况,鼓励他们要坚定信心、科学防范,并强调在疫情防控期间,不要外出参与兼职活动,如因疫情导致生活困难,学校也将第一时间尽力予以资助和支持。“这既让我们解除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也感受到了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更增强了团结一致战胜疫情的信心。”该校2019级学生陈超杰说。
该校此举一出,两天后发生了一件让人意料之外但情理之中的暖心事:该校一位2010届毕业生在关注到学校的暖心关怀举措后,主动联系学校并向学校捐款1万元。已经毕业10年的他,以殷殷之心向母校献出自己的爱心,继续帮助在湖北省的“花椒”学子。饮水思源,心存感恩。值得一提的是,这位主动捐款的“大师兄”,在华东交大就读期间也是一名经困生。在他毕业后,以有温度的“爱”和敢担当的“善”,生动诠释了该校资助育人的成果传递和一名“花椒”人常怀“饮水思源的感恩心”的执着坚守。
5.【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师大附中学子捐献9500个医用口罩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江西师大附中学子自发捐款共计33222.66元,所得募资通过各种途径购买了9500个医用口罩。
2020年2月11日,江西师大附中陈亮、张新亮老师代表师大附中全体学子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了捐赠,南大一附院纪委书记胡勃、装备处处长吴佳乐、副处长刘涛和团委书记胡青等参加了捐赠活动,并对该校全体师生表示衷心感谢。
附中学子说:“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你们是为众人抱薪者,此刻我们不禁有些责怪自己成长得太慢,还只能燃起点点微弱星火。在有限的能力下,我们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募捐活动,用所得募资购买了9500个医用口罩。在巨大的医疗物资消耗中,9500个口罩显然是微不足道的。但所有附中学子一定会在这场战役中走在教育战线的最前沿,这是我们尽心竭力释放的能量,也许远远不足以抗击疫情,但是希望我们的小小星火,也能汇聚成一簇可以温暖你们的光芒,给你们力量。”
6.【江西科技学院】青年学子发起“战疫情 我争先”抗击疫情爱心募捐活动
疫情当前,举国同心。物资或许紧缺,爱却从未缺席,江西科技学院青年学子也在为这场战“疫”默默献出自己的力量。
日前,江西科技学院团委组织发起的“战疫情 我争先”抗击疫情特殊团费爱心募捐活动,得到全校各班级团支部的积极响应。“我没想太多,如果疫情发生在我的家乡,全国人民一样会帮助我们。因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我们骨子里的本能。”该校财经学院18本会计5班团支部副书记刘佳欣与辅导员商量后,便迅速在班群发起线上爱心募捐。同学们没有太多语言,而是用行动证明真情。
小支部,大爱心。这个“大”虽只是10元、20元的捐款,但充分体现了江科青年“党有召唤,团必行动”的时代社会责任。这其中,也有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好的扈敏霞同学捐出的100元,她表示:“我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哥哥重病,妹妹年幼。一直是国家的政策帮扶,我才能上大学。国家有难,我应尽一份力回报国家,回报社会。”截止2月12日,该校团委共计收到爱心捐助善款62276.2元(不包括前期部分团组织已经转至江西省红十字会、武汉市慈善总会等善款),这笔特殊团费已全部转至江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用于抗疫防疫。
此外,该校青年学子还自发组织拍摄正能量的疫情防控照片、视频,鼓励、致敬奋战在疫情前线的“逆行勇士”。同学们一段段温暖鼓舞的话语表达了自己的美好祝愿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
7.【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2018级环艺班学生为武汉捐款
连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牵动着陶大师生的心。 1月29日,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2018级环艺班学生自发捐款800多元支援武汉。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看到新闻里说武汉口罩短缺,一开始想组织同学们筹款购买口罩寄往武汉”,家在山东青岛的18环艺六班班长卢政告诉记者,1月25日一早,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班主任和辅导员老师。获得了老师的支持后,他立即联系四班班长李情音、五班班长张雪莹同学,大家也正有这个想法,于是各自发动班里的同学进行捐款。同学们积极响应,当晚共筹得善款823元。
此后的两三天里,几个班长马不停蹄到处寻找购买口罩的途径。有的和老师一起通过淘宝、朋友圈等线上途径寻找,有的通过亲戚朋友联系寻找,家在江苏淮安的6班副班长刘宇甚至跑了很多家当地药店。但由于货源不足,无法购买口罩,经过同学们同意后,1月29日他们将筹集到的款项通过微信捐给了武汉市慈善总会。
“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一个人的力量虽小,但是聚集起来,就可以有无穷的力量。”卢政说,“班级群里大家都在加油鼓劲,我们会积极响应学校倡议做好自身防控工作,服从学校统一安排,我们相信一定会战胜疫情。”
(二)教职员工等
1.【景德镇陶瓷大学】教师李蔓:奔走海外筹措医疗物资助力抗疫
“我只是做了一件我应该做的事。”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师李蔓说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医护人员奋斗在一线守护我们,绝不能让他们赤手空拳面对病毒。”
疫情发生后,武汉地区的医疗防护设备告急,防控形势严峻。正在上海过春节的李蔓,从一位国药集团朋友那里得知医疗物资采购困境。拥有海外工作和生活经历的李蔓,积极发挥海外朋友资源,通过信息发布,并且实地奔赴泰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帮助国药集团向境外医疗企业采购口罩、防护服等物资。
据不完全统计,在李蔓的帮助下,国药集团从英国、加拿大、韩国、泰国等国家采购了6万余个医用N95口罩、2千余套防护服以及其他医疗物资。她还积极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动员更多的热心人士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这场疫情阻击战中。
据了解,李蔓和丈夫还计划向武汉儿童医院捐赠一批医疗物资,及时救治在疫情中感染的儿童。
2.【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党员教师陈雯广撒“爱心帖”,发起防疫医务物资捐赠
当前,正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我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时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疫情防疫工作,向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我校陈雯老师就是其中一位,近日,由她发起捐款向海外分批购买的医用防护服和护目镜等防疫物资即将送往南昌大学一附院。
随着疫情发展,专用医用物资变得紧俏。2月2日,一则朋友圈里的特殊的求助引起了我校生命科学学院2020年初刚入职的党员教师陈雯注意。这则朋友圈是陈雯的朋友、正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疫情防控的医生所发出的。作为我省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主战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面临防护物资奇缺,“我们医务人员因防护服、N95口罩奇缺,白大褂、手术衣、病号服都用上了,目前临床一线急需各种防护物资。”该医生呼吁说。
作为该医生多年的朋友,陈雯非常了解,目前疫情发展迫切需要为医生提供更好的防护。“由于个人购买专用医用物资有许多限制,我只好通过朋友从美国、德国有关医院购买一定数量的物资。” 为此,她立刻联系了中山大学医学院江西校友会的同志,介绍了远在美国的校友医生,从美国采购护目镜。此外,在南昌大学德国校友的帮助下从德国购买专用医用防护服。同时,陈雯发动爱人、同学、校友和身边朋友捐款23000多元用于购买物资,联系南昌大学一附院配合开通国际绿色捐赠通道。经过多方协调,确定分批购买共计160套防护服、110套护目镜。据悉在德国购买的首批医用物资已经发货,预计将很快送到南昌大学一附院防疫一线医生手上。
电话采访陈雯时,热心公益的陈雯正要外出给小区一位没口罩,三四天没出门买菜的邻居送菜,送口罩。陈雯说:“由于疫情严重,联系海外购买和发货的环节比较复杂,生怕一个环节不到位导致物资不能顺利发货,所以我尽可能的把各个环节想周全,做到位。为南昌医务防疫工作奉献我的绵薄之力,真的是非常开心!”
