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文化十讲”课程组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集体备课会

作者:陈洋安 时间:2025-10-21 点击数:

马克思主义学院讯 陈洋安供稿为扎实做好《红色文化十讲》课程教学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文化十讲》课程组于2025年9月至10月期间先后召开两次集体备课会,凝聚教学共识,优化教学设计,为高质量开展《红色文化十讲》课程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9月7日下午,“红色文化十讲”课程组第一次集体备课会在主教学楼235教室举行,课程组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课程组组长陈洋安主持。

会上,陈洋安围绕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与教学要求展开详细讲解,并以说课与示范讲课相结合的方式,聚焦“第一讲:从江西红色历史深处走来——为什么要传承弘扬好红色文化”“第二讲——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为什么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两个章节,通过讲述江西红色革命故事、诵读红色家书等,将“讲故事”与“讲道理”深度融合,让参会教师直观感受江西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全体教师围绕“如何讲好课程”“实践教学项目设计”“课程考核方案”等议题开展交流研讨,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与要求,达成一致教学共识。

2025年10月16日下午,“红色文化十讲”课程组第二次集体备课会在主教学楼240会议室召开,学院院长肖杰莅临指导。此次备课会采用“专题讲课+点评交流+专家指导”形式展开。

备课会上,田倩颖、万智慧两位教师分别围绕“第三讲: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为什么农村包围城市是革命成功之路”“第四讲:壮丽日出 照亮道路——为什么山沟沟里出马克思主义”进行专题授课,系统梳理章节核心内容与教学逻辑。点评交流环节,与会教师结合授课内容提出建议,强调教学中需突出江西红色文化特色、精准把握教学重难点,并结合大一新生认知特点优化教学设计,切实让学生理解并认同江西红色文化。

专家指导环节,肖杰院长提出四点要求:一是紧扣课程设置要求,以问题式专题化教学提升课程吸引力;二是强化江西红色文化辨识度,确保每一讲均实现理论与江西实际的深度结合,形成课程独特优势;三是创新运用江西红色文化资源,通过红色家书诵读、革命故事讲述、红色理论宣讲等形式活化思政课堂,推动红色文化入脑入心;四是深化理论与实践融合,以情境式、体验式、互动式教学开展课程实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红色精神,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共绘新时代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新画卷凝聚青春力量。

两次集体备课会的召开,进一步统一了《红色文化十讲》课程的教学思路与标准,为后续课程的高效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推动江西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学、提升育人实效注入了新动能。

版权所有:江西服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向塘经济开发区丽湖中大道 邮编:330201