3.【井冈山大学】井大附属医院医生刘姝自掏腰包为武汉一线医护人员购置百余护眼罩
2月10日,奋战在武汉五院一线的韦华璋收到了一个神秘的包裹,打开一看,是为在武汉五院的江西援鄂医疗队队员们购置的100余个护眼罩。
原来,前两天,韦华璋在朋友圈发布了防护物资紧缺的求助信息。看到这条信息后,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刘姝医生内心五味杂陈,忧心如焚。想着自己的同事和战友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甚至生命的危险战斗在武汉疫区一线,刘姝医生就决心为他们做些什么,她找到经销商,自己花费了3500余元为在武汉五院的江西援鄂医疗队队员们购置了100个护眼罩,并在最快的时间寄过去了。刘姝说,:“因为专业的原因,很遗憾我不能亲自到疫区一线战斗,但我的心永远和他们在一起,我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武汉的抗疫事业,为全国的抗疫事业奉献一点绵薄之力。”
收到护眼罩后,战斗在武汉五院的江西援鄂医疗队队员们特别激动和鼓舞,他们表示,一定会把大家的关心和支持转化为战胜新冠肺炎的强大动力。
4.【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党员积极为疫情防控捐款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每一个党员师生的心,为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进模范作用,1月30日,学院发起了爱心捐款倡议,捐款所得捐赠给江西省红十字会。
从倡议发起之时起,学院各级党组织积极响应,全体党员踊跃捐款,短短几个小时,全体党员都进行了捐款。此次捐款中,党员干部带头捐,普通党员紧跟捐,有捐一次又二次捐款的,有夫妻党员分别捐的,有些老党员同志不熟悉支付宝等捐款方式的,特意委托他人帮忙捐款,还有困难党员也克服个人困难慷慨解囊的。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在学院全体党员的先锋带领下,学院各部门的教师也纷纷加入到为疫情防控捐款的行列中,你捐50元,我捐100元,你捐200元,我捐300元……掀起了捐款支援疫情防控的高潮。捐款活动工作人员肖磊老师感慨的说:“党员和教职工捐款的速度与防控病毒的积极性大大出乎意料之外”。截止2月1日上午12点,学院累计收到捐款67055元,其中一部分党员与职工还通过红十字会单独进行了捐款。
5.【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伊朗外教安米尼向学校捐赠两箱N95口罩
2月9日下午,由伊朗德黑兰机场寄出,经乌鲁木齐机场热心人士辗转,跨越近6000公里,饱含外教安米尼浓浓真情的两箱N95口罩终于顺利抵达学校。得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收到口罩后安米尼非常高兴,表示将继续尽力为学校捐赠防护用品。
春节假期,远在伊朗度假的外教安米尼得知中国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了解到医用口罩等防护用品十分紧缺,便想为学校捐赠一些防护用品,尽一点绵薄之力。因伊朗受制裁影响,许多物资短缺,他跑了德黑兰多家药店,尽最大努力买了两箱N95口罩。为了将这两箱口罩尽快运到中国,寄到学校,他联系了两家国际快递公司和两家航空公司,委托多名朋友,终于让这些口罩运抵学校。
安米尼是该校应用东语学院波斯语外教,自2016年到该校从事教学工作以来,一直是学生们最喜欢的优秀外教之一。他此次向学校捐赠并不是第一次。任教4年多来,他先后向学校捐赠了波斯语原版图书及电子图书200多册,为应用波斯语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专业学习资料。
安米尼表示,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我是大家庭中的一员,在我刚来中国的时候,学校给予了我非常大的帮助,让我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现在,我希望能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力,和大家一起为中国加油。
6.【南昌大学】热血真情献湖北
“血库告急!”因“新冠肺炎”影响,连日来的居家防控疫情措施,令街头献血人群骤减,江西省等全国多地血液中心陆续发布供血紧缺消息,江西省不仅要给省内供血,还要做好湖北省血液保障。收到消息,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团委发出“献血紧急通知”,呼吁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积极献血。
疫情无情人有情,2月10日—11日,四附院医务人员们纷纷来到献血车前,人群中,有党员、有群众、有一线医生护士、有机关后勤工作人员,此时此刻,大家拧成一股绳,撸袖献血,战疫情!
“昨天看到团委发出的倡议,我早上从向塘过来。现在街上人比较少,血库肯定是告急的,我们虽然不能去前线,但是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湖北,帮助武汉。”因为向塘到南昌的公交车已经停运,交通十分不便,向塘分院的党员医生付敏从向塘坐火车到赶南昌,“等会献完血我就坐火车回去了。”
在采血车上,有很多熟悉的身影,党员徐江霞、胡建新、许华军、王素行等人都纷纷献血。他们通过手机短信、工作群等方式,了解到全省各种血型都处于告急的状态,第一时间赶来献血。“我们党员要带头,在全国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我们愿意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后盾,用热血守护生命。”
“我们身为医务人员,更知道血液充足对抗击疫情来说非常重要。看着冲在湖北、武汉一线的同志们都很辛苦,我们在后方,也想积极帮忙。没能到一线去支援有点遗憾,希望我的热血去湖北支援!”检验科副主任邓连瑞说。
7.【江西师大】统一战线成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江西师范大学统一战线成员响应省委统战部、省教育厅及校党委号召,积极开展募款捐资、扶危济困、科普宣传等活动,用实际行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2月13日上午,该校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向全体会员发出《关于助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倡议书》,仅用半天时间获得61位会员的捐款,款项全部转至江西省红十字会,以用于慰问一线抗“疫”的医护工作者。民盟、农工、九三、民进、民建等党派也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组织捐款,为抗击疫情奉献爱心,贡献力量。
此外,该校统战人士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参与疫情防控,范坚(民革)、苏敉(无党派)等知名教授倾情创作书画作品,积极参加由江西日报“品鉴”版、江西省工笔画学会、江南都市报、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西省文演集团、绿滋肴大丰堂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抗疫”网络大型义捐义卖活动。农工师大主委席毅林参与省科协举办的“赣鄱科普大讲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系列讲座”网络直播活动,作题为“科学健身,增强体质,硬内核提升免疫力”科普讲座并录制相关视频,视频播出后火爆网络,在网易直播上点击量已近20万,体育的热能点燃社会正能量。
四、志愿服务,奉献有我(此类收集各界人士尤其青年人参与志愿服务展现时代担当事迹)
1.自亮身份,那些勇敢担当的青春面孔
他们的脸庞似乎还显稚嫩,但眼神却充满坚毅。“我是学生党员!”“我是警察学院的学生!”“我曾是一名军人!”寒假期间,江西高校有一批这样的学子,自亮身份,勇敢担当,积极投入当地防疫战斗,成为一道独特风景——
郑美龄:“我是一名学生党员,这个时候应该做点事!”
“今年的寒假不一样,作为一名学生党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就应该为当地村民尽点心做点事。而疫情防控就是当前最紧要的事情,一个党员一面旗,我愿意战斗在这场战‘疫’的基层一线。”这是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1601班同学郑美龄在微信里向辅导员和同学们吐露的心声。
今年寒假回到家乡上饶市信州区灵溪镇后,郑美龄向家乡所在村党支部报告了自己的“党员身份”,作为一名临时成员加入到村党支部的出入管控组,自愿承担对外地人口的排查和对本地人口出入的管理职责。连续十多日来,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她准时上下班,兢兢业业,和党员干部一起值班封锁路口,严格控制进出口车辆和人口,为家乡控制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起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她主动请战、无私奉献的行为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点赞。
熊梓安:“我警察学院的学生,这个时候应该挺身而出!”
他是江西警察学院1911中队学生熊梓安。在疫情防控期间,主动请缨与父亲一起奋战在一线。
寒假回家的熊梓安正逢各地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当得知父亲工作的宜丰县城西派出所在防控疫情警力捉襟见肘,父亲的同事们全都是在超负荷工作,而且父亲感冒咳嗽很多天了却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他毅然整好行装赶赴该派出所与父亲熊月屏一起并肩奋战,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斗中。
城西派出所管辖区有一个桥西乡、一个双峰林场、一个黄岗山垦殖场五里分场,辖区总人口3万多人,熊梓安和辖区乡镇的工作人员一起,挨家挨户上门排查湖北武汉人员返乡情况,对辖区居民隔离人员进行登记;与父亲一起在辖区内巡逻,宣传疫情注意事项、疫情防控措施、劝说小区聚集人群等,特别在紧邻双峰林场的天宝乡镇确诊了三例武汉肺炎的情况下,熊梓安毫不退缩,积极参与到双峰林场的检疫卡口工作中,和父亲夜晚蹲守卡口,监控来往车辆、人员温度检测。面对家中长辈的担忧,熊梓安安慰爷爷奶奶说:“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以后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虽然我现在还只是一名预备警官,但学院领导教导我们要忠诚奉献、知行合一,现在正是践行这个承诺的时候,需要人民警察挺身而出!”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到目前为止,熊梓安已和父亲一道坚守防疫一线十多天。
丁鑫达:“我一名复学军人,应该带头行动起来!”
“最近能不出门就别出门,出门记得戴口罩,回家记得洗手。”他一边将临时通行证发给村民,一边细心地叮嘱着。年轻的身影,却沉着镇定。这是在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西渚镇出现的一幕。
“我曾是一名军人!”现就读于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17级飞行器制造工程四班的丁鑫达这样说到。作为一名退伍复学学生,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他就通过新闻媒体等各种渠道一直关注着,面对不断严峻的疫情,他一心想要为防范疫情做些什么事情。当家乡召集人员封锁进村路口时,他毅然前往,对外来车辆人员进行排查,帮助本村村民换取临时出行证……工作需要很耐心的询问,对于外来车辆,他总是很细心的询问来处并登记在册。
除了需要坚守在岗位,丁鑫达还主动在村庄进行巡视,遇到出门的村民便会耐心劝导其回家,叮嘱他们做好防护措施。他还经常为隔离家庭送一些蔬菜水果,满足他们的日常需求,让他们自行做好隔离,并时刻关注疫情动态,学习了解防范疫情的措施,将这些知识传递给村民。“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应该做好宣传榜样,特别是村里的老人,不了解疫情的严峻,不重视疫情,我们得让他们重视起来!”
杨露益:“我是红色故事宣讲人,现在就是践行初心和使命的时候!”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作为南昌师范学院“青风学堂”故事创演中心成员,这是杨露益再熟悉不过的一句红色故事中的台词。在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抗击疫情时,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再次回响在杨露益的脑海。
杨露益是南昌师范学院2016级体育教育本科二班的一名学生党员,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发时,他在家乡鹰潭市余江区洪湖乡东阳村主动向村党支部申请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协助村委会干部对进出村庄的车辆进行登记,对来访的亲朋好友劝返并向村民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的知识。遇到恶劣的天气,杨露益和其他志愿者只能在简易帐篷中避雨。在遇到需要帮助的村民时,他总是尽自己最大努力为群众做好服务工作。当劝导执意进出村庄的人员时,常常遇到村民的不理解,在耐心做好解释工作的同时,杨露益更是用开朗的性格和风趣的话语来缓解群众的情绪。他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南昌师范学院党委的教育下,在参与青风学堂讲演红色故事中,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感与责任感已深植在我身上。在关键时刻,为群众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不懈努力,就是我作为一名普通学生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2.【江西工程学院】我愿用奉献点亮生命之光——江西工程学院学子叶晨带癌抗疫
“书记您好,我是来自江西工程学院的一名学生,也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决定参与到社区党组织疫情防疫工作中,虽然我只是个学生,没有社会工作经验,但是我可以用我的电子专业,帮社区编辑图文信息,广泛宣传,请您优先安排我的工作,我坚决服从!”这是一份普通的申请,却出自一位特殊的志愿者。她是江西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9电子(1)班的叶晨同学,身患癌症,寒假期间,却仍坚决要求在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参加防疫工作青年先锋队。
2018年,叶晨同学因不幸检查出胃癌,本来以530多分的成绩被国防科技大学录取的她不得不选择退学。2019年,不服输的叶晨开启了人生的第二次高考,又以优异成绩被江西工程学院录取。叶晨说,学校的电子专业很有实力、很有特色,她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电子信息专业工程师……
尽管病魔没有完全降住,但生活中的叶晨永远都是笑容满面,她思想上要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酷爱体育运动,班主任贺卫红老师评价她是一位真正具有正能量的大学生。
这次疫情来临之际,叶晨同学带着满腔热情毅然报名志愿者,配合当地公安机关做好外来流动人员的登记和体温测量、为社区居民输送生活所需物资、多渠道宣传防疫知识、查看隔离人员等。
“晨晨,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要保重呀,外面疫情日益加剧,更要注意防护……”叶晨的母亲每天这样劝说。
“不碍事,社区领导对我挺关照的,我校的师生都参加了志愿宣传活动,很有意义,我会保护自己的。”起早摸黑、满怀热情的叶晨同学快乐地回复母亲。
成为疫情防控工作主阵地的她,学以致用,开拓创新,广泛动员,团结群众,大街小巷和社区办公室等地方到处都有她忙碌的身影,社区领导多次劝她保重身体,她总是微笑着一句话:不碍事,身体好着呢。叶晨说,“无论身处何方,我会牢记学校老师的敦敦教诲,学好专业就是要实践应用,现在疫情防控工作处于关键时刻,社会需要我的时候,作为新时代青年,就应该主动担当有为,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广大群众服务,才是生命活着的真谛……我要好好努力下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南昌大学】博士丁顺民利用自己科研成果指导配制消毒溶液,服务家乡“抗疫”
疫情期间,南昌大学化学学院博士丁顺民利用自己科研成果,指导配置消毒液,为家乡“抗疫”作贡献,事迹被央视报道。
品汉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有机硅系列产品的高科技环保企业,当疫情严峻,消毒液等防护用品极度紧缺时,公司决定利用自身产学研优势,为抗疫贡献力量。丁顺民将他在实验室改进的75%乙醇消毒液以及次氯酸钠消毒液作为配方,指导公司员工制作的消毒溶液,内含特种添加剂,可延长消毒效果。2月2日上午,公司自产的第一批800KG消毒液刚配制完成,便争分夺秒发往家乡德兴市。
丁顺民是南昌大学化学学院党员博士团骨干成员之一,作为化学学院党委与德兴市香屯街道党工委共建“党建+实践基地”的联络人,他充分发挥了化学学院教师的科研优势,服务于家乡建设。丁博士所在的教工支部获评全国样板党支部。
4.【南昌大学】学生黄馨雨为邻居抗疫夫妻分忧:“把孩子交给我,你们放心在前线战斗”
因为疫情,各地中小学都不能按时开学,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贸163班黄馨雨同学得知自己老家邻居——武汉一对医生谭一清、吴芬夫妇昼夜战“疫”,为远在荆州老家的孩子学业问题一筹莫展时,她主动承担起为孩子辅导功课的任务,让邻居夫妻能够专注于疫情防控。为此这对邻居夫妻特别感动,还特意为黄馨雨同学写下感谢信。
“从小父母就让我向品学兼优、与人为善的医生吴芬姐姐看齐,当我得知姐姐因为孩子的学业问题夜不能寐时,我不禁想到姐姐既要担心医院里的病人,还得担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她该有多焦虑啊!”黄馨雨觉得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发自内心的。“现在能为姐姐减轻一点负担,我自己也非常开心,感觉自己也在与姐姐一同前行。她在一线冲锋陷阵,守护大家,而我在她身后,守护着她的小家,让她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投入战‘疫’中,帮助到更多的病人。”
5.【江西师范大学】“师大红”在“战疫”中飘扬——江西师大师生党员抗击疫情纪实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自1月27日发出《致江西师范大学各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倡议书》以来,该校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或亲赴一线、或笔墨为援、或捐款捐物、或在家乡甘当志愿者“站岗值勤”等等,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师大红”在防控疫情斗争中高高飘扬!
来自音体美的特殊“支援”
“我一定会亲手把这2000个口罩交到医院……”音乐学院播音系党员教师陈怀杰,发动他的学生2018级播音班同学,根据作家李月亮文章《武汉疫情爆发12天:这17个普通人的故事》,通宵配音制作视频,募集到善款,通过海外购买2000个口罩,送至南昌市新型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第九医院。
大年初八,一封“艺术战‘疫’志愿者行动征集令”在网上发布,这是美术学院在向全院学生征集各类艺术作品。征集令要求以“抗疫防控”、“武汉加油”、“致敬逆行者”等为主题创作,线上征集美术类作品、设计类作品和视频类作品。短短几天,700多件各类作品纷至沓来,其中美术学院党员教师王燕带着她的国画系613工作室的研究生们,以反映“战疫战况”和对疫情战区的虔心祝福奉献多幅画作。
“我们不是医护人员,不能奔赴前线;我们不是科研工作者,没有能力研制抑制病毒的药剂;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们可以以‘特殊党费’的形式募集善款,表达作为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这是体育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在网上发起的一份特殊的倡议书:关于交纳“特殊党费”的倡议书。两天内,多位学生正式党员、预备党员交纳“特殊党费”3256元。
“互联网+”大赛项目团队抗击疫情
2019年11月,江西师范大学拟参加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洪宇”——青少年“岔路口”的温暖》正式组建团队,来自社会工作、法学、应用心理、财政金融、马克思主义等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和同学因比赛项目走到一起。“洪宇”社会工作团队旨在通过法律援助、心理辅导、教育宣讲等形式,对处于“岔路口”的青少年及其家庭进行帮扶,减少青少年犯罪的社会现象。项目起源于政法学院洪宇社会工作社,该机构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全国首批最高检和团中央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试点单位。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洪宇”团队的同学们没有按计划提前返校研讨项目,只能在各自家中通过网络在线推进项目。在学校双创中心的建议下,“洪宇”团队指导教师、江西省援助武汉“安心计划”督导员、政法学院教授周琴指导校2018级社会工作学硕士研究生何东等团队成员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团队通过网络对疫情隔离医学观察点的工作人员和民众进行心理援助服务。为了扩充服务力量,团队还临时招募了13名志愿者和心理咨询师。服务中,志愿者们加入到观察点的微信联络群,宣传疫情防护和心理调节知识,了解群内动态后,向有需求的医护工作者和隔离观察人员提供预约二维码,平台将通过二维码为其联系合适的咨询师,提供相应的心理援助。服务开展以来,在处理医护工作者的职业倦怠、隔离观察人员的焦虑恐惧情绪等问题上已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月5日,该服务直接受益人数达120余人,间接受益人数达400余人。
辅导员万海颖:家乡疫情防控“领头羊”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1+3辅导员万海颖,在得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相关官方报道的第一时间,积极动员家人朋友向县有关部门捐款捐物,出钱出力。在全县物流停运、物资运输困难的情况下,主动谋划,想方设法联系高中母校收集垃圾桶、捐出自用帐篷等防疫物资,充分展现青年党员在基层的先锋精神。
线上万海颖积极配合学校,每天按时详尽报送学生在家思想动态和身心情况。同时,在全院研究生工作群、所带班级群、党员群大力动员宣传防疫措施,积极鼓励身边人不信谣不传谣,不走亲访友,不聚众集会,理性平和配合新型冠状病毒的防疫工作,以身作则,带动同事同学学生,积极发挥高校辅导员的职责。
1月30日,万海颖组织家人朋友,动员社区左邻右舍,成立防疫工作宣传微信群。2月1日,在家乡加入县疫情防控委员会临时党支部,成为一名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志愿者,协助县卫生健康委员会连夜赶制一千三百个红袖章。同时,负责拟订防疫宣传标语、录制全县各乡镇社区防疫宣传内容、在自己所在社区成立左邻右舍微信群开展防疫宣传和口罩佩戴动员工作等。
万海颖表示:“疫情无情人有情,关键时刻高校辅导员要发挥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身先士卒,在学校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社会做群众的示范榜样,主动作为,为国家打赢新型冠状肺炎战役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最为危险的“站岗人”
疫情爆发时,正值高校寒假期间,师生们多返乡在家。形势急迫,时不我待,疫情席卷之下,师大众多师生党员就近就便在家乡投身一线防疫防控工作,有的在行政村村口防疫检查站点值勤,有的在社区劝导站站岗,有的在高速公路路口担任志愿者检测体温.....谁都知道,这不是一般的站岗,而是最为危险的“哨岗”一线,但他们依然义无反顾。
科学技术学院体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许时高,不仅在疫情期间捐款献血,还主动请缨,担负起社区劝返点测量体温、劝返外来人员的具体工作,每天的值勤时间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连续12小时的工作,当他摘下口罩时,脸上已是深深的口罩勒痕。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世界史教研室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获得者杨长云副教授,在家乡信丰县多个防疫站点、劝导站开展防控工作,经常值勤、社区巡逻到深夜。
外国语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书记、日语系博士教师熊磊,不顾疫情防控工作形势的严峻,无暇陪护妻小,在家乡高安市杨圩镇湖背行政村积极参与一线防疫工作,他站的岗从没有人敢冲岗。
90后硕士党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山杉在离家60多公里的扶贫点,在河南省原阳县坚守黄河大桥,守住豫北地区进入省会郑州的交通要道多日未回家。
双胞胎党员、音乐学院姐妹万紫荆、万紫薇,在同为党员的父母的带领下,一家四口在疫情严峻的九江,在居住地新东方社区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受到当地社区居民一致称赞。
预备党员、软件学院2017级软件工程2班封田同学,作为居住地瑞昌市东街社区党支部的一名防控志愿者,勇敢劝阻当地一座屡劝无效、香火依旧的寺庙关闭。
入党积极分子、国际教育学院2018商务英语赖佳斌同学,在家乡赣州市于都县银坑镇银坑村守卡点担任普通志愿者,搬起一张圆桌就开始工作,严守走亲串门与聚众玩乐。
预备党员、财政金融学院2017会计3班甘益同学,在家乡崇义县关田镇田心村高速公路路口担任志愿者,每天为成百上千下高速的人测量体温。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江西师大从校党委到普通党员、从教授到学生、从武汉一线支援到基层家乡防疫,师大红始终在飘扬.....
6.【江西财经大学】江财学子:让青春在战“疫”中燃烧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江西财经大学青年学子的心。近来,他们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用行动践行着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挺身而出,走上抗疫战场。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疫情面情,没有地方,没有人员可以置身事外。学校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和团委联合向全校青年学生发出《我为战“疫”出份力•江财青年特殊的寒假作业》,江财学子积极响应号召,以各种形式参与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序、高效、规范地开展防控知识宣传、返乡人员排查、密集区域消毒等工作,为各地构筑起一道道保障防线做出积极贡献。2019级统计学专业黄婷同学在兴国火车站、兴国西站志愿值守,配合县妇幼保健院、县第二医院医护人员对车站旅客体温检测、排查登记,并带头参与“卫生防治、知识宣传、科学排查、拒绝谣言”等宣传服务工作。2017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邓军勇同学是一个单亲贫困家庭学生,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主动请缨,参与村里的疫情防控志愿工作,严格登记村民出入和进行体温测量,并积极参加村庄消毒工作。2018级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彭湘君同学参加了“襄阳社工心语热线”肺炎防治支持性服务志愿者活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批批的江财学子,主动请战,有的化身为社区的“红马甲”,有的化身为“消毒专员”,有的化身为送货上门的“快递员”……全力以赴冲锋疫情防控第一线,以必胜的信心和决心,投身这场战“疫”,在战“疫”中扛起青年担当,展现江财风采。
以艺战“疫”,点赞抗疫英雄。疫情虽重,但抗疫之力量是强大的。一箱箱救护物质,一批批医护援助人员,一笔笔抗疫捐款,汇聚起感动人心、抗击疫情的巨大合力。一幕幕感人场景,一个个热血故事令中华儿女深深的感动着。艺术学院学子自发举办《最美医者》展览,用自己手中之笔,心中的才,绘出最美医护人员,为他们点赞,让更多人看到医学专家们冒着生命危险亲临疫区,为战“疫”出谋划策;医护人员战斗在战“疫”一线,勇敢逆行,不计报酬、不畏生死;新闻工作者不惧艰险,奔赴疫情中心采访报道;建设者们24小时不间断施工,再现“中国速度”,助力“战地”医院建设……一张张画卷中,展现出护士勤劳细心、钟南山院士大义无畏、医生舍小家为大家的高贵品质,满满的正能量,直抵人心。2019级公共管理学专业虎于森、夏守濠两位同学共同创作了一首为“逆行者”加油打气的歌曲《“疫”不容辞》,在全校师生中广为流传。党员学子先锋班代靖巍等学生党员则运用H5、微信等方式向全校同学发出“做预防疫情”的承诺倡议,动员大家做防控知识的传播者、疫情谣言的制止者、健康校园的守护者。江财学子积极为奋战防控一线工作者声援,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创作出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讴歌在一线战斗的“最美中国人”,激发人们心灵上的共鸣,为时代画像。
爱心捐赠,助力抗疫一线。2019国际会计专业黄逸娉同学得知江苏省血库告急A型和O型血液时,主动和妈妈一起上阵,进行无偿献血。16级财政学专业徐悦铭同学在得知九江市各医院医疗物资匮乏的情况后,立即开展“携手共筑九江疫情防线”的活动,累计拨打国内300余家医疗物资生产企业电话,联系了六个国家海外代购,共发动了400余位同学参与,累计筹款51548.66元,购买各类口罩累计4400个,护目镜320个,防护服166件。18级经济学专业宋宇龙同学将自己平时兼职所得捐出,共向新余慈善总会捐款11600元。同时,众多的江财学子通过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腾讯公益、淘宝爱佑慈善基金会以及各地慈善总会和红十字基金会等平台捐款捐物,助力抗疫防控,诠释了江财学子的大爱情怀和责任担当。
敢于亮剑,争做抗疫卫士。2018级吴书晨同学网上浏览肺炎实况时,发现存在大量账号在散布有关新冠肺炎等不实消息,立即联系人工客服,最终网站将不实消息清除并封禁造谣账号,真正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为净化网络、社会稳定贡献出力量。同时,在与疫情的斗争中,有学子通过各种方式劝说村民不要聚集,号召大家用行动支持国家倡导,共同对抗疫情;有学子对居民不戴口罪的行为,及时劝止;有学子坚决检举小区聚众打牌、打麻将非法活动,维护人民的健康安全。
7.【江西传媒职业学院】实习生涂励攀:瘦5斤就当减肥了!
“在这样的关键时期,我少休息一点不算什么,瘦几斤就当是减肥了,支援疫区的生产那可耽误不起啊!”从早到晚没停片刻的涂励攀拍拍肚子风趣地说。
涂励攀是江西传媒职业学院出版印刷系2017级图文1班的一位实习学生。疫情期间,他所在的实习企业江西天时彩印有限公司临危受命,作为江西省第一批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负责生产酒精消毒液外包装及瓶贴标签,火速支援抗击疫情第一线。当时公司已经放假了,大年初二,公司经理骆总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小涂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小涂获悉这个通知,他二话不说立刻答应下来,因为在他看来,能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国家分忧解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湖北武汉加油,这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完成。
他提前一天来到生产车间,来到自己的生产岗位。那天,公司只有三个人在,他和两名公司保安。那一整天他都没有闲着,他把他的抗疫武器----CTP 设备(计算机直接制版机)和专业电脑设备做了一遍保养和运行,确保第二天能正常生产。复工生产期间,公司的生产任务非常重,小涂每天的工作时间基本都达到了12小时,从初八到现在,他没有休息过一天,他没有出现过一次工作失误,他把平常所学的专业技能发挥到了极致,他制作出来的每一块CTP印版精度实现了零误差,质量达到了最高标准,完全保障了公司的印刷生产,得到了公司领导及同事的高度赞赏。往常过完春节,小涂的体重都会悄悄增加一点,可过完这个春节,小涂足足瘦了5斤。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涂励攀同学就是一名战士,他的武器就是他在学校和公司所学的印刷技能,以及他那种在 疫情面前舍我其谁的奉献精神,在工作面前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8.【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志愿服务半个月,他两双鞋走开了胶
一大早,都昌下起了小雨。跟往常一样,江川早早拿好疫情防控宣传材料出门了。江川是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的一名党员团干,整个寒假他都在老家都昌,深入农村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走村入户,宣传引导。他说,疫情防控不能落下一位老百姓,农村是疫情防控的重点,也是防控的难点,春节返乡导致人口集聚,医疗水平有限,防控意识相对较弱,防控手段相对较少,所以更加让他觉得时间紧任务急,要动员广大群众共同抗击疫情,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了半个月,他的两双鞋都走开了胶,但他依然乐此不疲。他笑着说道:平时喜欢跑步,刚好这次深入农村走村入户,每天十多公里的运动量就不用去跑步了。在入户过程中,他特别注意那些孤寡独居老人,不仅给他们普及疫情防控知识,还送上口罩和一些生活必需品。他时刻提醒自己作为一名党员,要当好疫情防控一线的信息员、宣传员、战斗员,直到疫情结束。
实际工作中,江川丰富宣传形式,加大宣传频率,白天走村入户,晚上则开展网上防疫知识宣传,在微信群发布最新疫情信息,提高了疫情防控效率和效果。他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时刻鼓励大家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疫情防控一定会取得胜利,大家的健康生活一定会得到强有力的保障。同时也号召广大团员青年团结起来、行动起来,积极向所在社区(村)报到,在做好自身安全防护的前提下,依法科学有序参与疫情联防联控,积极投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疫情总会过去,春天总会到来。随着一代人的不断成长,如今90后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毅然冲到了战“疫”一线,为防控疫情贡献着青春力量。
9.【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众志成城共抗“疫”,江西科技师大学生党员争先锋勇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上下迅速行动起来,众志成城,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采取切实措施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从武汉到全国,从社区到村口,无数党员干部坚守岗位,冲在一线,将疫情看作命令,把防控的责任牢牢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中。来自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各个学院的学生党员积极服从当地政府安排,他们或在村口值勤,或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他们用自己的担当和作为,践行着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党旗在防疫一线熠熠生辉。
家住广东省佛山市的刘梓锋量是法学院的一名学生党员。广东省作为确诊病例较多的省份,防疫工作较为严峻。看着家乡的党员干部们每天为此次疫情工作忙碌着,她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主动要求参与广珠西高速收费站的疫情防控工作, 每天她随同志愿者们在收费站对过往车辆进行登记和人员体温测量排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身体有没有发热或咳嗽?”每天她不断询问过往人员,详细登记有关信息,“只要我们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当地政府安排,精准施策,尽好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属于我们的春天必将到来” 她说。
孟雨翡同学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软件动漫学院2017级一名预备党员,当她在公众号“志愿淄博”中看到招募志愿者的帖子,第一时间便申请了加入,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击疫情的志愿活动中。每天,她和志愿者们一起背着笨重的喷雾仪到公共厕所、垃圾箱进行消杀。“虽然消费喷雾仪刚背上感觉不太重,可是一天下来自己也是累得腰酸腿痛,但是为了做好防控工作,我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孟雨翡说。
而家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铁城镇双刘店村的外国语学院任增艳因父亲是村里的卫生防疫员之一,负责全村的卫生防疫工作。但是随着疫情进一步发展,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变得十分紧张,其它的卫生防疫员则全部调配到村口进行巡逻和值班,而村里的每天的消毒就落在任增艳的父亲一人身上,“我是预备党员,这个时候应该站出来,只要你将消毒的步骤教给我,我和你一同去完成村里的消毒防疫任务”,任增艳和父亲说道。从大年除夕开始,任增艳和父亲在村里走前走后,背着消毒喷雾仪到超市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为村里卫生防疫工作尽职尽责,得到村民一致认可。
家住江西省九江市的冯鑫慧量是建筑工程学院的一名学生党员,因其所在地区离疫情始发地武汉十分接近,受到较大影响。看着居委会党员干部们每天为此次疫情工作忙碌着,她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主动要求参与城市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每天她随同社区其他工作者用喇叭向居民宣传防疫知识,告诫大家出门佩戴口罩及正确佩戴方式,牢记勤洗手,勤通风,尽量减少外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我坚信无数奋战在疫情一线工作人员的付出不会白费,保持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阻击战。” 她说。
“隔离的是病毒,凝聚的是同心。在这场战役中大家的心拧成了一股绳,我们肯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家住莲塘镇康莲路社区的万苏丹是教育学院2017级一名学生党员,在得知自己所在社区开展志愿者活动后,第一时间决定参与战“疫”工作中来。为了阻止新冠疫情进一步发展,万苏丹坚持每天上门督促湖北及武汉返乡人员测量体温做并好记录及时向社区上报。对于居家隔离人员,她通过细微的关怀,疏解他们内心的压力,积极配合小区疫情防控工作。
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党员生杨泽宇是江西南昌人,一次偶然机会村委会的党员干事及志愿者们来到他家向他们普及疫情防控知识,他便向村委员主动亮明党员身份,“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大学生,面对严峻的疫情,我们不仅要做好自己及家人的防控工作,更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参与维持社会稳定和防治疫情工作中去。” 在村委员会的安排下,每天他随同村里的党员及志愿者在社区出入点轮流值班,值班时对出入人员进行体温测量,检查社区出入人员身份并登记有关信息,禁止陌生人员进入,有效的控制了村里疫情进一步发展。
化学化工学院预备党员汤曼的家乡在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虽然村里暂时没有疑似和确诊的病例,但是随着疫情进一步发展,村里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开始变得紧张,“看着中国疫情地图从刚开始的一小片红到整片红,作为一名学生预备党员,我想为此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汤曼的工作就是向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刚开始做宣传,有一些村民认为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我们这里是山里,病毒应该传不到我们这里”,不少村民都抱着这样的想法。看到村民们对她的宣讲无动于衷,她开始转换思路,从年轻的受过教育的学生入手,向他们宣讲疫情防控知识然后由他们向家里长辈进行再次宣讲。为了确保宣讲效果,汤曼每天早中晚都要和村里的年轻的学生碰面,了解他们的宣讲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在汤曼和村里的年轻学生的宣传下,村民们开始从不情愿到主动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大家同心协力,同舟共济,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也开展的相当有力有效。
10.【江西中医药大学】防控疫情,江中医青年在行动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江西中医药大学的一批青年学子肩负起时代的使命和责任,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共患难,为抗击疫情贡献青春的力量。
心系祖国,献爱高速。中医学院18中医4班学生蒋励,守卫高速疫情防控的“最美逆行者”。她是通过上海市普陀区团委发布的《普陀青年志愿者招募令》参与到本次疫情志愿服务中的,作为上海本地人的她,不仅自己主动报名成为了抵抗新冠病毒的志愿者,还动员母亲一起参与到了抗“疫”斗争中。她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在上海嘉定花桥的高速路闸口进行车流引导,秩序维护,检查身份证件,指导车内人员填写“来沪人员信息登记表”,给他们测量体温。这是很有可能直接接触到病毒的岗位,但在疫情面前,蒋励没有退缩
坚守岗位,守卫家园。针灸推拿学院G18针推1班学生叶致含,自1月26日起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工作,主要在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关田镇和文英乡的高速路口或县界,通过对来往人群和车辆进行检查(前期测量体温登记车辆人员信息,现阶段对外来车辆劝返),阻断传播途径,避免人群大规模流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每天工作时间为早上8点-12点,下午2点-5点。对于连日来的志愿服务工作他最大的体会就是要“众志成城”。在疫情到来的时候,大家都应该听从政府的指挥,众志成城,科学防护,同心战“疫”。“大疫当前,团结一心,真的很感动。”他说,“这种情景只在电视剧电影里面见过,现实的感觉更加的振奋人心,相信我们有这样的一群人在后方,一定可以及时控制疫情,共迎一个美好的春天!”
点滴服务,守护家园。药学院16药学1班学生马新雪,维护乡村健康秩序的“最暖防护者”。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马新雪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报名成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的志愿者。她的主要工作包括宣传有关疫情的防护措施,维持北京市房山区饶乐府进出村的秩序,劝导村民们尽量不去封闭的公共场合,不串门,少外出,对外出未带口罩的人员予以劝说,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对于进村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检查,体温测量,登记等。马新雪说“这场防控战‘疫’更需要年轻人加入,我们要为村民的安全负责。”她时常选购一些水果、水、方便的食物等慰问品送到志愿者们的手中,为北京市房山区的疫情防控工作贡献江中医青年的力量。
11.【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我们是00后,穿上警服就是人民卫士
实训警员奋战抗疫一线受到深圳市公安部门表扬
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江西司法警院在深圳参与实践教学的学生,积极协助配合当地工作,奋战在新冠状病毒阻击战的一线。火速追踪发热患者。1月31日凌晨,一名发热咳嗽患者拒绝配合医院治疗,擅自离开医院。正在值班的李德育同学接到指令,积极配合民警工作,因优异的表现获派出所通报表扬。耐心劝导聚集人员。非常时期,当地政府宣布进一步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江西司法警院的实训警员们积极配合民警、辅警、巡防员,对麻将馆等场所的聚集人员进行驱散、教导和劝说。面对持续不断的“三位一体”核查任务时,他们以舍我其谁的奉献精神,持续奋战在新冠状病毒阻击战的一线。其中,蒋琦鹏、帅梓明、赵雪晨三名实训警员受到了当地派出所的表扬。深入社区宣传防范。为了提高广大市民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形成群防群控局面,实训警员配合当地民警和社会工作者,深入社区居民家中,挨家挨户宣传新冠状病毒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确保信息传达到每户居民,让大家提前防范,做到早预防、早防控、早隔离。排查湖北返乡人员。当发现有从湖北回到深圳的市民时,实训警员们坚持前往防疫一线,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取一系列防控举措,做好各种警务工作,协助测量体温,电话联系防疫站,当地居民积极配合,保证做好居家隔离工作。这些00后的实训警员们,在校虽是青涩懵懂的大学生,但走上实践教学的岗位,他们就是保护人民安全的钢铁长城。
预备警官沈亚浔逆行守护家乡安全
1月28日,大年初四,江西司法警院1825中队治安管理专业的学生沈亚浔,主动请缨协助九江市柴桑区公安局马回岭派出所,积极投入到辖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当中。为了坚定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决心,让自己保有良好的工作状态,沈亚浔把自己的手机壁纸换成了“战疫”,默默给自己加油打气。
为了防止疫情的蔓延,当地政府决定对部分路段进行交通管制,对出入车辆进行登记。寒风刺骨,沈亚浔坚守防控一线,不敢有一丝懈怠,迎着黑暗守护家乡的安全。防控工作不仅仅是对来往车辆进行检查,乡镇里还有很多防疫意识不强的群众,喜欢聚集在棋牌室等场所。这些聚集人员未穿戴任何防护设备,极易造成病毒在群体中的交叉感染。为了加强疫情防控,沈亚浔一同跟随民警驱散、劝导聚众人员,对超市等人流集中的场所进行宣传劝导。当地群众对沈亚浔诚恳、耐心的态度竖起了大拇指。沈亚浔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他勇于担当作为的奉献精神,获得了镇政府、派出所领导的高度赞赏。
12.【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志愿者奔向防疫一线驰援温汤疫情防控的教师志愿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挂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也牵挂着每一位宜职人的心。当听说温汤疫情防控工作存在医护人员紧缺的情况时,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立即组织,学校老师们踊跃报名自愿参加,2月1日上午,组成了一支由学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刘叶建带队,护理学院、医学院专家教师共20人组成的的志愿者队伍奔赴温汤,驰援当地疫情防控工作。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任军说:“大家听到此次任务能这么踊跃报名走到疫情防控的一线来,体现了大家的担当精神,希望大家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帮助当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随后,志愿者们根据当地疫情防控单位安排,分别前往温汤主要的交通卡口、18个小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据悉,接到驰援任务后,学校共有数十名专家教师在群里踊跃报名,在此次20人的驰援队伍中有17名党员,当疫情防控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挺身而出,舍小家,为大家。
守护家乡安宁的医学生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有这么一群“逆行者”,他们刚结束实习生活不久,又积极参与到抗击新型肺炎的第一线,他们就是学院2016级农村医学专业学生。
1月27日,奉新县卫健委发出倡议,希望医疗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次日,该班奉新籍学生涂祥军便递交了网络报名申请,并从1月29日上午正式在奉新高速收费站卡口上岗,为来往车辆人员测体温,一直到凌晨12点才下班,之后每天根据排班安排轮岗工作。
苏新婷、胡慧芬、敖鸿、马利才、章望望等同学也自愿参加了家乡的疫情防控志愿工作,分别在各地高速路口收费站进出口卡点,为来往车辆人员测体温,有时要工作整整12个小时,甚至是通宵达旦。同学们说:“穿上防护服,看别人拍的照片,自已都不认识自己了。”
苏新婷在宜春康元中西结合医院工作,医院接到上级要求,抽调了12名医务人员分三组前往指定高速路口给进城的市民测量体温。她被分到了第一组。这个小个子女孩儿从2月2日凌晨12点一直工作到2月3日上午8点,整整9个小时。
新余市南安乡的敖鸿同学早在1月23日和1月29日,就在高速路口进行了测量体温工作,每次从早到晚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2月4日晚9点他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工作,这次他一直要工作到2月5日上午9点,还是整整12个小时。同是南安乡的章望望同学1月31日晚9点至2月1日早9点也站了一个通宵岗,坚守着南安高速路口进出口。2月1日,胡慧芬同学在南安乡政府报名,自愿参加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当天,她从上午9点一直忙到晚上9点下岗,回忆起那天的工作,她说:“下班后感觉脚已经不是自己的了。”马利才同学在万载县双桥镇中心卫生院上班,疫情日益严重后,卫生院安排他每天工作8个小时。
另外,黄敏同学每天下乡为村民测量体温,登记情况,做好防护宣传,督促好群众做好自我保护工作,她负责测量万载县潭埠镇昌集村95户,400多人的体温测量,为期14天;杨益冬同学从2月4日起,每天在丰城市托船镇后村卫生所为村民测量体温;邱胜男同学每天坚守村卫生所,为村民提供医疗帮助。在农村防护条件相对较弱,大家的防护措施只有一个口罩,同学们笑称“一个口罩打天下”。
看着他们在前方传来的工作图片,做为班主任的黄卉老师既欣慰又担心,但更多的是被他们感动着,“我要做的就是不断叮嘱他们注意安全防护,搞好消毒工作,每天及时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把他们的事迹宣传出去。”这群“逆行者”们,在关键时刻义不容辞地冲在了第一线,守护着家乡的安宁,在他们每一个人身上,都展现了医学生的职业精神。
13.【江西工贸职院】辅导员熊春兰:日行万步,“宅”日子里的“逆行者”
疫情的严峻,让“宅”在家中也成为防控疫情的有力保障。当大部分人成为“宅男”“宅女”时,有个人的数据却总在万步以上,她是江西工贸职院辅导员熊春兰。
当村里的广播响起“请村干部、党员速来开会”,正在老家与家人共度春节的熊春兰老师第一反应就是响应组织的号召,立即加入赣州市大余县黄龙镇黄龙村防疫志愿值班小组。2月4日之前大余县暂无一例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或疑似患者,许多年老的村民对疫情都不重视,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多次挑着自家菜地种的蔬菜想越过值班设卡点去县城卖菜。熊老师通过联系县城需要采购蔬菜的社区进行供销,打通了村里蔬菜销售难点,又细心劝说村民,告知国家政策和发放防疫宣传单,常常一出门就是一天。2月6日后该县突增4名确诊患者,且患者发病前主要场所就是县城的菜场,听闻消息,该村村民都很庆幸在熊老师的劝导下没有外出。“日行万步,能换来全村人的安全很值。”熊春兰老师说。
14.【华东交通大学】华东交大理工学院青年志愿者积极参加所在地疫情防控工作
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当前,全面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进入关键时期,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青团中央号召青年志愿者参与到区县、街镇、城乡社区等防护工作网络中,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力所能及地当好“第一响应人”。春节期间,华东交大理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参加所在地的疫情防控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青年志愿者力量,彰显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学校电信分院青年志愿者学生党员王豪在家乡村庄封路时,主动请缨同村里志愿者一起到村口站岗,劝阻过往车辆和行人,并做好排查登记工作,降低病毒传播风险,保证群众安全。
学校电信分院志愿者学生党员熊志标和入党积极分子李超也分别积极参与到各自村庄的疫情防控工作,和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上门宣传病毒防控知识,稳定群众情绪,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并劝导群众疫情期间坚决做到不串门、不聚餐。同时,配合村干部,对全村在外省务工人员进行深度摸查,引导从武汉回来人员进行隔离观察。另外,他们还借助微信、QQ等,及时分享、转发官方疫情最新报道和科学防控知识。
在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三仁乡高桥村,学校土木建筑分院青年志愿者学生党员吴敏茜坚守在村庄疫情防控工作一线,对村里来往车辆进行排查登记,尽力控制传染源,并以喇叭广播的形式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营造氛围、凝聚力量。
学校土木建筑分院青年志愿者学生党员刘芸在春节期间,积极参与当地防控工作,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在小区入口处设立“党员先锋岗”,大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劝诫来往居民减少流动性,并发动群众不团拜、不聚会、不走亲访友,引导群众树立“隔离病毒不隔离爱”的大局观念,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防控疫情,党员义不容辞。华东交大理工学院广大青年志愿者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挺身而出,从身边做起,立足本村本社区,投身当地疫情防控工作。另外,学校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还纷纷以捐款捐物等其它方式,爱心驰援武汉,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15.【九江学院】九江学院师生积极投身防疫一线
出发!我们是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时期,为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2月7日上午,九江学院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庄重地举行“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成立大会暨授旗仪式。在附属医院团委积极倡议下,广大职业青年自愿踊跃报名,目前已组建七支队伍,突击队员达122人,分别来自于援鄂医疗、隔离病房护理、后勤保障、宣传报道、心理咨询、医疗救护、火车站体温检测等部门或岗位,他们将作为党组织抗击疫情工作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军。九江学院团委书记闫来英说,当前防控疫情是最大的政治,广大青年突击队要体现党的领导力量,要按照党委的部署,在群众中增强号召力,要把握青年突击队专而精、小而硬、精锐出战的特点,敢打硬仗,能抗硬活,攻克难关,为打赢防疫攻坚战作出青春贡献。
大学生党员写下“请战书”,站在抗击疫情一线
“党员不是一种荣誉,而是一份责任,是面对困难时的勇气。80字的入党誓词我谨记在心,现在到时了最需要我们的时候,请允许我向村党支部提出申请:我志愿加入中沙村疫情防控队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尽绵薄之力。”2月1日凌晨,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中沙村党支部收到了一封 “申请书”,中沙村民、九江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大三学生何思珂申请自愿加入中沙村城北安置地卡点登记工作。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旅游与地理学院的许多同学也加入了当地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学生党员钟君煜同学在村里劝导没有戴口罩的人们戴口罩;学生党员付燕同学在小区门口负责督促人们戴口罩、对小区进出人口登记监督;学生党员刘贤望同学在村口拦外来车辆进入,把控进村车辆;学生党员胡鹏鹏已报名志愿服务,排好了班……他们是学院众多志愿者的缩影。
16.【九江职业大学】师生党员纷纷成为社区防疫志愿者
自1月31日开始,九江职业大学的师生党员们纷纷响应号召,积极参加“党建+”联防联控“双报到”活动,自行前往所在社区报到,成为社区防疫志愿者。
文旅学院党员教师虞莉在1月31日就来到所在社区九江市沙子墩社区报到,2月1日早上就开始了她的防疫志愿工作: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打电话摸排湖北籍返浔人员,她主动承担了东盟城中城小区住户电话排查、登记、防控安全提示等工作。由于社区电话数量有限,她使用个人手机,戴着口罩,联系了一个又一个家庭,一天下来,联系的住户达到了上百户。虞莉同志表示,戴着口罩打这么多的电话,口干舌燥,但作为一名党员,在这特殊时刻,能以自已的微薄力量帮助打赢疫情防控战,即使再累也是值得的!她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一起,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
思政课部党员教师郭军也在电话报到后,于2月2日上午8时来到九江市湖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社区防疫志愿工作。他主要负责电话排查、收集信息等工作,一早上四个小时不间断电话联系,逐个摸排、登记信息,工作中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逐户对从湖北尤其是武汉返浔的人员进行排查并上报。由于湖滨社区人员情况复杂,电话排查是远远不够的,上午的工作结束后,他匆匆吃了午饭,立即到湖滨社区内进行走访。在询问居民家中人员健康情况,宣传防疫知识时,为了确保居民以及自身安全,尽量避免接触,他就在居民家门口,隔着门大声告知防疫的相关要点。半天下来,嗓子都喊哑了,但是隔门不隔心,在居民的积极配合下,他完成了半天的走访任务,并在每个单元门上张贴了7种疫情防控宣传教育知识。
老师们奋斗在疫情防控的前线,同学们也不甘落后。
在新疆哈密市伊州区柳树泉农场园艺二连,艺术学院17音乐教育专业预备党员王良同学,积极响应学校党委号召,在看到连队急招录会电脑操作的志愿者后,主动报名参加防疫志愿工作。5天以来,他从上午9点到晚上9点,每天工作10余个小时,走进社区宣传防疫知识,对流动人员走访调查,进行信息录入上报。有时,晚上零下10余℃,他一直坚持在主干道路口配合执勤站岗。王良同学表示,虽然自己是应届毕业生,但在收到学校党委“党员挺在防疫工作前线”的号召后,他立即申请了延迟参加工作实习,因为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连队更需要他。
在江西上饶玉山县六都乡下坊村,信息工程学院预备党员占国君同学,看到此次疫情如此严重,他主动积极参加六都乡政府的人员调配工作,从1月28日起,每天早上7:30-17:30在六都乡三个集市上进行街道消毒。背着几十斤的喷雾剂,占国君把责任担在了自己的肩上,发挥了我是党员我先上的精神,让鲜红的党旗越发的鲜艳。占国君同学表示:2003年非典时,自己还小,什么也不知道,而现在,自己是一名预备党员,有责任有义务站出来,和更多的人一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
17.【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师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在阻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师广大青年师生迅速响应学校抗击疫情的号召,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为战“疫”贡献青春力量。
艺术与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宁晓克——党员就是先锋,疫情就是号角。1月23日在回老家过年的路上,听着新闻中关于肺炎疫情的报道,有着15年辅导员工作经验的宁晓克意识到了问题的紧迫性,在服务区他当即安排学生做好自我排查、自我防护,管好自己、监督好家人。对湖北咸宁籍同学柯灿进行了约20分钟的通话,了解了当地的情况和柯灿家庭自身情况,叮嘱按上级和社区的要求做好相关配合工作。考虑到南昌口罩供应趋于紧张,他立刻联系在石家庄老家工作的同学进行采购,由于反应迅速,最终采购到200个N95口罩、约400个医用外科口罩,他将这批口罩中的一部分捐赠给了有防护需求的社区卫生院和街道办,剩余的将带回南昌发给学生。同时,他还在师生中发动了捐款活动,向武汉慈善总会等公益组织捐款11000余元,真正起到了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
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梁良——沉着冷静,全力以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他积极引导鼓励学生不要有恐慌心理,静心学习,以艺战“疫”。他积极在线督促同学们做好新学期课程准备,提醒他们提前在个人电脑上预装学习软件,并转发学习教程供同学们熟悉软件界面及部分基本操作。他组织在线海报创作活动,将防病抗疫主题与专业学习创作结合起来。学生们创作了部分主题鲜明的防病抗疫海报,并在QQ群中进行了分享。
艺术与设计学院辅导员姜颖——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宣传教育。疫情出现以来,她及时了解关切所带班的113名学生近期身心健康状况,在班级群、微信群中开展“疫情防控小课堂”,将上级文件学懂弄通、揉碎取精,尽量以同学们最习惯、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宣传教育,让同学们对疫情防控知识入脑入心,保护自己,影响他人。另外,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疫情防控工作效率,在接到紧急任务通知时,她利用微信、QQ群聊的方式与3个班21名班干同时召开网络视频会议,当即安排各项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心理动态等情况,形成以班主任、班长和班委“点线面”三位一体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密切有效地开展疫情防控监测工作。
范鹏,国际工程学院17高职工程4班学生,2019年12月进入南昌市高新区应急处突大队实习。自疫情爆发后,该同学坚决服从命令,积极投入到抗击疫情一线中。据了解,当前他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对南昌高新区疫情发生区域进行封控、站岗执勤和定点巡逻,并时刻处于机动待命状态。连日来范鹏同学严格遵守纪律,认真执行任务。通过工作,他深刻体会各级政府部门对这次疫情的重视,更加强烈体会到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各行各业人员为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所作出的辛苦努力。他表示一定会继续奋战在抗疫一线,为打赢疫情阻击战作出自己的贡献。
刘琨,艺术与设计学院18级高职艺术5班学生,学生会副主席,入党积极分子。疫情发生以来,积极参与当地政府防疫工作,在村中做志愿者,宣传疫情知识及其防疫小措施,协助做好村民防控隔离,劝阻聚集打牌、聊天等。
何嘉屹,19级高职艺术4班团支书,在假期他利用网络帮本镇群众采购防护口罩;积极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引导群众做好疫情防护工作,并同村里的工作人员一起做好防控隔离工作。
曾佳,19级高职艺术4班同学,主动在群众中宣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引导群众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积极参加该院学生党支部组织的募捐活动,为武汉人民奉献爱心。
18.【江西科技学院】江西科技学院学子参与抗疫防疫志愿服务
在抗疫防疫的前线,少不了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投身社区基层的抗疫战场,用青春汗水守护家园。这其中,就有不少江西科技学院的青年学子。
财经学院预备党员刘佳欣日前加入当地社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罕乌拉社区)防疫工作中,积极宣传防疫知识、收集疫情信息和外来人员情况。当前,内蒙古白天气温平均在零下25度,刘佳欣穿着厚厚的棉衣,带着防护口罩和其他志愿者们一起每天工作7个小时。刘佳欣说:“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参与抗疫社区服务,是应有的责任担当。”
教育学院19级团员青年俞佳蕾响应号召,主动参加当地(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煤山镇白岘乡罗村)的防疫抗疫工作。俞佳蕾与煤山镇罗岕妇联巾帼志愿者一道挨家挨户宣传科学防疫,给每家每户发放防护物资,劝说村民避免聚集,减少串门。“防疫无小事,能助力阻截疫情蔓延,我觉得很有意义。”俞佳蕾说,“投入到防疫抗疫的战斗中,作为一名团员青年,在国家需要我们之时,我们应该勇于担当。”
毗邻湖北省的九江市修水县,返乡务工人员多,人员流动大,防控形势严峻。财经学院的龚玲、刘一飞立即组织当地十余名志愿者投入到核实上报从武汉返乡人员信息的工作中。为了向一线抗疫医护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龚玲、刘一飞还协同修水当地青鸟课堂大学生团队发起向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捐赠防疫防护物资捐款的倡议。不到一天的时间,共有49名来自全省各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此次防疫捐款,募得定向捐款2706.6元人民币。龚玲表示:“非常时期,青年学子必须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疫情防控面前,江科青年坚决不做旁观者,我们的城,我们来守卫!”
艺术设计学院的陈羽喆,在了解并掌握疫情相关预防知识和有关情况后,毅然响应家乡号召,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主动与社区负责人取得联系,和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一同参与社区防疫工作。她还搜集宣传标语,制成海报,张贴在各个街头转角处、小区楼道口等,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确保群众对疫情预防的认识,引导居民自我保护,增强居民自我防控和健康管理意识。
“少吃一顿饭,亲情不会断。”学校智能工程学院17级学生蒋卓亚主动请缨成为一名村镇防疫监督员后,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蒋卓亚说:“在这几天的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不易,也收获了不少有关疫情防控知识。眼下虽然疫情严峻,但我坚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戮力同心下,在防疫阻击战中所有积极贡献的人员的努力下,我们一定会战胜这次疫情!”
为防控工作而奉献青春力量的还有智能工程学院19级学生赵志镇。在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赵志镇来到小区的居委会,主动参与到业主居委会值守工作中。在值守工作期间,他主动作为,积极配合上级分配的各项工作,协助居委会成员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为每一位进出小区的居民测量体温,并登记所有到访供货、送外卖、收寄快递等社会人员。赵志镇说:“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同时也是最需要大家支持配合的时刻,现在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为了我们的‘大家’和‘小家’而已。”
19.【赣南师范大学】赣南师大学子薛晨投身抗疫阻击战收到三个社区感谢信
近日,赣南师范大学先后收到浙江省长兴县三个社区的感谢信,对该校学生薛晨积极参加当地疫情防控工作,面对疫情敢于担当、甘于奉献、扎实开展工作的优秀品质给予高度赞扬,并感谢学校培养出乐于奉献,有家国情怀的青年学生。
“孩子啊,别去好不好,疫情这么严重,万一被传染了咋办?”“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党员就应该冲在前面,甘于奉献,临危不惧!”这是赣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育技术学1701班薛晨临出门时与母亲的对话。在了解到家乡防控疫情人员不足的情况后,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的薛晨,主动请缨加入当地防控疫情队伍。
数日来,薛晨先后在当地三个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每天都从早忙到晚,“有一些住在旧房区、旧胡同里的老人和小孩对疫情了解的不多,我们就挨家挨户上门进行宣传,还对整个社区的居民进行人口排查,让每一个人都了解疫情防控知识与工作进展情况。”疫情形势严峻,加班更是家常便饭,薛晨任劳任怨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 。“很认真、很仔细、很辛苦”简单的九个字,是薛晨工作的真实写照,也是社区负责人对他高度评价。
20.【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我是医学生,也是党员!”20岁医学生请战!
1月31日中午12时,信丰县红十字医院,一个额头发红的年轻护士摘下口罩,抽空喝上了当天上午的第一口热水。
这个年轻护士并不是该医院的正式护士,而是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的一名医学生,2018级护理3班班长、预备党员施晓婷。
打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战役以来,从大年三十至今,施晓婷一直在医院忙碌着,除了1月30日这天。
而1月30日这天,施晓婷自愿前往另一个“战场”。当天早上8点到下午4点,施晓婷来到信丰县铁石口镇高速路口收费站,为下高速的旅人测量体温。为多少个人测量过体温,施晓婷没有数过。值班6小时,除了几分钟吃饭时间,她没有一刻停歇过。
当天的信丰县天气晴朗,尤其是中午温度较高,施晓婷穿着白大褂、防护服,带着口罩、护目镜、帽子,闷热难挡,“倒是不觉得累,就是确实挺热的。”长时间的户外工作给她留下了“勋章”——晒得发红发烫的额头和脱皮的双手。
“你只是个学生,现在外面这么危险,不要再去了!”亲戚朋友都劝晓婷不要去医院了。她的语气很温和,态度却很坚定,“我有护士执业资格。我已经跟护士长说了会去帮忙,那里缺护士。”
几天前,施晓婷接诊几个高热患者。患者是一家三口,全家人都发高烧,咳嗽很厉害,全身乏力。这些明显的症状让她暗自惊心,“会不会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压下心中的紧张,她检查好自身防护后,冷静果断地安抚患者,做好护理。经医生诊治,这几位患者是普通感冒,施晓婷长舒一口气。类似这样的惊险时刻不少,她一次也没敢跟家人说过。
是什么给予这个20岁姑娘以勇气?施晓婷淡然,“我是一名医学生,入学的时候宣过誓的;2019年12月20日成为预备党员那天也宣过誓的。既是医学生,更是党员,双重使命,责任在肩。”
在医院实习的时间即将结束,对于“要不要继续到防控一线去”这个问题,施晓婷没有考虑过。让她犯难的是,距离开学开学还有一段时间,是继续留在医院还是时刻准备加入学校组建的防控后备队?
几天前,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向全校师生发出组建防控后备队的倡议,施晓婷是第一个请战的学生。“我是护理系2018级高职护理3班学生施晓婷,预备党员,具有护士职业资格,具备一定临床经验,……我自愿申请加入后备队,为疫情防控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她的请战宣言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朴实的话语和对双重使命的坚守。
21.【江西电大】江西电大学员吹响防疫志愿者“集结号”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考验,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裹挟风雨而来,当防疫志愿者的“集结号”再次吹响,一位位“守护者”挺身而出,他们就是江西电大的学员们,也是本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志愿者们。连日来,江西电大学员们穿行在疫情肆虐的大街小巷,以平凡之躯体为广大民众织就一张张疫情联防联控网!
“关键时刻,我要发挥好带头人作用!”
刘杨清,南昌电大安义学习中心18春工商企业管理专科学员,文峰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安义县“首届最美志愿者”。
面对庚子年春节的这场严重疫情,在许多志愿者回乡下过年出不来的时刻,身为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的他挺身而出,发挥了带头人的作用,迅速组织在县城的志愿者共同对抗疫情。按照上级分配的岗位,在自己负责的片区出入口设立关卡,为进出的市民做好出入信息登记、体温测量,劝导居民减少出行次数,拦阻疫情扩散路径。同时,他还尽力宣传防疫知识,增强居民的防范意识。
传遍街头巷尾的志愿“小喇叭”,走过漫漫长路的“红马甲”
毕业于新余电大17春建筑工程与管理专科,2020年春又报读了本科行政管理专业的学员胡勇明,也是江西洲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水西商会副秘书长、工会副主席,新余市一家亲爱心协会执行会长。他用“不安分”的行动默默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从大年初二开始,胡勇明加入志愿宣传车队。他给自己的车贴上醒目的宣传横幅,载着宣传喇叭,穿起红马甲,无所畏惧地奔走在大街上,向市民科普病毒防控知识。他甚至偷偷把自己家里仅存的十几只口罩放在车上,碰到没带口罩的市民,就免费送给他们。
1月27日,新余市人民医院发出接受捐赠的公告,胡勇明就发起倡议组织商会会员开展募捐,他率先捐出2000元现金,并承担起商会捐款的统计和信息上报工作;他还将自己公司千方百计花高价采购供节后工地开工使用的5000个口罩和20斤医用酒精全部捐赠给了市志愿服务中心。
作为怡然家园业主委员会主任,胡勇明为了小区居民安全,无偿赞助小区每天所需的消毒酒精,他还发起了守卫小区的值班安排,并以身作则率先当值,检测体温、安全巡逻、劝返外来人员、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在他的带领之下,小区的带班值守正式展开。
宣传小喇叭的任务结束后,胡勇明又自告奋勇成为“外卖小哥”,每天两次为抗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取餐送餐。
这个本可以好好与家人亲密相伴的春节,胡勇明“不安分”、“不老实”、“不听话”,让家人一次次“失望”,天天为他担惊受怕。儿子调侃说“钟南山说动才能动”,但我爸一直在“动”,“动”得倍儿欢快!
他们就是人人身边的“守护者”,他们也是国家千千万万个“守护者”中的一员。正是他们的英勇善举,激励民众信心,正是他们的无私付出,保得四方太平,正是他们的负重前行,让“防疫“之路愈走愈宽阔。
22.【景德镇陶瓷大学】留学生本杰明:我们一起共渡难关
1月28日大年初四晚,留学生Nouh Bentaleb(中文名:本杰明)来到学校附近的超市,帮同学们统一采购生活用品。“昨天超市提前关门了,今天要来早一点。”货架旁,他拿出手机,打开微信和同学们视频,“这个蛋糕,有几种不同的味道,你看想要哪种………还有这个……”。
寒假期间,包括本杰明在内、来自不同国家的85名留学生留在学校。为减少外出采购带来的疫情风险,作为楼层长的本杰明每天汇总大家的生活所需,再外出统一采购。为买到同学们称心的物品,细心的他,采购时会通过微信视频或拍摄图片发到群里,帮助大家挑选。“困难时期,我们更要互相帮助,这是我应该做的。”
本杰明来自摩洛哥,2019年11月来校,是“国际汉语进修班”的学生。待人热心、积极活跃,会多国语言、汉语讲得不错,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学校疫情防控启动后,国际学院的老师找到他,问他能不能当楼层长,协助开展相关工作,本杰明毫不犹豫答应了。
从除夕开始,本杰明每天和老师们一起下寝室,了解同学们的身体、生活等情况,帮助做好体温登记和防疫知识宣传,叮嘱大家注意卫生,戴好口罩,尽量减少外出。有时忙完回到自己寝室已是深夜12点多。为了缓解一些同学出现的焦虑情绪,本杰明和其他3位楼层长一起,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大家不要紧张,目前,虽然困难,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要相信中国政府和科学家!”
随着各国媒体对中国疫情的报道,有些家长希望留学生回国。本杰明协助老师做好计划回国留学生的出行信息,以便学校更好更快速地帮助他们离境。个别从外地返校的留学生对隔离不太理解,本杰明协助老师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尤其对英语水平不太好的非洲国家同学进行法语翻译,反复沟通,讲明临时隔离是为了保护大家安全,最终获得了这些同学的理解和积极配合。
1月29日,本杰明在朋友圈上写道:There will be hard days,but they won't last。(接下来日子虽然困难,但一定会过去。)“我热爱中国文化,我要继续留在这里学习汉语。”本杰明说,“我们一起共渡难关,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